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运用好西畴精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发掘运用好西畴精神周维丽20世纪90年代,在文山这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红土地上,在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的过程中,孕育了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核心的西畴精神,其基本内涵是“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几句朴实无华的语言,蕴含着西畴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深邃眼光和艰辛的奋斗历程。这是西畴人民在失去人类生存环境的地方,为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而奋斗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去年年底,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到2016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四个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两个倍增”,把“跨越发展”写在了云南发展的旗帜上。全省各地都积极实践探索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争取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奋斗目标的思路方法,对于像西畴这样的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来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就是思想认识和精神动力问题。当此之际,深入挖掘和运用好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核心的西畴精神,让西畴精神成为鼓舞干部群众克难奋进的思想保证和不竭动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西畴精神的基本内核西畴县山区面积占94%以上,90%以上的山均是石山,喀斯特地貌占75%。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西畴人民迎难而上,扎实苦干,不改变西畴贫穷落后面貌不罢休。面对西畴的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特别是西畴人均耕地少的实际,西畴人民想出炸石造地的办法;面对西畴乡村公路不通的状况,就炸石修路;面对西畴水资源十分贫乏的状况,就大胆开展小水窖建设。没有开山炸石的炸药钱,老百姓就把鸡、猪、牛都卖了;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就人背马驮;没有请工的钱,就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小孩子搬不动大石头,就搬小石头,老人家搬不动石头,就烧水送饭,手被石头划破了,脚被打伤,没有一个人叫苦,也没有一个人撤下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畴县的乡村公路是群众用自己的肩膀扛出来的,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的,是用双手的茧子磨出来的。坚忍执著、百折不挠是西畴精神的动力源泉西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老百姓这样比喻西畴:“撒一坡收一箩”,“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种地靠点窝”,“地无三里平,滴水三分银”,“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看山愁、看地愁,致富无门路”。加之西畴底子薄,财政基础弱,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出行难、农村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都十分突出。在困难面前,群众也许会产生埋怨、发牢骚、悲观失望、等待观望等各种各样的想法。然而,西畴人民并没有无所作为,而是放下一切包袱,转变观念、开阔胸襟、自信自立、矢志不渝,越是艰难越向前。西畴蚌谷乡就是坚忍执著、百折不挠的典范。蚌谷乡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恶劣是世界上少有,岩溶面积占土地面积的90%以上。1985年,全乡农民人均生产粮食仅有181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1990年12月初,开山炸石向大山要粮食、向大山要生存的壮举在木者自然村出现了,开山造地的第一炮像春雷在西畴大地上震响。一个冬春之后,农民人均有耕地由不足0.3亩增至0.75亩,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高产、连续增产。1991年又在新建的台地上种上了烤烟,木者自然村变成了“温饱村”。穷则思变、永不懈怠是西畴精神的重要法宝如果说艰苦奋斗是与困难的条件、恶劣的环境和无情的挑战的顽强抗争,那么,穷则思变、永不懈怠则是一种拼搏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西畴县纵向比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横向比,比起富裕发达的县,西畴感到差距很大。所以他们没有小富即安,就此止步,相反是自加压力,更加思发展,更加求进取。20多年前炸石造地的那么一种艰苦奋斗的劲没有丢,那么一股拼命向恶劣环境要生存的革命意志没有褪,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的政治本色没有变。在新一轮攻坚克难、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今天,西畴人民再次吹响了新的进军号。继续弘扬西畴精神,把农田基本建设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建高产稳产农田;把农业科技作为第一动力,加快农业发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第一举措,放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核桃、烤烟等支柱产业;把人畜饮水工程作为第一生命线来抓,解决西畴干旱严重缺水的状况;把劳务输出作为培养人才、引进资金的重要途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作为第一突破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再创佳绩,再振西畴雄风,让西畴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没有到过西畴,难以想象西畴的自然环境有多严酷;不走进西畴,难以真正理解什么是西畴精神。西畴精神在西畴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孕育,在西畴人民改造自然、建设家园中诞生和发扬光大。西畴干部群众提炼的西畴精神是:“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走进西畴,对这一精神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更深的理解。西畴精神是一种乐于奉献、造福子孙的价值追求。在西畴,举目见到的一座座石山,犹如硕大无朋的窝窝头布满大地。在这里建设家园,需要的是加倍的付出,是拼搏和奉献。但西畴人认为,这是为子孙万代造福,是值得的。在西洒镇一个修路现场,一位打石头的老人就对笔者说:“西畴的最大缺点就是石头多,但石头是可以移走的,移一点就会少一点,没有修不好路、建设不好家乡的道理。我们现在许多田地,就是前人砸石头砸出来的。我们建设好家园,子孙后代就好在了。”问为什么不搬家,回答是:“搬家当然好,但如果条件差的地方的人都搬家,我们国家人口那么多,搬哪儿去?再说好不好在,关键是看人,条件再好的地方,如果人不努力,那也是白搭。我们这里不是不能建设好,只要舍得汗水浇灌,照样会成为好地方。”可见,正是有不怕吃亏、造福后人的胸怀和追求,才有了西畴精神,创造了改造石漠化地区、建设美好家园的奇迹。西畴精神是一种艰苦卓绝、拼搏奋斗的高度自觉。向坚硬的岩石要公路要良田,在岩石上建家园,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西畴人不等不靠,硬是在石山中栽下一棵棵树,敲打出一条条路,建起一院院房屋,造出一片片田地,让石山变成美好家园。在鸡街乡肖家塘村,姚仕元、侯寿高、姚仕斌、邓招财4个人各自带领家人,连续苦战6年,在石山中修通了一条长5公里的公路。在董马乡杨家小湾,身有残疾的张仁贵带领同样身有残疾的妻子和大儿子,用两年时间打凿出自己家连接村外的公路2.2公里,写下了向石山要公路的经典传奇。在这里,艰苦创业是大家共同的自觉:为弄碎大石头,他们用炸药炸、大火烧、铁锤砸、錾子打;为开山修路、炸石造田,无论是古稀老人,还是妇女儿童,都主动参与;为买炸药、水泥,大家卖猪鸡,不计较眼前得失。西畴面貌的每一点变化,都是通过“吃得苦中苦”取得的,都是拼搏苦干的结果。西畴精神是一种敢于挑战、勇于抗争的进取品格。石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但西畴人却毫不畏惧,主动向石山挑战,建设家园。蚌谷乡海子坝村39岁的共产党员谢成芬,是从外乡嫁到这里的。问她当年为什么要嫁到这个石山旮旯里来,她坚毅地回答:“一是缘分;二是不相信这个地方会建设不好,不信这个邪。”她被群众推选为村民小组长后,带着海子坝、金竹树等4个村的群众种下8000多株核桃,如今有的树已挂果。同时,她带领大家在石山中修路,在身患重症的情况下仍坚守一线,表示“倒也要倒在修路现场”,苦干两年终于修通了长8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让小山村与外面的世界紧紧连在一起。在西畴,像谢成芬这样挑战自然、与石山抗争的人有很多。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西畴精神告诉我们:人不仅要敢于应对挑战,而且要敢于主动挑战。敢于挑战,敢于抗争,才能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西畴精神是一种永不退缩、永不放弃的执著坚守。成功的秘诀在于坚韧不拔,在于坚持不懈。西畴人面对茫茫石山,选择的就是确定目标,永不放弃。一个石头今天打不烂,明天继续打;一段路今年修不通,明年继续修;一个石缝今年种的树不活,明年继续种。无论什么事,都要做成为止,做好为止。什么时候都不改变对这片土地的深爱,不放弃对这片土地的全身心投入。他们当然也选择“走出石山”,有许多人已到外面就业或定居,但无论是打工在外的,还是安居他乡的,都不忘关心家乡,都尽力支持家乡建设。有这样的执著与坚守,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西畴精神是一种精诚团结、和谐合作的团队意识。在西畴的城镇乡村,到处感受到的是团结和谐的浓郁氛围。无论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各民族之间,都真诚相待,团结和谐,大家齐心协力干事创业。人心齐,石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和谐成就一切。这是西畴精神给我们的又一启示。西畴精神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它是挑战严酷环境、艰苦卓绝创业进取的动人乐章,是高原情怀、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的具体化。云南山区面积占94%,自然环境差的地方多。建设美好家园,推动跨越发展,我们就是要让这样的精神成为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西畴县蚌谷乡长箐片区5450亩土地整理示范项目,是在上级国土等部门支持下,由西畴县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打造的山区土地整理示范工程,涉及长箐和蚌谷村委会的大塘子、长硬子、杉树林、大路边等47个村小组。如今,历时半年的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为岩溶地区改善土地耕作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困境中奋起抗争,向石旮旯宣战走进蚌谷乡长箐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区,一幅地成方、路成网、池相连、烟成片的图画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正在地里盘弄烟苗的万文健说:“这片土地在没有改造以前都是石旮旯,不通牛车路,从家中送肥料到地里要半个小时。一年只能栽一季庄稼,天干时连吃水都成问题,就更别提灌溉了。现在,地平了、路通了、水有了,真是连做梦也想不到。”听着万文健的叙说,我们的思绪不由得翻腾起来。长箐,一个充满秋收气息的地方。可就在去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包谷种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箩,秋收一小磨”的穷山村。这里和全县其他的石山区一样,林立的乱石、瘦薄的土地、干涸的池塘,每一样都刻着“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烙印。深感“靠天吃饭”切肤之痛的各族干部群众面对耕作条件差、土地生产能力低的现实,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把改造缺土少水的石旮旯作为一场农业攻坚战来打,以土地整理和水利建设为基础,以岩溶山区为重点,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科学规划、高位推动、强化宣传、合力推进、科学施工、加强监管,吹响了向石旮旯宣战,向土地要粮食、要收入的集结号。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以往土地整理项目的成功经验,结合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摊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六子登科”的石漠化治理模式,采取“六个结合”的举措狠抓长箐片区土地整理示范项目。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与尊重民意相结合。在长箐村委会小寨村,村民们拿出按有农户红手印的公决书与我们攀谈起来:“我们早就盼着把这些石旮旯好好的改造一下了。现在有这样的好政策,我们既懂得珍惜,也很支持,上级领导的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十分感谢党委、政府。”为了把土地整理项目做成“群众赞成、群众接受、群众支持、群众满意、群众受益”的民心工程,县委、县政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在项目实施前与村民签订了公决书,使群众自觉自愿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来。项目建成后,又采取群众协商分地的办法,才3天时间就把所有的土地分配到户。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与整合投入相结合。县国土、烟草、财政、农业、发改等部门打破部门界限,优化项目配置,以规划为统领,将分散的资金集中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来,使有限的项目资金通过捆绑投入、打包使用产生了聚集效应。针对项目建设资金有限的实际,发动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深入项目区清理玉米杆100余亩,清理地间杂石1000余亩2000余方,形成了部门联动、上下同心、干群合力的良好建设氛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提升土地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项目实施的出发点,在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完工后,积极引导群众以烤烟种植为突破口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将烟地面积由去年的1500亩增加到了30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