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外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作者:石祥,周绿林,SHIXiang,ZHOULu-lin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工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刊名:中国卫生经济英文刊名:CHINESEHEALTHECONOMICS年,卷(期):2007,26(11)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5条)1.张立今论弱势群体及其权利维护问题[期刊论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2.李小华.董军医疗救助的内涵、特点与实质[期刊论文]-卫生经济研究2005(7)3.刘苓玲各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及其对建立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社会医疗救助的启示[期刊论文]-人口与经济2006(1)4.黄东临英国酝酿医保制度改革2006(9)5.周绿林医疗保险学20066.李小华.董军国外医疗救助政策比较[期刊论文]-卫生经济研究2006(10)7.周伟.徐杰巴西医疗卫生体制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2003(4)8.张乐印度社会保障体系概述[期刊论文]-南亚研究季刊2006(2)9.傅小强印度:贫富各有所依2005(17)10.唐钧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期刊论文]-江海学刊2001(2)11.李琦发达国家弱势人群医疗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卫生经济研究2004(10)12.罗尔斯正义论200113.刘洁.庞雅莉.吴自聪论政府在弱势人群医疗救助中的主体地位[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经济2006(7)14.高和荣论建立健全我国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1)15.郝林岩.刘晓鸥对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经济2006(12)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肖雪.王子舟.XiaoXue.WangZizhou国外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历史与现状-图书情报知识2006(3)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贯穿了整个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从最初为弱势群体打开知识大门到关注他们的知识平等获取,再到帮助弱势群体增长知识素养,可以说知识援助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关注知识贫困、弥合知识鸿沟,将是当代图书馆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2.学位论文周卫东我国弱势群体就业扶持中的政府责任及对策分析2008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弱势群体个人素质能力低下,他们的就业问题难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自发调节来解决,不得不依靠外部力量的帮助和扶持。政府作为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掌控者,有责任也是最有能力对弱势群体进行就业扶持的社会力量。政府只有明确自身职责,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借鉴国外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立足于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才能最终解决我国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在弱势群体就业扶持中的责任的探讨和分析,在借鉴国外有关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在弱势群体就业扶持中应采取的措施,以为有效解决我国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献策献力。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导论部分,在对弱势群体面临的就业困境及研究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弱势群体和政府责任概念进行了合理的界定,并简单介绍了国内当前弱势群体就业扶持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对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就业难现象对社会和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我国当前弱势群体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第二部分,通过对责任政府理论的深入透彻的分析,明确了我国政府在弱势群体就业扶持中所承担的责任及具体内涵,并指出了我国政府在对弱势群体就业扶持中承担责任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对美、日等发达国家弱势群体就业现状及政府解决此问题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了介绍,为我国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经验。第四部分,笔者结合以上三个部分的分析,提出我国政府在弱势群体就业扶持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的解决。3.期刊论文刘震.许靓.LIUZhen.XUJing弱势群体的医保视角: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缺陷及对国外的借鉴-当代经济管理2006,28(1)弱势群体对社会福利的需求最为迫切,也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不可忽视的群体.但我国目前的药品流通领域弊端对他们享受医保带来了负面压力.本文针对我国现状,结合国外药品流通领域的相关情况,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建议.4.学位论文陈琦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的政策分析2008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城市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却日益突出,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一大障碍,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给全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问题的解决要从问题的原因入手,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大量新增城市弱势群体有我国特殊的原因,本文认为政策性原因是我国城市弱势群体贫困的根本性原因。本文就立足我国的现实情况,从政策角度对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弱势群体贫困政策的调整提出了建议。文章导论部分主要就问题的范围界定,研究重要性,研究现状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地概括和介绍。正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弱势群体贫困问题产生的政策性原因。首先提出了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产生的一般政策性原因,将奥科克等政治学家的观点和冲突学派的论述相结合,提出政策造成了贫困。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产生的特殊政策性原因,认为在中国改革这个从权力稀缺向资本稀缺的转轨过程中,弱势群体的权力与资源双重资源的缺乏,促使大量城市弱势群体的出现。第二部分:我国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其社会背景。梳理了社会转型期间出现大量新增城市弱势群体的历程,指出现今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迫切性。第三部分:我国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成因的政策分析。通过对历史上的和现有的相关政策的阐述,对历史的及现有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城市出现大量弱势群体的最大原因就是政策不合理,并且在其他很多领域也同样存在类似“制度性致贫”的问题。第四部分:国外解决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的经验和启示。我国在解决城市弱势群体问题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改进和完善我国解决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的政策。第五部分:城市弱势群体贫困政策的改进及完善。提出对城市弱势群体贫困政策的改进首先应从宏观上进行战略性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和调整反贫困政策模式。其次从微观上进行具体性调整,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目前,对我国大量新增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的成因的研究都没有紧扣我国的特殊情况,忽略了大量新增城市弱势群体产生时的政府环境或者更直接地说政策环境。因为有些人原来并不一定是“弱者”,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成了“弱者”,如果能够建立各种完善的政策,他们并不必然地成为弱势群体。所以我认为,我国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政策原因,对于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题,从政策角度来研究才能更充分地解释和解决。本文就从政策角度对城市弱势群体及其贫困的产生原因及救助措施进行了研究。5.学位论文施春艳我国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2006人权与宪法密不可分,保障人权是宪法的根本价值追求。当代宪法在关注自由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平等,关注平等更需要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当前我国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益严峻,成为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对法律形式公平固有缺陷的一种必要补充、修正和超越,体现了对法律实质公平的价值追求。它体现了当代世界人权的发展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主权者之国民,相对于强势之国家行为,经常处于弱势之不利地位,而其基本权利保障之有效性,亦不时面临考验。此外,随着资本主义之发展,一般国民相对于拥有强势力量之资方,亦经常处于弱势之无助地位,使双方基本权利之地位,事实上并不平等,似亦有调整之必要。”'1本文从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出发,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弱势群体权利缺失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借鉴国外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相关制度,通过确立弱势群体的宪法地位、健全弱势群体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等方面完善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着手研究这个课题的初衷是年初看了中央的“两会”报道,认识到弱势群体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社会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法治建设的大问题。从法学角度特别是宪法学角度看,弱势群体问题实质上是弱势群体的权利尤其是基本权利的保障问题。根据这一思路,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在分析国外对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各项措施的基础上,从法学角度特别是宪法学角度和其他相关制度角度进行构思,完成了本篇论文。本文所运用的写作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从理论上阐述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重要性突出现实层面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缺失。分析国外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相关制度,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本文的创新之处:借助社会学中“弱势群体”的概念引出法学中“弱势群体”的概念;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把握时代脉搏,不仅从人权保障角度论证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重要性,而且提出弱势群体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使本篇论文更具时代性和实践性;突破了宪法层面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局限性,提出从立法、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多方面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6.期刊论文宋晓霞.SONGXiao-xia国外促进教育公平的经验及启示-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在追求教育质量的同时追求教育公平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因此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合理地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学位论文张媛媛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2008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越来越凸显,引起了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关注。合作金融因其独有的扶弱性,成为弱势群体金融扶持的主力军。然而,目前我国合作金融发展尚不成熟,以何种模式更好地提供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成了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也正是从这个实际出发,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历史分析结合比较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尝试对合作金融机构的弱势群体扶持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农村弱势群体、合作金融的概念、特征、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农村弱势群体金融供需缺口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合作金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沿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和国外合作金融组织两条脉络展开了研究。文章着重研究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扶持弱势群体的效率。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繁多,为了尽量追求研究的全面性,把除农信社以外的农村合作基金会、民间借贷,以及新成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也纳入了研究体系。具体阐述了这四种不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现实运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不同的组织形式在弱势群体扶持中存在的矛盾、不足及产生的原因,这即是最终合作金融机构弱势群体扶持模式发展取向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本文研究了国外合作金融对弱势群体金融扶持的现状,分别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以及孟加拉国合作金融支农的模式,归纳了合作金融国际发展的趋势,并进一步得出对我国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借鉴及启示,这即是最终合作金融机构弱势群体扶持模式发展取向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不同合作金融组织扶持弱势群体的模式发展取向,即:农村资金互助社要实行严格的合作制,最终发展成为真正的合作金融机构,而农信社的模式选择不应该一刀切,要依据地区不同经济水平和农信社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民间金融走合作化和合法化的同时,要鼓励新的合作金融机构的建立,以此来加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最后,本文就合作金融机构对弱势群体扶持模式的更好运行提出了外部环境构造的若干建议。8.学位论文孙红玉中国援助弱势群体的财政政策研究2005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