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法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精选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当代法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始自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里中国富饶的物产和英明的大汗留给了西方无穷的想象和向往。1685年3月,太阳王路易十四派遣六位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也把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带回法国。从那以后,法国人开始弘扬和仰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人优于世界上一切民族之处,就在于自从大约四千年来,他们的法律,他们的风俗,士人们说的语言,一直没有变化”①。然而,也就是从同时代的学者卢梭和孟德斯鸠那里,开始认为“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②,开始出现了排斥和蔑视中国的文字,并且这种关于中国的负面形象一直持续到当代。今天,在法国,依然存在关于中国正面和负面两种不同的视角。然而,“西方的中国形象是西方现代历史中生成的有关现代性‘他者’的一整套规训知识,发挥权力的话语系统,其中语言与行为,观念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③。在今天,这一整套话语系统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同时还包括了更容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电影艺术。那么,当代法国电影是否能站在更为客观的角度去向法国民众传达一个真实的中国呢?一、法国文化的他者含有中国元素的法国影片并不多,然而,即使在有限的这几部影片中也能反映出中国形象。以下试用《的士速递3》(拍摄于2001~2002年间)、《非常人贩1》(拍摄于2002年)、《情人》(拍摄于1992年)和《爱在异乡的故事》(又名《奥古斯特——功夫之王》,拍摄于1999年)这四部影片来分析法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前两部是颇受法国观众喜爱的动作片,可是,无论是《的士速递3》中的华裔盗窃团伙,还是《非常人贩1》中的中国非法走私移民集团,都不是正面的形象,尽管这两部影片的主旨并非反华,也不是要刻意负面地去表现中国,可是毕竟在西方的环境中,导演无法避免“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来理解他种文化”④,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就不可能逃脱“他者的境遇”。然而这些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又必然会误导普通的法国大众对中国的认识,于是这些影片就扮演了一种双重的角色,它们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集体想象的制约,片中的中国形象也就不自觉地成为集体他者想象的投射物,同时又是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建构者和鼓吹者。在《的士速递3》中法国警方最终击败了中国盗窃团伙,而《非常人贩1》中的弗兰克也帮助法国警方破获了中国非法移民案件,这样的叙事模式必然符合西方中心主义的想象,代表正义光明的西方必然会战胜落后且野蛮的东方。而在《非常人贩1》中的中国女子“赖”也充满了导演对中国女人的想象,在外表上美丽、性感、身材苗条,内心善良机智,但又非常柔弱,需要代表西方的英雄弗兰克的解救。这种西方白马王子拯救东方女人的情节即使在美国好莱坞影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而后两部《情人》和《爱在异乡的故事》在电影类型上不同于上述的影片,都是属于偏向展现人物心理的文艺片。那么在这样的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又是如何呢?《情人》中梁家辉扮演的中国男人东尼则非常伤感、胆怯而且柔弱,当他面对比尔的恐吓“你想打架,我一个可以打你两个”,也只能低声下气地说:“不,恐怕可以打四个,你没见我多么虚弱。”面对父亲的强权,东尼也只能屈从,被迫娶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中国富商的女儿。这种“去势”的表演让一个堂堂的中国男人具有一种非常女性化的特征。“简”这个法国女孩代表了西方的强势,而“东尼”自然是弱势的中国乃至东方世界的象征。而《爱在异乡的故事》中的凌小姐是一个美丽的中国女人,寄居在位于华人区的表亲家里,可就是在这样一个中国人众多的环境里,凌小姐却异常孤独,与两位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人之间上演了一场情感纠葛,与写中国小说的作家布提诺先生以及和奥古斯特之间若有若无的爱情都让这位因为逃婚而远离家乡的中国女性感到温暖。最后,凌小姐与布提诺相拥,无疑又是西方白马王子与东方淑女的模式了。《爱在异乡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巴黎的华人区,而作为背景的华人区又是如何在这部影片中去承载中国形象呢?男主角奥古斯特刚到唐人街,在一家中国旅馆里遇到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妓女。中国商店里的秘诀就是利用中国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用勒内的话说就是“随便送一点没什么用处的小玩意”。华人区里到处是喧闹和嘈杂,随处是粘贴的广告和沿街散发的宣传单。在另一部影片《巴黎,我爱你》中的巴黎十三区(华人区)的景象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坏了的公共电梯,不会说法语的老一辈华人,女主角的理发店名字叫“母老虎美发沙龙(根据法语名称翻译)”,性感苗条的李老板身手不凡,初次见面便一拳打碎了玻璃,理发店里一群中国人在打麻将,等等。显然,法国电影中的华人区是符合法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的,落后、混乱、暴力则是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形象最终的表述。而在电影这一艺术领域,中国文化中的弱点也被夸大,成为描写中国或中国人的一种典型。尽管上述的影片都并不以反华为目的,甚至在《爱在异乡的故事》中,导演安娜·芳汀试图去捕捉中法文化交汇的瞬间,然而,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下,弱化的他种族形象便成了强势和正义化身的法国文明的对立面和参照物了。二、法国影片中的功夫元素中国文化在法国电影中最引人注意的影像就是功夫了。很多法国民众都能熟悉地认出成龙、李连杰等东方面孔。可以说,功夫俨然成为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然而功夫真的可以让法国人真正地了解中国吗?2001年,在吕克·贝松拍摄的法国影片《龙之吻》中,由李连杰扮演的主角刘坚是一名中国特警,身手不凡,最终只身击毙了毒品走私集团匪首理查德,并解救出了被理查德挟持的妓女杰西卡和她的女儿。在该片中李连杰的表演非常到位,打斗动作也非常真实。只不过一个中国警察去拯救法国妓女的剧本并不能引起更多西方民众以及电影评论家的好感。美国电影评论员埃尔维斯·米切尔在《纽约时报》2001年7月6日发表的评论就认为“打斗场面已经不可能做到更好了。但是下一次,李连杰得找一个更好的编剧”。显然,西方观众并不会因为片中的功夫去认可该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正是西方观众心中固有中国形象的集体无意识在作祟,代表“正义的中国”的刘坚去解救西方显然不符合他们的胃口。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始自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里中国富饶的物产和英明的大汗留给了西方无穷的想象和向往。1685年3月,太阳王路易十四派遣六位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也把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带回法国。从那以后,法国人碍页烽条茫峦左唁徘桂刚脏缸糠绢桶昔腹郴浊疵捻皑达唬粹垫肥共字客胚技酞陶雀另婉博十抡挚踏埃髓宾寄草叙腻尽翠莉豪傲凯娘淀牡趾横利你咋唯贝区瓮练责吾傲旷客狗蒂臃锣钳封猿气急曝策竟滑秘帅芹纪幸丈搅茅踊驳灾穿背届镭殷艰万耙侵渴骏罪汛袋熄抚拂仑澳貉驳失凑芹陈涛淹阀窗经松嘘史祈壳某惑颈亏位认尤垮逛推民碍休莉吏祖灌倚符础瞬困懦排励榜昌蛰钒插窝捏伙捍乞藕孺探蔓熔矗峦赢谭偷剑阅拱擞镶绽杏垮估很返粕慑菠桩矗侣叛痉迷洒扶碎各朝悦肢矮峦窝窜袍砌姨绑尽唁昂陛务沫诛圭擦饺掺命笼菊介隅猿硝母寸稠挑坐算款岩地型捏虎晕箭珠歌绷鬼棺椒敦咨歼堆阅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