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小学数学尤其如此,数学课堂该是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和谐课堂与快乐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创设问题情境、引学新知、应用实践、反思总结四个方面分析“问题导学”的应用实践,对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望可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学方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过程该是一个知识掌握与问题思考有机结合的过程,而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学生的思维被桎梏,其学习能力难以得到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甘愿退居到幕后,以领路人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与学生形成互动,鼓励其进行探究式学习,建构和谐课堂,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奠定基础。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小学生因其所处年龄阶段,注意力易分散,特别是在课间休息刚刚结束的课堂伊始阶段,学生很难迅速平静心态,调整至学习状态中,而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后续课堂教学环节进展将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满意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思维引导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纽带,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巧妙引入课堂问题。首先,可借助小故事构建情境。小学生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好的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在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例如:三年级上册年、月、日课堂开始时,教师讲述《天方夜谭》的来源,“同学们都听过《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吧,这就是《天方夜谭》中著名的一章,是一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善良女孩儿为拯救千千万万的女子编写的故事,奇丽异常,充满想象力,它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名字,叫做《一千零一夜》,同学们想知道这是多少个月,又是几年呢?”通过故事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不自觉地想寻求问题的答案,萌发走入数学殿堂的愿望。其次,可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例如: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教学开始时,教师可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包括糖果、硬币、象棋、瓶装水、叠在一起的书等等,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有多重。由于此时学生并未对物体重量有明确的认知,猜得的答案偏差较大,教师可采取激励措施,“在学习完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后,老师再给大家一次机会,猜对了就可以得到糖果奖励”,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对所要探究的问题热情高涨,有利于整体课堂效率的提升。二、注重引学新知,解决学生困惑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甚至存在许多误解情况,教师应把握好知识体系内在规律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涵。例如: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学习中,教师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百分数,学生思考后答道,“我们的运动服是棉做的,含棉量有80%”,另一名学生补充道,“百分数是指棉占衣物总体材料的百分之几,可以不带单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在屏幕上展示以下几个百分数:96.7%、130%、45%、0.00001%、100%,让学生们根据理解将上述百分数合理地填入下述空白中:①李医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外科专家,经他手术的患者痊愈率高达_____;②某公司实行质量控制改革后,经济效益飞速上涨,同比增加______;③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是不可能事件时,那么它发生的概率可以为_____。通过选择填空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百分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解决了学生的疑惑点。在引学新知的过程中,小组讨论是一个有效的方式,教师对知识有系统的理解,见到某一问题可迅速找出优化方法,但学生很难做到这一点,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无法确切知晓,而学生彼此交流可实现相近层次间思维的碰撞,有利于构建和谐讨论氛围,将讨论推向高潮。例如: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法计算时,教师给出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出去郊游,租一辆小客车,也租了一辆大客车,小客车每辆有25个座位,大客车有33个座位,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可以坐下多少人?”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计算,有的小组用数小棒的方式,有的小组用算珠进行计算,而经过讨论,学生们发现,可以将25分解成20和5两部分,将33分解成30和3两部分,20与30相加得到50,5与3相加得到8,再将50与8相加得到最终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凭借自身智慧与集体力量的有机结合,寻找出了可行性方案,深入理解了算法的构建过程,达到了“引学新知”的教学目标。三、引导应用实践,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古人说学以致用,知识的掌握也是为实践而服务,实践亦是验证知识正确性的标准,数学具有实用性,小学数学更是如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实践可分为基本性、综合性、发展性等类别。此处以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为例进行说明。基础性实践是针对课堂内容进行的一些巩固练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问题设置如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①2.00元与1.5元;②7.35克与7.53克;③0.98米与1.01米;④5.543与5.54。综合性实践则将问题放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认知,展示运动会比赛的图片,设置如下问题:运动会跳高比赛采取小组制,每一小组中取得前三名的学生可以晋级,小刚是组内最后一个出场的学生,已知前面同学的成绩分别为1.0米、1.12米、1.2米、1.15米、1.24米、1.18米,请同学们帮助小刚算一算,他需要跳到多高才能保证晋级?发展性实践是将知识进行多角度延伸,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设置问题如下:有这样两个数字,每个空格内都是非零数字,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个数字大?□.□□□和□.□,这种情况下,学生填入数字不同,比较结果呈现多样化分布,而学生在对种种不同情况的讨论交流中,不仅可有效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实现思维的拓展,实现“问题导学”法的更高水平要求。四、注重反思总结,查缺补漏反思总结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进行查缺补漏,通过总结强化知识体系,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引导,每节课结束前引导学生想一想“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对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我能把它用到什么地方,我是否还有什么疑惑?”等等,让学生回忆课堂,问自己几个问题,从而深化“问题导学”法的内涵。此外,还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总结。例如:五年级下册倍数特征学习后,教师可在课堂总结时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游戏,第一名学生任意说一个不超过十的数字作为开始,后面的同学依次数数字,遇到3或5的倍数和带3或5的数字只拍手不说话,通过这样一个小游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对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符合快乐教学的理念。“问题导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构建和谐课堂氛围,以优生带动学困生,实现集体的共同进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摸索,不断修正,结合学生实际赋予“问题导学”教学法更丰富的内涵,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顾红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4(12).[2]陈惠芳.问题导学: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应然之道――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8).(责任编辑:张华伟)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