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由个性到共性系统建模1(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和边界。(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地理差异形状指标地理环境条件(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差异气候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气候矿产贫乏_____等矿产丰富影响农业耕作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耕作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色产业水产业以西部畜牧业为主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基地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石油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重化工业(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是什么1.区域特征分析一般从自然要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资源等)和人文要素(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环境等)两方面入手。2.图示区域三大特征的关系:为什么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从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何影响区域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因此,探究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再生阶段转型阶段成长阶段早期阶段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区域经济呈现衰落、萎缩状态资源开发规模扩大,产业结构逐渐复杂资源开发规模小,产业结构简单思维流程准确定位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评价区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由所学到所用知能升级2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考向一典题例析(2019·保定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无定河是黄河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全长491km,流域面积30260km2。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径流量随之变化,历史上无定河清浊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榆溪河是无定河的北部支流,有“清水河”之称。如图示意黄河及无定河流域的水系。(1)判断无定河流域的地形特征。(2)说出和纳林河相比,榆溪河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榆溪河水量较大(或较小)的原因。[答题规范]一、知其地——在哪里由材料和示意图可知,无定河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北依毛乌素沙地,流经黄土高原,处于温带季风区内,是黄河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二、审其问——答什么分析两个设问可知:第(1)问考查无定河流域的地形特征,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第(2)问考查河流特征,但要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相比”,实则考查两条河流的特征差异。两个设问为并列式设问,针对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即可。三、析其材——用何答第(1)问,结合无定河流域所在地形区的特点、河流总体流向等信息,从地势特点、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河流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可从长度、流域面积、支流特点、水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等方面进行比对;流量的大小主要受流域面积的大小、流域内降水的多少等因素影响。[答案](1)地势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流域以高原地形为主;流域西北部(或北部)主要位于毛乌素沙地,地表较平坦,流域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区,沟壑纵横、支离破碎。(2)特征:榆溪河流程长;流域面积广;水网密;河流水量大且较稳定;含沙量较小。榆溪河水量较大,原因:榆溪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区(纳林河流经毛乌素沙地),榆溪河流域内年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植被状况较好,支流多,补给多。答题策略(一)区域地理特征分析5步法(二)区域差异类试题的3大解题流程1.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解题流程为:2.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解题流程为:3.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解题流程为:(三)区域特征分析的必备术语1.描述自然要素的必备术语必备术语思考方向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势起伏状况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形类型地形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降水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气温气候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海陆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纬度位置地理位置必备术语思考方向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种类、数量资源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类型、覆盖率植被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类型及肥力状况土壤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水系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水文特征河流2.描述人文要素的必备术语必备术语思考方向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区位条件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工业类型工业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其他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区位条件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农业类型农业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交通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必备术语思考方向集训冲关(2019·湖北七校模拟)平潭是福建省一个岛县,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其独特的造型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回答1~2题。1.石头屋的特征及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A.房屋低矮—便于保温B.屋顶缓—防暴雨C.窗户小—防外敌D.石头压瓦—防大风2.结合平潭的地理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降水少主要是由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B.该地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渔业、风电、旅游业C.该地主要房屋建材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的D.由于台湾山脉的阻挡,该地夏秋免遭台风灾害解析:第1题,福建位于东南沿海,海岛多台风灾害,则有石头压瓦、窗户小等特征,目的都是防大风危害;福建位于亚热带,一般不需要保温;屋顶缓,不利于防暴雨。第2题,该地降水较少,主要是因为台湾山脉阻挡夏季风;亚热带海岛利于发展渔业、旅游业,风力强而可发展风电产业;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台湾山脉对台风阻挡作用较弱,该地夏秋易遭台风灾害。答案:1.D2.B3.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下面为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巴基斯坦年等降水量线图(图2)。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征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2)比较印度河流域上下游径流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试分析印度河流域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对流域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判断,巴基斯坦西部、北部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及数值可以推断,巴基斯坦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第(2)题,印度河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并且有冰川分布,所以上游径流量大;下游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量、下渗量大,再加上农业引水灌溉,径流量较小。第(3)题,根据农业生产区位条件并结合棉花生长习性进行分析即可。棉花喜温好光,印度河流域降水少,光照强、热量充足,生长期和成熟期天气晴好,加上有印度河河水灌溉以及沙质土壤,极有利于棉花生长。对流域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过度引水导致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污染加剧;干旱地区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河流水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造成滨海湿地系统破坏。答案:(1)西部、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2)上游径流量大,下游径流量小。原因:上游降水多,有冰川(雪)融水补给河流;下游气候干旱,下渗和蒸发严重,人类活动用水量大。(3)有利条件:该地区光照强、热量充足;有印度河河水灌溉,水源充足;生长期天气晴好,成熟期基本无雨,有利于棉花的收摘;沙质土壤,适宜棉花生长。影响: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污染加剧;加剧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水倒灌,造成滨海湿地系统破坏等。考向二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图示意天山南侧某冲积扇耕地面积和耕地平均海拔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典题例析(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冲积扇发展种植业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2)分析阶段Ⅰ和阶段Ⅱ耕地平均海拔升高的不同原因。(3)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阶段Ⅲ和阶段Ⅳ耕地面积减少的不同原因,并说明依据。[答题规范]一、知其地——在哪里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日照充足,耕地多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和绿洲上。二、审其问——答什么本题共有三问,第(1)问考查天山冲积扇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劣势,注意“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和“自然环境”这一限定信息,侧重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第(2)、(3)问分别考查不同阶段耕地海拔和面积变化的原因,是对第(1)问的深化和拓展,考生只有在具体情境中联想到人口变化和政策变化这两个隐藏点才能准确答题。三、析其材——用何答第(1)问,该冲积扇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足,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产品养分的积累;但是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水资源短缺。第(2)问,阶段Ⅰ水资源利用过度,冲积扇前沿发生土地荒漠化而被弃耕;阶段Ⅱ人口增加,耕地需求增加,河流中上游海拔较高且水源较充足的土地被开垦成耕地。第(3)问,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土地荒漠化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据图判断,阶段Ⅲ耕地平均海拔升高,可能是土地荒漠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阶段Ⅳ耕地平均海拔降低,可能是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答案](1)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产品养分积累。劣势: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2)阶段Ⅰ因水资源利用过度,冲积扇前沿(河流末端)海拔较低的耕地发生荒漠化而被弃耕;阶段Ⅱ人口增加,冲积扇海拔较高的土地被开垦成农田。(3)阶段Ⅲ:海拔较低处发生土地荒漠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推测依据:这一阶段耕地平均海拔升高。阶段Ⅳ:海拔较高处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推测依据:这一阶段耕地平均海拔降低。答题策略(一)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1.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同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2)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灌溉技术、温室等的发展,使干旱、寒冷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发展;运输条件改进、生产率提高,使资源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