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许继红考试基本情况职业道德10%,理论知识90%8个单选,8个多选,9个个人情况表述2003年第一次职业道德考试;2007年新版教材使用课程总目录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三章职业化与职业道德第四章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第五章职业道德修养第六章敬业第七章诚信第八章公道第九章纪律第十章节约第十一章合作第十二章奉献基础理论具体要求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第三节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第四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道德道德定义: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P3)道德的三层含义:1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决定;2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3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道德的三大表现形式(三大领域)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P4)道德与法律的联系(P4)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道德与法律的区别调节范围:道德适用范围广调节主体(依靠力量):法律依靠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节方式: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道德具有自觉性、事前性特点。(P5)·道德评价及其特点道德评价: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道德评价的特点:扩散性、持久性。国外传播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其他人或者事物产生不良评价时,它一般会把自己的意见传播给大约250人。职业P6职业: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的三层含义:1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2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3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的本质。职业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当代职业的两大特点:精细化、专业化·职业道德P7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体现着职业责任、职业权利和职业利益的高度统一。职业道德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P8职业理想——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职业态度——从业者的精神境界、职业道德素质和劳动态度的重要体现职业义务——我国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义务: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为人民服务职业纪律——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具体表现有:尽职尽责、诚实守信、奋力拼搏、艰苦奋斗的作风等·职业道德的特征P9-10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职业纪律、行业法规)相对稳定性利益相关性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P11导向:引导职业活动方向规范:促进职业活动规范化和标准化整合:凝聚人心、协调统一激励:激发从业人员产生内在动力导向功能表现在三方面确立职业理想——提高社会责任感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集中智慧和力量通过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引导职业行为·规范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使员工明白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通过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违规处罚规则——让员工明白职业行为底线整合功能分为两种类型硬性整合:硬性要求是企业伦理的底线,是职业道德的禁区。柔性整合:通过职业道德精神的有效应用,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整合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企业目标——吸引员工注意力,促进组织凝聚力通过企业价值理念——调整内部利益关系(矛盾、分歧)通过硬性要求——消除越轨的思想和行为激励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员工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通过榜样、典型的示范——提供行为坐标参照系通过考评奖惩机制——满足员工物质精神需要、产生精神动力、挖掘潜力技术人员的“双线性”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实际技术水平考核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P13调整职业利益关系(行业与社会、企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职业与顾客之间),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社会风尚是人们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关系的反映)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道德对职业关系的调整作用说服教育借助规章、制度、法律规范等硬性要求进行调解将其精神贯穿于绩效考核、评聘上岗之中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P15原始社会——萌芽;奴隶社会——形成;封建社会——规范化、行业化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和做人规范之一)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以礼待人的相关表述“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仁”的外在表现之一是“礼”,具体要求是以礼待人,荀子把“礼”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精华社会责任至上敬业诚信创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P201加强道德立法工作(美国《从政职业法》、英国《荣誉法典》);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P22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在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P22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三个统一的解释继承性与创造性:继承传统美德,创新性的加入为人民服务等内容。阶级性和人民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相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先进性的表现:1人类社会最先进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2着眼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型道德,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3对不同思想道德境界、不同行业和职业特点从业者既具有广泛性又有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体现在:其尽管具有先进性,但仍然存在非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现象,甚至腐朽没落的道德现象。衡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先进性的客观标准P23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弘扬正气;有利于帮助公民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品德创造美好生活。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P25第一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第三节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提出: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基本内容(四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和新价值体系对职业道德建设的统领作用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职业道德建设的正确目标方向是为人民服务);确立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都是职业道德建设保持时代性的关键);体现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指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新价值体系的基本成分)·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P2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态度)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是每位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规范,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诚实守信(品质)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表现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立足市场的基本条件诚信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真实不欺、质量第一、信守诺言办事公道(基本准则)从业人员在办事时要公正、客观、不徇私情,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处理问题。对于企事业、从业人员来说,办事公道就意味着要坚持职业原则。职业原则代表职业组织的整体利益,也是社会利益的职业化,是办理事情、处理问题的依据。办事公道的表现:公私分明、坚持真理、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服务群众(具体表现、核心)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在职业道德中的具体表现,是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本质。服务群众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奉献社会(最高境界)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对企业来说,奉献社会意味着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奉献社会意味着实现职业理想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P29公民道德建设的三大主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关系。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部分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适用范围不同。职业道德是对特定的从业人员的要求(针对职业人),社会公德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针对社会人)。反映的利益不同。职业道德反映的是特定职业组织的利益(特殊、小利益),而社会公德反映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一般、大利益)。二者具有相通性。职业道德包含着许多社会公德的要求。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相通处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文明礼貌文明礼貌:人的行为和精神面貌应该符合公共道德和先进文化的要求。文明礼貌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文明礼貌是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关系到企业精神的风采、企业形象的好坏。勤俭节约对公民来说,勤俭节约不但是做人的基本美德,也是治家立业的法宝,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条件对企业来说,有利于促进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再生产,保证可持续发展。爱国为民爱国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中的体现: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企业开拓创新的重要条件;从业人员应当提高其科学技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31集体主义: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集体主义的内涵:1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2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是一个大前提)3集体利益的实现要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集体主义的要求正确处理集体利于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三个具有原则意义的道德准则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忠诚: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大公无私”:“公”是职责;“私”是私心和私利。审慎: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审慎在决策上尤其重要勤勉: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非常投入,集中精力做好事情,不能分心,不能偷懒,不能三心二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细节决定成败”·忠诚的实证研究情境一:领导让你做假账(听话与履行职责发生冲突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