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2020/7/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病人医院工作人员学生(医、护、药、剂等进修、实习人员)探视者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徒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的来源和分类①交叉感染:指病人、医院工作人员和探视者作为传染源,相互之间传播。②环境感染:指感染来自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具、药物、制剂和其他环境。③自身感染:正常寄居于人体的病原体,因机体抵抗力下降,菌群失调或治疗等为病原体提供了侵入门户而发生的感染。分类: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的类型散发: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患者的一般发病。当出现散发病例时应及时向本科室院感监控小组报告,并于24小时填表报告院感管理科。流行:指在一个医院或某一个科室内同一种病源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同期散发发病率水平,且在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它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尽早报告院感科。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等。医院感染的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监测的内容•全院发病率•各科室发病率•部位发病率•高危科室、高危人群发病率•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漏报率(应低于20%)•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监测。•其他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初始阶段:5年)1.医院对监测资料必须每月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形成文字材料向有关领导及部门报告,向全院医务人员及时反馈;监测资料应存档。2.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高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3.县及县以上医院和床位数≥300张的县以下医院逐步开展监测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对监测资料进行长期趋势分析。目标性监测(要求)•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每年开展1~2项,期限不少于1年•目标的选定——根据本院的特点、重点、难点•病原体的分布与药敏(病床>300张的医院)•半年评估,1年结束•应有结题报告目标性监测(常用目标)1.特殊部门2.特殊感染部位3.ICU病人4.外科术后感染5.新生儿感染6.抗菌药物合理应用7.感染的病原体及耐药性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的目标医院级别控制发病率Ⅰ类切口感染率少于100床<7%1.0%100~500床<8%0.5%大于1000床<10%0.5%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医院名称:报告日期:年月日病人姓名:病历号: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1、2、感染日期:年月日易感因素糖尿病□抗生素□泌尿道插管□感染诊断:1、2、肝硬化□药瘾者□动静脉插管□病原学检查:是否标本名称:放疗□化疗□使用呼吸机□病原体:1、2、免疫抑制剂□人工装置□报告科室:报告人:肿瘤□引流管□营养不良□手术□WBC计数1.5×109/L□其它□填表说明:1、医院感染病例由报告人于24小时之内报告医院感染科。报告人必须是病人经治医师。2、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应于24小时之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3、医院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之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注:医院感染的报告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暴发•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谢谢观看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