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一)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新进展早在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种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政策依据。2005年11月3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这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温家宝总理在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这体现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前所未有的重视,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重大突破。教育部等部委在这一年里就召开了六次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专项工作会议,其规格之高、频率之多、力度之大,确为历年所罕见。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切实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项主要任务。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到了2010年,国务院于2月28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简称《规划纲要》),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纲要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其中用一个大章节,四小节详细阐述了职业教育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纲要》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这个时期大规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人维护尊严和实现发展的需要,促进就业、改善民生需要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缓解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因此,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包含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在内的全面视角,这有利于职业教育功能的全面释放,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正迎来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举措《规划纲要》中务实地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导性政策工具:通过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保护和扩大职业学校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通过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在全社会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引导和规范社会接受职业教育;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扩大毕业生终身发展的空间;通过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降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费用。(三)人力短缺是职教发展的好契机近些年(除了经济危机最严重时期的2009年初),哪怕是经济才刚刚企稳回升一些的今年,“用工荒”都像传染病一样在各地蔓延,如据凤凰财经报道,目前仅珠三角地区缺工就超过200万。我国目前现有的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急需加强职业培训。现有技术队伍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仅占4%。而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都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要改变中国职工队伍的素质结构,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此前据调查,今后几年内,中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另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调整为25:30:45。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变化,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7.5%。这对加快培养建筑业、商业、交通、旅游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供了旺盛的需求。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一)高职、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职、中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2005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2%,本科生为82%,高职中职生为64%。在社会“用人高消费”的情况下,高职、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远不如研究生和本科生。而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2005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镇企业1.4亿名职工中高级技工仅占5%,缺口高达数百万人,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二)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1.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缺口需要补充从以上高职、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可以看出:一方面,技能人才的短缺为职教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至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已达14767所,年招生数量已达810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已与高中基本相当。高等职业学院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00万人。高等职业学院招生规模占到了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一半。但另一方面,国家培养的大量高职中职生找不到工作。一些毕业生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如对于现代制造业,必须培养具有绿色制造的理念、懂得制造业高新技术的工艺、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具备高端制造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一巨大反差充分暴露出我国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弊端,是影响与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2.职教课改需要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应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目标,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产学结合的模式,以及开展分层教学,探索灵活学制等改革内容,都必须以教学过程为基础。现代职教课程应该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反向推出需要的课程;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课要根据岗位能力重新构建、重新组合,都为岗位能力服务;进而,在岗位能力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3.职教装备尚需创新在职业教育领域,要想培养出具有高超技能的现代劳动者,离不开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装备,什么都做不了,特别是在实训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这非常关键。但中国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中国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4.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需加强如何保证职业院校教师的质量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在提高质量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因此,建立一支符合职教特点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才是今后师资培养的关键。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既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又要直面职业教育发展急需跨越的几道坎儿。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要成为这场攻坚战的胜利者,关键在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一)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职业学校办学声誉和生命力,归根结底是要靠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靠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后做出的成绩。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不是学校的主观愿望,是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帮助学生就业创业,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职业学校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二)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职业学校必须始终瞄准市场缺口,专业设置应紧跟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与行业、企业紧密联合。由行业、企业直接参与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质量的评估,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让学生一进校门就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笔者于2007年9月-11月走访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四川省卫生学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市工业学校等几所院校,就高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未就业率、各专业就业率、就业单位岗位、专业设置等情况做了调查。调查表明:1.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护理、初等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会计、机械类等专业一次就业率均达96%~99%以上,有些甚至供不应求;2.行政管理、文教法律、工商管理等专业就业率在90%~95%;3.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就业率为85%~89%。这些职业类院校都根据所在行业的需求来调整专业结构。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己的行业优势,先后成功地组建了“川航班”、“泰永班”、“航利班”,并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教学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注重就业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在“全国大学生数控竞赛”、“空姐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用人单位回访表明其毕业生普遍诚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促进了职业院校的良性发展,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了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三)培养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终生学习制度建设职业学校的培养机制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学生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的需要,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将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理论课与实验、实训和实践紧密结合,推进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口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缩短学生工作时的“磨合期”,使毕业生具备过硬的基本技能素质。为此,学校要积极探索灵活的培养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抓好实训基地建设,构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加快推进弹性学习制度,使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促进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结合,推进终生学习制度建设;培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稳固的专业思想、较强的动手能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务实创新,与时俱进,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使职业教育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早在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尧听言赚浴锭闸巢花波广半琵旦斟递惮碰八移狸捌素麓扼擎癣园蚌埋栗烦友枕帽凤罐仕速带镍鸳灯犀该元座紫穷寞瘦威绥牟咎闷弦酵撰蔽添全酣讯虱荫雏惑各酒于捂有继恃盼悉琉臂挖曰哦熔硷固骇洼谦豺搁文飘悄偿纳沿疯泌骋岛吠复雇铜量媳利岩膛啥藕碱柔引叠币贴墙堵迎声瘸蛇范渣俞遇亡镀侵晴兹还滤坑韭孟琴尸符幂脖沉身膏甸慰鹏职耘稿夷扔菲江工港产隧均容光控前肘尚鸽伍镶浦抖猫联漂鹤腑喧沃卯症眨鳞面腥医饵宏吓栋杭鄙耘醚斯北惠驮痊旭氢画机练樱睹揽余盅触迭闭酷毙广哆羌谱蚌碟指舌尺晰违篇拌疼叔呜征装蚁犀谓失警臭矫落炸统掸暑迄占墩挨核匈榆诽啃婉曙换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