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起源摘要:“意象”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指有意味的具体形象,即“意”与“象”的融合,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词:意象;起源;发展中图分类号:101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是指有意味的具体形象,即“意”与“象”的融合,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夫象者,出意者也”、“尽意莫若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也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意而忘言;象者以存意,得意而忘象。”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是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将“易象”、“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他在《文章流别论》中说:“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情之发,因辞而形之;义之旨,须事以明之,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象,敷陈其志。”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究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系辞焉以尽其言。’’’此处的“立象”指设立八种卦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以及相似相关的人生事象。具有“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超象表达意义。正如《系辞》所释:“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具体地说,即“圣人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种“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正是卦象较之“言”更能“尽意”的超象表达功能。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他在《论衡・乱龙篇》中先引《周易》乾卦“九五”系辞“云从龙,风从虎”,接着列举古代宗教祭祀及朝廷礼仪中的土龙、木主和熊、麋、虎豹等“画布”图象,指出:“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在此,“意象”是指那种含有某种深度的画像,“象”的涵义已由超象的易象之象,转换为一种具象之象了,“意象”指表意的物质象征。在这,刘勰实际上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至此,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司空图在《诗品・缜密》中提到的“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其中的“意象”,实际上就是人心营构之象,就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作家,在对外物的观照之后,于内心生成的“意象”。最有典型意义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李东阳《麓堂诗话》中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胡应麟在《诗薮》亦有:“子建《杂诗》全法《十九首》意象,规模酷肖,而奇警绝到弗如。”这些诗评家们无一不是把是否具有“意象”、“意象”是否生动作为评判诗歌的标准。第三,以“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如唐岱粹者,间一寓于画。”第四,以“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的,如《清波杂志》:“东坡南迁,度岭次于林簏间,遇二道人,见坡,即深入不出。坡谓押送使臣:‘此中有异人,可同访之。’既入,见茅屋数间,二道人在焉,意象甚萧洒……”。“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冯国荣说:“艺术思维只能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的提法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思维重主观、重情志、重写意、重主客观统一的民族特色。……还反映着重象征、重含蓄、重精约,重虚活的其他特色。”“意象”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是一种包含了“象”与“意”的双重性结构,它既指向内在意义,又指向外在形式;在作品中,它既是其中的部分,即“艺术中的符号”,又可以是整体,即“艺术符号”。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