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150分)二、考试内容•管理与管理学掌握:P5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P5性质: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对象:要以人为中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5、目的: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无法实现的。P6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的层次之中。•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主要管理理论形成的时间、研究重点、特点以及相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理解: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掌握:P13泰罗:美国,“科学管理之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P15法约尔:法国,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他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六种基本活动:①技术活动②会计活动③财务活动④安全活动⑤商业活动⑥管理活动2、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P17韦伯:德国,“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三种类型的权威: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理论特点:1、存在明确的分工;2、严格的等级层次;3、正式选拔制度;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他管辖的企业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7、正式制度;8、非人格化。P19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工人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P18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经理人员的职能》组织是两个或更多人经过有意识地协调而形成的系统,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经理人员的职能:1、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2、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3、明确组织的目标。他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决策理解:决策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素掌握:P84决策的概念: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1.决策者很难收集到所有信息。2.决策者很难拟定所有方案。3.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决策的分类:P87决策的过程:1、诊断问题;2、明确目标;3、拟定方案;4、筛选方案;5、执行方案;6、评估效果。P95集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技术。3、德尔菲技术。(用于听取专家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应用: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2、政策指导矩阵3、确定型决策方法⑴列出最大值函数方程式⑵计算求出答案4、不确定型决策方法⑴后悔值=当列中最大收益-本列收益⑵找出个列的最大后悔值⑶选择最大后悔值得最小方案5、风险型决策⑴计算最大收益•计划认识:计划组织实施的方法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理解:P111计划的概念:(名词)用文字形式所表达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动词)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P113性质:1、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作用:P114类型: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通常指5年以上,短期一般指一年以内;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3、战略性计划(长期性和整体性)与战术性计划;4、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掌握:P120计划的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拟定可行性行动计划、评估计划和选定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执行派生计划。8、制定预算。目标管理的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3、执行目标。4、评价成果。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组织理解:P150组织、组织设计的含义: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P151组织结构的特性:复杂性(每一个组织内部在专业化分工程度、组织层级、管理幅度以及人员之间、部门之间关系上存在着的巨大差别性);规范性(组织需要靠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地引导员工的行为);集权性(组织在决策时正式权力在管理层次中分布与集中的程度)。P153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1、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控制幅度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柔性经济原则。掌握:P163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1、职能部门化;2、产品或服务部门化;3、地域部门化;4、顾客部门化;5、流程部门化;6、矩阵型结构;7、动态网络型结构P168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有效地指挥下属的数量。有效地管理幅度受到的影响:⑴工作能力⑵工作内容和性质⑶工作条件⑷工作环境应用:P183应用组织理论分析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理解:P176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1、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2、选配合适的人员;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掌握:P177人员配备的原则:1、既要保证企业短期自下而上的需要,也要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2、既要能促进员工人力资源价值实现,又要能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机会。P190绩效评估的含义:组织定期对个人或小组的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制度。用过去制定的标准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记录比较并及时将绩效结果反馈给员工,可以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P191程序与方法:1、确定特定的绩效评估目标;2、确定考评责任者;3、评价业绩;4、公布考评结果,交流考评意见;5、根据考评结论,将绩效评估的结论备案。传统绩效评估方法:个人自我评价法,小组评议法,工作标准法,业绩表评估法,排列评估法,平行对比评估法等。现代绩效评估方法:目标管理法。•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认识: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P209理解:P195组织变革的动因:外部环境因素(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进步的影响,资源变化的影响,竞争观念的改变)内部环境因素:(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快速决策的要求,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P200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个人阻力(利益上的影响,心理上的影响),团体阻力(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消除阻力管理对策:1、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和阻力的强弱;2、创新组织文化;3、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掌握:P195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对组织的要素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需求。P196组织变革的类型:战略性变革,结构性变革,流程主导性变革,以人为本的变革P197组织变革的目标: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P198组织变革的内容:1、对人员的变革(指员工在技能、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2、对结构的变革(包括权力关系、协调机制、集权程度、职务与工作再设计等其他结构参数的变化);3、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包括对作业流程的重新设计、修正和组合,包括更新机器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P206组织文化的概念: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的特色性。组织文化的特征: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发展性。P208组织文化的内容:组织的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P209组织文化的功能:整合功能,适应功能,导向功能•领导理解:P222领导的定义:名词属性即“领导者”的简称,动词属性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P222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P223领导者的权力基础:法定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感召性权力,专长性权力掌握:P225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按创新方式划分(魅力型领导者,变革型领导者);按思维方式划分(事务型领导者,战略型领导者)P229领导方式行为理论:(一)密歇根大学的研究:1、工作或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行为2、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正相关,而工作导向的领导者则与低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正相关.(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⑴关怀维度:领导者信任和尊重下属的观念程度。⑵定规维度:为了达到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与下属的角色倾向程度。(三)管理方格论X轴是对生产的关心Y轴是对人员的关心领导方式情景论:(一)菲德勒权变理论: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领导环境决定了领导的方式(二)路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指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管理学者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成熟度定义(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生命周期论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组成四种领导方式:指导型(高任务-低关系)、推销型(高任务-高关系)、参与型(低任务-高关系)、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应用:应用领导理论分析问题•激励认识:激励的的一般形式和实务理解:P237激励的概念:激励(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为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激励对象:是组织范围中的员工或领导对象。掌握:P239激励的内容理论(需要理论):1、需要层次论:(马斯洛)⑴生理的需要⑵安全的需要⑶社交或情感的需要⑷尊重的需要⑸自我实现的需要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⑴保健因素:不满情绪⑵激励因素:满意情绪3、成就需要论:(麦克利兰)⑴成就的需要:渴望完成困难的事情⑵依附的需要:渴望结成紧密的个人关系⑶权力的需要:渴望控制或影响他人4、X理论和Y理论⑴X:消极理论⑵Y:积极理论P244激励的过程理论:⑴公平理论:员工不仅关系从自己的工作努力中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系自己的报酬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⑵期望理论:效价与期望值P263P248激励的强化理论:⑴正强化:奖励制度⑵负强化:惩罚制度应用:应用激励理论及激励的形式与方法分析问题•控制与控制过程理解:P276控制的的必要性: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掌握:P278控制的类型: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将控制过程分类1、程序控制Z=f(t),t为时间;2、跟踪控制Z=f(W),W为先行量;3、自适应控制Z=f(Kt),Kt为已达状态;4、最佳控制Z=maxf(X、S、K、C),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各种附加参数C。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控制分类:1、前馈控制亦称事前控制;2、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3、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P282控制的过程:一、确立标准【1、确定控制对象(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资源投入,组织的活动)2、选择控制的重点(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八个方面:获利能力,市场地位,生产率,产品领导地位,人员发展,员工态度,公共责任,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3、确定建立标准方法(统计性标准,根据评估建立标准,工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