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要求: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第二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05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三大类。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二)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三)(2005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一、表达方式(一)描写工笔:细腻,形象、声音、色彩生动传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写秋天落叶的声音,“滚滚”状江水奔流的气势)白描:简笔勾勒,不事渲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海门市06第二次诊断性考试题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有人评价颔联“十字咏尽秋日佳趣”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不用动词一个,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出语平淡,但寄情深邃。1.侧面烘托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如: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2.虚实结合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即实景,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06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分析: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3.注意动静结合与相互映衬。(2)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柳舞”及垂柳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2005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5江西)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径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1、诗中描写的“春衫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蛙声歌”等细节,可推知它写的是春夏之交乍暖忽寒的季候特点。2、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4细节描写:以小见大,言近旨远,使内容、情感等更细腻更丰富。(二)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事抒情、托物言志。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06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二、修辞手法方法:找出修辞,结合诗句说明作用。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使之有人的情态、动作、灵性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是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增添气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日登楼怀归【1】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在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举里的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的一组对仗的词语。答:“荒村”与“古寺”或“断霭”与“流莺”或“生”与“语”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1、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05江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第4联。“知音”典故离不开“琴”。故找到含琴的句子就好了。意即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了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以慰知音,那该多好呀!三、其他表现手法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2、托物言志(象征)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咏物诗。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类似的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等。(江苏卷)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突出自己思念亲人的愁苦之情.3衬托:“以静衬动”,“以响衬静”;“以乐景衬哀景”等4、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5、隐语(谐音)、双关。为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而采用的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课堂巩固:(2005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用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避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005湖北卷)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奖;泣寒奖,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寒奖:寒蝉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断、千结百转的愁绪。结构方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承上启下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意思答对即可)层层渲染、铺垫江上看山苏辙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尾照应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前后照应,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结构对比对比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如欧阳修的《画眉鸟》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卒章显志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