【教学设计】读写结合课“中国名著之旅”《草船借箭》-语文-小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读写结合”课品读对话读写相融——《草船借箭》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课题:《草船借箭》课型:读写结合课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读写结合”。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文意兼得”,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并充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厚度。叶圣陶的“在读写结合中,学生的习作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这一言论更精辟地阐述了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深入挖掘教材,思考怎样“取其一角”,找准“读写结合”的点呢?对,就从“对话”切入,紧扣人物语言,引导学生在品读对话的过程中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在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学习对话写作知识,并给学生创设运用场景,达到读写相融,提高读写能力。【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为“中国古典名著”专题,意在引领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通过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课教学选准“对话”。在品读文本中融合对话写作知识的讲解和运用训练,突破学生惧怕写作的难题,也为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起到引领作用。【学情分析】:因为本文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名著,尽管在选编课文的时候已经对故事进行了处理,使文章更加通俗化。但是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真正透过文字来看清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中紧扣本课选取的语言训练点“对话”,采用齐读、男女对读、指名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引领学生叩击对话背后的深意,激发阅读兴趣,弘扬民族文化。写作方面,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提示语和对话的三种表达方式,但是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经常出现对话表达单调、标点符号误用、人物对话不具表现力等问题。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继续引领学生,将对话知识向纵深开掘,提升学生的对话写作能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表现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特点的语气,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2、通过品读文本掌握“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抓关键词”等学习方法。3、掌握“对话的多种表达方式”、“适当留白”、“添加恰当的提示语”等对话的写作知识,并能在习作中灵活运用,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写作能力。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养成读写结合的阅读习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对话,感悟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对话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学会运用“对话的多种表达方式”、“适当留白”、“添加恰当的提示语”等写作方法,提高对话写作水平。【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制教具【教学过程及意图】板块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2分钟】1、教师课件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课题,引领学生欣赏、感受三国人物形象。教师导语:同学们,这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正如歌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些英雄形象虽然历经岁月洗礼,却仍像星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影视作品有影像吸引我们,文学靠什么来流传千古呢?【板书:草船借箭】2、教师谈话导入: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根据《三国演义》改写而成的历史智谋故事----《草船借箭》,通过品读对话,领悟课文中的写作妙法。【板书:品读对话领悟写法】【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视频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研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课堂伊始揭示主要学习任务,使学生做到学习有目标、思考有指向。】板块二:导读链接、聚焦对话【2分钟】在《走进经典名著感受人物风采》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本组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读写训练点。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组织学生交流:1、《将相和》、《景阳冈》、《西游记》的读写训练点分别是什么?2、《草船借箭》的读写训练点是什么?课文都写了哪些人物的对话?【板书: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作者怎样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人物的?【板书:对话】【黑板贴自制教具“纸船”】【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单元导读课的内容,高屋建瓴地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关注点。】板块三:品读感悟、习得妙法【20分钟】(一)品读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感受周瑜的险恶用心1、教师课件出示学习提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2、教师组织小组交流,激发思维碰撞。【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读书,并进行简单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倾听意识。】3、教师组织全班交流阅读收获,感受人物形象教师导语:本段讲述的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言为心声,让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阅读发现?根据学生交流,教师顺势提问:①你怎么知道周瑜是明知故问?②周瑜接下来又会怎样做?周瑜顺水推舟就把难题推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又会怎样做?③周瑜“逼”诸葛亮做什么?有了解“军令状”的吗?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教师小结:周瑜的话更加暴露了他的险恶用心。“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设计意图: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往往是人物心理情感活动的自然流露。本段是全文的一个难点,要引领学生体悟到对话文字后面的深意才能深入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对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特功效。在品读中学生掌握了“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等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有利。】(二)品读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感受鲁肃的忠厚守信教师导语:难道诸葛亮不知道这是周瑜的诡计吗?下面这组对话让我们有拨云见日的感觉。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1、既然诸葛亮早已成竹在胸,他为什么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呢?2、然而鲁肃毕竟是周瑜的部下,他真的能保守秘密吗?你能从这段话中找到答案吗?【板书:知】【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数字,学生初步感受到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通过品读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学生初步感受到诸葛亮的“知人心”;通过“果然”一词引领学生学习“抓关键词帮助理解”的学习方法。这种抓点带面的教学,既使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又为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铺垫。】(三)从课文学写作,为读写结合奠基1、巩固旧知,为学习新知铺路教师提问、组织学生交流:①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提示语,哪位小老师能给我们讲解一下呢?②对话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呢!观察标点符号有什么变化?师小结:在写作中灵活恰当地运用对话的多种表达方式,能使对话更加灵活具体。【板书:对话的表达方式】【设计理念:本环节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以前学过的知识,为下一步学习奠基,降低难度,进行阶梯式衔接。】2、读写训练一【巧思妙变】,体验变幻之妙教师导语:同学们看这段话只有一种对话形式——拉车式,让我们运用对话的三种表达方式进行“巧思妙变’。谁来交流一下?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的习作中能灵活运用对话的三种表达方式,对话会更生动。【设计理念:引领学生灵活变化对话形式,感受对话的三种表达方式在写作中的妙用,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进行个性化表达,达到学以致用。】3、学习新知:适当留白,感受原著魅力教师导语:同学们这段话的提示语会什么会如此单调?原来它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这就是“留白”。学生品读原文。【板书:适当留白】教师小结:在对话中适当留白,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人余韵悠长、绕梁三日的感觉。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原著,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并能让学生感受到“适当留白”的妙用。】(四)品读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感受“神态描写”的妙用教师用以下问题推进学生思考:1、课文还有哪些对话让你感受很深?说说你的感受?2、同学们这样两个描写神态的词语,让我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3、让我们再次走进原著,感受神态描写的妙处——品读《三国演义》原著中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教师小结:一惊一笑的神态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从容镇定。大家在写作中如果对神态描写多下功夫,你的文章一定能吸引读者。【板书:神态】4、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品读、交流: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课文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诸葛亮的笑。他在笑谁?笑什么呀?【设计意图:有了朗读的课堂才是有滋有味、真真正正的语文课。首先引领学生思考“诸葛亮在笑谁”,继续追问“笑什么”,引导学生层层剥笋式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起伏错落的朗读体验中,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切,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饱满。让孩子们真正走进了文本,并和教师、文本、编者之间进行了真诚惬意的对话。】(五)品读曹操语言,感受曹操的生性多疑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交流:这毕竟只是诸葛亮的预料,事实又是怎样的呢?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曹操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教师小结:这真是一字一词寓意深,我们学语文就需要这样的品词析句。【设计意图:语言文字塑造的就是人物,巧妙地运用词句表现人物的性格,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六)品读“神机妙算”,感受“动作描写”的妙处教师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交流:1、其实诸葛亮不仅知人,他还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谁想来交流?【板书:】2、难怪作者结尾这样写道: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长叹一声”的动作描写将周瑜的无奈与敬佩展现得淋漓尽致。【板书:神机妙算动作】教师小结:我们从课文中领略到在对话的提示语中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能给人一种亲切感。这种写作方法如果能运用到习作中,相信你的文章一定会别样精彩!【板书:恰当的提示语】。【设计意图:在品读对话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动作、神态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妙用,能帮助学生感受对话表达的秘妙,实现学以致用,以读促写的目标。】(七)读写训练二:【妙法巧“补”】,感受锦上添花教师导语:让我们一起进入精工巧补环节,要求是自由选择习题一二,可以运用词语库中的词语,也可以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将诸葛亮与周瑜的对比进行精彩演绎!学生在习题纸上练习,全班交流。(八)妙句回放,重温经典对话师生配乐诵读:就这样谈笑间诸葛亮彻底粉碎了周瑜的诡计,使周瑜自叹不如;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十万支箭从天而降,诸葛亮笑谈笑风生;就这样精彩的对话描写让我们闻如其声如见其人。【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精妙对话,能帮助学生品出语言之美妙,品出人物的精神内涵。】板块四、学以致用、妙法巧写【15分钟】1、教师总结写作妙法,学生回顾温习教师导语:同学们,学习有法贵在得法,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写作妙法:我们知道多种表达方式,能使对话更加灵活具体;在对话中添加恰当的提示语,能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当然了对话中也可以适当留白,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我们学习写作妙法,收获多多。【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收获的写作方法,引领学生直观地梳理本节课收获的写作知识,为写作奠基。】2、读写训练三:【妙法巧写】,创造别样精彩教师导语: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今天我们学学罗贯中,用给自己的语言写写《三国演义》的精彩章节---《桃园三结义》。学生活动:①“小三国迷”解说:介绍桃园结义的三兄弟②欣赏视频:《桃园三结义》③“妙法巧写”:请大家根据同学交流的内容、视频中的所闻所见和自己的阅读经历,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倾注于笔端。让我们乘着写作妙法的东风,扬帆远航!播放音乐,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④习作分享:学生利用投影仪在大屏幕上交流习作,教师评价引路,学生评价同学作品,在评价中学习,教师颁发“小书签”激励鼓舞学生攀登写作高峰。⑤回顾经典:听《三国演义》原著中《桃园三结义》截取录音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