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的4点内涵1、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非某个个体2、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3、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4、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和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社会医学的观点流行病学的6个应用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及其特点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诊断、治疗与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卫生决策和评价流行病学与临床的6点区别区别点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研究对象群体个体研究内容三间分布、对比研究发生发展规律和过程症状、体征诊断依据流行史、流行现状、统计学指标既往史、生活史、家族史、现病史、客观检验指标最后结论病种、病因和流行规律病名采取措施制定策略和措施合理治疗最终目的消灭和控制疾病,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人群寿命彻底治愈、临床治疗,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某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及不同时间的发病、死亡及患病水平等。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1、研究疾病分布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2、帮助人们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提供重要信息。3、为制定疾病的防制、保健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发病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概率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患病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续发率SAR: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接触者中二代病例出现的百分率死亡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病死率: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的比例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患病率分子是特定时间内所调查的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数,而发病率是一定时间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患病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发病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影响患病率高低的因素患病率升高患病率降低病程延长病程缩短患者寿命延长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增加新病例减少病例迁入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出健康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治愈率提高报告率提高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散发形成的原因:某病在当地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着人群一定的免疫水平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水平爆发: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只在某地区存在的现象自然地方性:因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使一些人类传染病的分布局限于一定地区,这种现象称为自然地方性。这种疾病被称为自然地方性疾病自然疫源性:某些传染病可在某一地区长期存在(森林脑炎),这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判断地方性的5点依据:1、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类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外来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有可能发病,其发病率与当地居民相似4、迁出该地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倾向5、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季节性: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增高的现象季节性有哪3种情况:严格的季节性季节性升高无季节性短期波动: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周期性: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周期性的特点取决于哪4方面:1、疾病的传播机制易于实现,只要有足够的易感者便可迅速传播2、病后该疾病可形成较为牢固的免疫力,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的时间长短,决定该病流行间隔的时间3、新生儿的增加及易感者积累的速度也决定着流行的间隔时间4、病原体的变异及变异速度长期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研究长期变异的规律,首先考虑以下问题观察时间对结果的影响观察期间治疗措施是否有重大进展对慢性病长期变异的解释发病与死亡资料的准确性移民流行病学: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的原则:1、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可能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近,而不同于移居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可能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三章病因与病因推断病因:即是危险因素,就是指能使某病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三角模型: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宿主、环境、动因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常情况下三者互相作用保持动态平衡,人们呈健康状态;一旦三者中一个发生了变化,且超过了该三角平衡所能维持的最高限度时,平衡即被破坏,人们将发生疾病轮状模型: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病因来自于宿主及环境两方面,而宿主是处于环境包围之中。宿主既有适应环境的一面,又有受环境的影响发生紊乱一面。宿主既有受病因侵害的一面,又有对病因有抵制、中和、耐受一面。病因对宿主发生作用,也受宿主的反作用。同时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因网模型:多病因学说认为不同的致病因素与疾病构成不同的连接方式,即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连接起来就形成病因网。疾病发生的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病因研究的四个步骤按疾病流行分布,分析流行原因根据流行因素提出病因假设用流行病学方法检验病因假设以八大标准推断病因用Mill准则形成病因假设的5个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偏倚(系统误差):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设计、实施、分析和推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对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错误估计,系统歪曲了两者间的真实联系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前两个可导致虚假关联,混杂偏倚则导致间接关联混杂偏倚:流行病学研究中,在估计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研究的疾病有关,又与暴露因素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歪曲了所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病因推断的8条标准关联的强度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特异性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生物合理性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某因素暴露剂量的增加,发生疾病的概率增加,因果联系的强度增大,即认为该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终止效应第四章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应用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或初步检验病因学假设现况研究(模型横断面研究)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态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主要存在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现况研究3不特征一般不设立对照组不能得出有关因果论的结论一般不用于病程较短的疾病6个目的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发现病因线索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用于疾病监测为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普查:为了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或制定某生物学检验标准,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抽样调查: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抽样的5种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第五章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种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亚组,观察两组或多组成员结局发生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该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4个特点、3个用途、3种类型特点:时间上是前瞻性的属于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是从“因”到“果”的研究用途: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效果、研究疾病自然史类型:历史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暴露:能影响结局的各种因素,即研究对象具有的与结局相关的特征或状态,或曾接触与结局有关的某因素暴露人群的选择方式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对照人群的选择方式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计算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累计发病率=观察期内发病人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发病密度=观察期内发病人数/观察人年数(人年数=人数*年数)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FRR=Ie/I0,AR=Ie-I0,ARF=(Ie-I0)/Ie*100%RRAR同:表示关联强度的指标RR=Ie/I0AR=Ie-I0主要测量相对效应主要测量绝对效应暴露对于个体增加发生危险的倍数暴露对于人群增加超额危险的比例病因学意义病变预防和公共卫生学意义Ie:暴露组的发病率I0:非暴露组的发病率RR表示暴露组的发病率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队列对照的优缺点优点适用于常见病。在疾病发生前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由“因”至“果”,资料偏倚少,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3.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测量两组间RR和AR,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于发病关联强度,所得结果真实可靠,回忆偏倚较小。4.一次调查可观察一个因素与多种结局(疾病)的关系。5.有助于了解人类疾病的自然史。缺点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2.观察时间长而难以避免失访,不易收集到完整的资料。3.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复杂,耗费人力、物力较多,费用高,不能很快出结果。4.每次只能研究一个或一组暴露因素,有多种病因的疾病不适用于本方法。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比较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定义: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ies)是选择患病和未患病的两组人群,调查这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的情况及程度,然后比较这两组人群之间暴露的差异,以判断该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及联系强度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基本原理和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设立对照观察方向从“果”至“因”研究因素可以有多项不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时间顺序)暴露: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即为暴露因素,也叫研究变量。用途广泛地探索影响因素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匹配: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病例的来源从医院选择病例:为了减少偏倚,病例应尽量选自同一地区多个医院的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有简便易行,诊断准确率高,可节省费用,病人易合作等优点。但容易发生选择偏倚。从一般社区人群中选择病例:选择一定期间一定人群中全部病例或者随机样本人群中的全部病例。采用本法收集的病例代表性好,但在实际执行时往往困难较多。病例一般以社区来源为优,代表性较强,但不易得到病例的类型:新发病例(最优)、现患病例、死亡病例。对照的来源从社区一般人群(病例来自该人群)中随机选择对照。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实际施行有较多的困难。从医院中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中随机选择对照。应选择多个医院、多科室、多病种的病人作对照。易选,比较合作,但代表性较差。(对照一般不选择患有与所研究疾病有已知共同病因的疾病)从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中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