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形态》部分1、《形态》是如何在历史的视域下,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人的。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而不是“纯粹的存在”。唯物史观正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的。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是任何经验都无法推翻的基本事实。这种制约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基础,包括人的生理条件和各种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二是历史基础,包括每一代人所必须面对的历史遗产和历史起点等。这些限制总起来说就是生存条件,主要是物质生活条件。人的生命只能在这些具体的制约中“冲动”,历史只能在这些具体的条件下“创造”,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是想象的、抽象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绝对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马克思给“生活”所加的边注是:“地质学、水文学等等的条件。人体,需要,劳动。”就是说,地理环境、有生命的人以及他们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从事的劳动构成了“生活”的基础。作为唯物史观前提的“现实的个人”,处在自然和历史的交汇点上,是自然进化的终结和历史创造的开端,因而也就成为一切历史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前提。在其身上,浓缩着人和自然、个体和类的最简单、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关系,而任何撇开了这种关系的“人”的观念,只能导致把历史创造活动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可见,把握“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有两个关节点:一个是自然和历史,另一个是个体和类。“现实的个人”不是“自然人”,他的生存条件连同他的本性(或“自然”)都是其实践的结果,因而他是历史的;然而“现实的个人”又不等同于“现存的个人”,或者说,“现存的个人”只是“现实的个人”的一种形态,它总是被历史超越的,而现实的个人则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绝对前提,是不可能被历史所超越的。同样,“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不是“唯一者”,而是必然与他人形成各种联系并因而总是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也不是没有个体性的共性人,而总是以有着非常具体个性的自主活动类型为其表现形式。可以说,“现实的个人”是真正科学抽象意义上的人,是人和自然、个人和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关系的规定。说到底,“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的人。2、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来阐释意识和意识形态的可能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概括,深刻地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第一,人是自己观念、思想的生产者。就是说,观念只能是个人生产的观念,是他们的现实活动有意识的表现。第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不能把意识同社会生活分割开来。第三,意识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决定的。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要使这三者之间不发生矛盾,只有消灭分工。第四,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恩格斯指出过,“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原理出发,我们要合理地看待意识与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在哲学中,意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指与物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精神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人对客观存在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它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体。意识形态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就是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可见,意识与意识形态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意识形态是意识的一部分,尤其是主要体现在意识的社会意识方面。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全部社会精神生活成果的总概括。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社会意识形式是自觉的、定型化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稳定的各种形式。在社会意识的形式中,依据各种形式之是否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区分为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形式,前者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则不是。不属于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有自然科学、语言学和形式逻辑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特殊部分,同其他非意识形态的形式、同社会心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意识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给予社会意识整体的发展以重大影响。意识不等于意识形态。前者不具有阶级性也就是说不具有政治色彩,它纯粹是一个“中性”词语,任何人都有意识,若没有意识他就不成其为人了。但是,并非人人都具有意识形态只有某个社会阶级或集团中的人才具有意识形态,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的一种自我意识。意识问题与意识形态问题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但二者之间又存在一系列的差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社会生活还是政治生活)要注意区别与联系,理解二者不同实质,达到对其深刻的理解。3、请说明“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这一论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和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上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他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也就是说,实践把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这两者统一起来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个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具体发挥。其中说道:这种观点表明:“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请给出唯物史观的基本表达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5、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个人存在状态的关系是怎样的(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背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提出是在十九世纪中叶,首次提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当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以及资本的本性扩张性,驱使着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扩张并以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蔓延全球,把一切落后以及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了世界交往的狂潮当中。因此,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势必导致世界竞争、世界分工、世界市场以及世界性的交往的形成,致使一切国家、民族和个人都将从狭隘孤立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这也就是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理论的客观社会背景。(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个人存在状态的关系世界历史,是特指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时代,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的状态下,形成世界整体化时代以来的历史。它表征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向性、有机统一性,概括了由大工业和普遍交往开创的各个民族和国家走向“一体化”、“全球化”的历史时代。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把世界历史引向现实的人的发展,克服了黑格尔自由的实现可以通过自身精神的缺陷,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人才能真正实现“建立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他们的社会财富上的这一基础的自由个性。”在上述基础上,马克思得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性个人论”。随着历史逐渐转变为世界历史,“最后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的实践的不断发展。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空间局限而同整个世界发生联系,个人的发展也获得了广阔的空间。各个个人的全面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形式,只有到了世界历史的完成时期才能最终实现。即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人才能真正地达到全面的自由。从上述理论不难发现,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个人存在状态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关系。世界历史的转变依赖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发展,而这二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的高低。反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个人存在状态的自由化和进步性,也是由世界历史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只有处理好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个人存在状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世界历史和个人发展的双赢模式,为最终迎接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基础。(本题为个人发挥,大家参考即可)6、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人们的普遍交往的基础上,没有这两个条件,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地域性的形式而存在,失去它“世界历史”意义上的本质特性。换句话说,只有这两个条件,才能消灭资本主义的异化、私有制和分工。在他们看来,“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没有这种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基础,则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