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3篇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以下是xxxx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于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1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安排,5月7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秀侠带领人大城建工委、农村工委组成人员及部分委员,对我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通过看现场、听汇报、找问题、提建议、寻对策等方法,对我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拓展城市空间、健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工作思路,着力加强城区路网、管网、背街小巷整治、防洪排涝、公园绿地广场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几年来,新建改建东一块、河西新区等城区主次干道40公里,完成道路管网基础设施投资5.6亿元;改造背街小巷65条,完成20多条主次干道和10余处城市节点绿化建设改造任务,截至目前,县城绿化率已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平方米,完成县城道路、桥梁、广场、巷道等路灯15000余盏,亮灯率98%以上。县城自来水普及率85%,燃气普及率80%,污水处理率90%以上,经过多年努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城市品位、人居环境均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相继获得安徽省园林县城、安徽省文明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荣誉称号。特别是去年以来,针对8.18特大洪水灾害暴露出来的一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问题。县人大及时组织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研论证,针对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果断决策,制定方案,同时快速启动和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及雨污管网的探测清淤等五项工程,计划投资2.2亿元,目前各项工程正在分期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前将基本完成并初见成效。二、存在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由于我县过去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策划、整合、包装和储备等方面不足,加之部分投融资政策性的调整影响,致使今年县城计划投资2.2亿元的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大部分将由县财政承担,这将进一步增加县财政的资金压力和风险。(二)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推进不平衡。从目前县城正在实施的基建项目看,特别是东一块雨污分流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扩建项目建设进展较快,但整体推进不平衡。如淮海路南段总投资9600万元雨污分流工程项目,已完成前期设计招标,目前项目仍未实施。如果不尽早开工建设,将难以应对今年汛期带来的灾害影响。(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协调不到位。由于以前县城总体规划对城区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指导性不够,导致城区供水、污水、雨水、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地上网线胡拉乱扯,虽经近年的综合整治,但统筹协调力度仍然不够,重复开挖、胡拉乱扯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几点建议(一)超前谋划,多渠道争取基础建设资金。一是要充分利用城建项目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多的特点,超前做好项目的谋划、包装、申报,加大项目储备,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二是要运用市场化运作与财政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进行项目搭桥,吸引金融机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盘活存量资产,整合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格局。(二)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要继续按照改造老城区,优化提升旧城区,加快建设河西新区的总体思路。结合目前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段改造。做到重点突出,先急后缓,区块推进。二是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特别是雨污分流工程、污水处理厂项目和雨污管网的清淤工程,要加快建设步伐,争取尽快建成使用。(三)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是要强化县城总体规划对城区空间布局的指导。加强城区各类专项规划的对接融合、统筹地下、地上各类设施、管线网线衔接布局。二是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积极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的部门联动机制,循序渐进,强力推进城区强弱电入地的规划建设。三是要充分利用县城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机遇,结合县城实际,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综合管廊或管沟、管道,在现有条件下,能够纳入综合管道改造建设的,应做到应纳尽纳,应改尽改,避免各类管网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真正实现县城管网标准化建设,不断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关于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2省政府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全面覆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XX年全省安排6000万元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XX年安排1个亿,XX年将增加到1.2亿用于开展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为更好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用好、用活,按照全市开展的春节回乡见闻调研活动的相关要求,我们通过集体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就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调研。一、基本情况我县现有建制乡(镇、场、区)16个,行政村104个,农业人口28.9万人。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文化事业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大潮中,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尤其是省委、省政府为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拔了专项资金,为农村文化活动送来了春风和及时雨,改变了我县农村文化事业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建设得到加强。XX年省政府为开展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拔了51.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基础建设、巩固文化阵地,全县16个乡镇均建立了文化服务站,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部18名,建村级文化活动室或阵地96个。部分乡镇还添置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开办了图书室、电影院、文化茶园、文化娱乐室,全县已有10个乡镇6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是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自XX年12月份开始,已在全县各乡(镇、场、区)及行政自然村放映故事片、科教片630场次,观看人数达9.4万余人次。送戏下乡245场次,观看人数达23.5万余人次。举办村级文化培训班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为农村文化站送书1200余册。三是群众文化显现生机。近年,我县不少集镇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共成立业余演出团体24个,每年文艺演出124场,观众人数达到9.92万人次。一些村还成立了农村开心乐队、威风舞龙队,每逢节庆、假日文艺团体便自发组织到全乡、镇、村巡回演出,得到农村群众的好评和首肯。走进我县农村,唱歌跳舞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看书读报的多了,打牌搓麻的少了;遵规守矩的多了,惹事生非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愚昧迷信的少了,文明新风随处可见。二、存在问题及原因我县农村文化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通过调研发现,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二是欠账太多,投入不足。虽然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非常重视,省政府的专项资金也能足额及时下拔,但由于我县在资金投入上底子太薄,一下子很难根本改变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薄弱的现状。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由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三是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我县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全县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提不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职能未转变。近年,文化主管部门不少精力陷于举办活动等具体事务,从宏观上规划、指导、推进全县文化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着力较少,对业务单位工作管理督促不到位,常常是局里忙、馆里闲,未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不利农村文化建设摆上位置和积极推进。三、几点建议1、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当前,我们已进入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落后、愚昧、低俗的恶风陋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县是农业大县,只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只有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我县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从长远和发展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将其提上日程,摆上位置,真抓、重抓、实抓,是当务,也是职责。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从我县文化事业的现状看,农民文化需求自主性、参与性增强,已不满足有所看,更加追求有所乐。各级应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状态。上层应变蜻蜓点水的送文化为实实在在的建基础,多给以物和资的投入。基层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投入机制,改变投入随意,工作应景状况。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建设。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解决文化事业单位青黄不接、人才奇缺问题。乡镇要建立健全文体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文化义工)队伍。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障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积极健康发展。深化改革,转变职能。要坚持以民为本,确立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工作重点,并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落实。文化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弱办强管,致力于县级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改变一些单位、一部分人懒散无为状态,强化职能,激发活力,切实发挥群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领头羊作用。各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开展有偿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活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实力。关于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3一、调查主题:家乡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二、调查原因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与此同时,三农发展滞后,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到了厄待解决之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问题。因此必须始终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以农民为本,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这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可以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战略决策的提出就把农村发展提高到了战略高度!2007年已经开始,新农村建设已然走过了一年的历程,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小,各地红红火火建设新农村,取得喜人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诸多严重问题,不能不引起中央和地方的重视,为此要对农村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开展了此次调查。三、选题目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应当说这是宏观层面上的目标要求。但从操作层面上看,既涉及到硬件也涉及到软件。所谓软件包括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公共服务、新社会保障和新精神风貌。由此可见,新设施首当其冲。基础设施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行官、桥头堡。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有必要对家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以利于规划和建设,为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我想这也是此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