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第二讲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格赛尔“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心理动力(Psychodynamic)佛洛伊德之心理分析论艾瑞克森之心理社会论行为主义(Behaviorism)巴夫洛夫、华森、史金纳的传统学习论班度拉之社会学习论认知发展(Cognitive-Development)皮亚杰认知发生论维高斯基之社会文化论人文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马斯洛之需求阶层论23“双生子爬楼梯研究”48周(11个月)开始53周(12个月)开始1.个体成熟原则2.自我调节原则3.技能不对称原则4格赛尔“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theory)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结)。“精神分析之父”人格理论:1.意识层次理论2.人格结构理论3.人格发展理论51.意识层次理论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无意识(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意识前意识潜意识6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theory)2.人格结构理论自我ego本我id超我superego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7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theory)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应用心理治疗法自由联想(free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释梦(dream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83.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论)不同发展阶段的性心理特征(令人感到愉快的感官刺激,特定感官之驱力(libido)随年龄不同出現在不同部位)1.口腔期(Theoralstage;0to1.5)2.肛門期(theanalstage;1-1.5to3)9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theory)孩子性教育,千万不要错过五个关键时期10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theory)3.性器期(thephalicstage;3to5-6)4.潜伏期(thelatencystage;5-6to11-12)男、女儿童大都是“楚河汉界”壁垒分明5.两性期(thegenitalstage;11-12to20)性需求转向同年龄的异性11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theory)早期经验影响日后的人格发展人类病态行为的起源:意识层次、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等问题国外儿童性教育微电影《Theairinsideher》佛洛伊德之女——安娜·弗洛伊德12把精神分析理论用于儿童心理分析和教育工作,《儿童精神分析治疗》人是如何成为社会人的?1314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创始人——华森(1878-1959)心理学内容应该是以可以观察的行为为基础,而非依据人的动机与意识方法必須有客观的数据而非内省行为意识意念、动机试验、观察15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古典制约(ClassicalConditioning)刺激与反应R-SPavlov八夫洛夫的实验(dog)(学习)学习前食物分泌唾液铃声不分泌唾液学习中铃声食物分泌唾液学习后铃声分泌唾液Watson华森的实验(achild)(情绪)学习前白兔抚摸(不害怕)巨响恐惧学习中白兔巨响恐惧学习后白兔恐惧白鼠,白狗,圣诞老人白胡子,棉花16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一)B.F.Skinner斯金纳的老鼠实验饥饿的老鼠在箱中乱闯偶尔压倒杠杆落下事物。实验最后老鼠学会利用杠杆来获取食物。操作性学习:行为的持续性主要受到该行为的后果控制。行为的建立端视行为的后果增强或惩罚而定。斯金纳箱17SkinnerBox正增強(強化行为)行为的发生和消退1.习得性2.条件强化和泛强化3.消退(无强化)和遗忘(时间)行为反应后提供增強物会增加行为反应的频率子女表现好的行为马上给予奖赏以强化其行为例:捡到钱包送交老師嘉奖表扬吃饭情境把饭吃光被称赞教室沒人偷钱买自己想要的考試作弊考高分交作业抄袭受好评不良的行为也可能因为正增強而建立例18正增強(強化行为)19你是否经常被表扬?被谁表扬?表扬什么?表扬——肯定——积极的养育方式你是否经常表扬你身边的人?正增強(強化行为)20表扬泛滥?如何表扬孩子才是正确的?正增強(強化行为)21什么该被表扬?独立吃饭穿衣?频率?“你真聪明!”VS“你真努力!”宝宝真棒!社会责任的给予!信任!当管理者参与…正增強(強化行为)221.沒關係!爸爸相信你可以自己爬起來。2.孩子,自己試試看,你辦得到的!3.寶寶好能幹,會自己吃,再也不用爸媽餵了!4.哇!你真厲害,把玩具都給拆了。我們一起拆好嗎?5.哇,這是誰畫的?畫得真漂亮!6.小鳥長了鴨爪,哈哈,你好厲害,想像力好豐富喲!7.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再好好想想,有什麼想問的?8.孩子,我知道你對這些東西很好奇,這很好!不過這些東西很危險,不能碰,媽媽來告訴你為什麼。9.你是個可愛的孩子,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你,去和他們玩好嗎?10.寶貝,你很聰明的!自己試試看,一定可以的。11.什麼都不用想,盡情地玩吧!12.寶貝,你今天做得很棒,以後要繼續努力喲!13.哇,你的小天地好漂亮喲!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試著自己一個人睡!《鼓勵孩子的100句話》间歇增強有時给予增強有時不给予增強Q:部份增強为何比正增強还有效呢?连续强化是指每次反应都给予强化,也叫全部强化间歇强化是指对某些特定的反应给以强化,也叫部分强化。连续强化能够迅速建立起某种学习行为,但强化一旦停止,原有的学习行为就很容易消退,缺乏坚持性。间歇强化正相反,学习行为建立的速度较慢,但强化停止后,学习行为消退得也慢。因此,连续强化适用某种新的学习刚开始阶段使用,而后就要尽可能转入间歇强化。23怎么表扬负增強行为反应后去除某厌恶的事物可以增加该行为反应的频率当子女未出现不良的行为或行为有所改进停止原先的惩罚例:表现好本來坐牢出狱表现好原本记过功过相抵表现很好每天要洗碗不必洗一次说谎沒被打继续说谎不良的行为也可能因为负增強而建立例24其他行为改变技术惩罚(punishment):在某行为后,去除某些事物來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消弱(extinction):忽视不予理会塑造原理(shaping)代币制(tokensystem)2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2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观察学习(替代学习)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27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一是认识到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外界对此行为的反馈与强化;另一个是认识到此任务的难度如何及其行为方式。对行动结果的预期;从事此行为把握的预期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28班杜拉和克波(Kapers)做了一个“自我奖励标准”的实验:“榜样”从事某一活动时采用较高或较低的自我奖励标准。采用较高的自我奖励标准者,只有在达到或超过自己满意的成绩时,才大声地称赞自己,给自己物质奖励。在没有达到自己提出的标准时,他们则不让自己随意拿取奖励,反而进行自我批评。采用较低的自我评价标准者,在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标准时,大声地称赞自己,给自己物质奖励。看两组儿童倾向于采用被示范了的评价标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29班杜拉还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儿童分为四组。让儿童做手工劳动,做的越多,则得分越多A组为自我强化组。这一组儿童自己选择行为的标准,在达到标准时,则给自己一种可换来奖品的奖励。B组为外来强化组。这组儿童在其它地方与自我奖赏的儿童是一致的,但他们的标准是由别人设立的。他们达到那一种水平所得的奖赏也是由别人给与的。C组和D组儿童也做同一课题,不过,一组得到奖赏但没有标准,另一组则没有奖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0班杜拉还做了一个实验:结果:受到自我强化和他人强化的两组儿童所完成的课题量,是无标准奖赏和无奖励两组儿童的两倍。自我强化对行为的维持效果要优于他人强化!有些名校的大学生入学后的表现不如以前?自我约束?对于大学生不能仅看学习成绩?!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12、交互决定论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22、交互决定论3、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Bandura'stheoryofself-regulation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影响时,人们表现出强有力的自我导向……由于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44、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Theory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5一个人能否做成一件事,取决于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个人能力?心理素质、个人能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6自我效能的功能/作用机制: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习得性无助(老鼠试验)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缺陷和潜在困难上,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4.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7你的自我效能感如何?维持这种感觉的基础是什么?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新行为主义(二)38自我效能的影响
本文标题:第二讲儿童发展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4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