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因为第五章第七章老师说上课划了重点,所以就没有单独划,因此第五章第七章重点不全。——增先生Chapter1①解释B=f(P,E)的含义:KurtLewin勒温B=f(P,E)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F=function函数E=environment环境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释行为不仅仅要考虑个体,还要考虑个体所处的情境。②社会心理研究中遵循的伦理原则·实验前评估可能损害:如果有损害,必须潜在收益远远大于可能损害知情同意权:如实告知被试研究的目的、程序、特点,尤其可能导致有害影响的内容慎用欺瞒:对被试无害;实验的潜在利益远远超过被试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险;在实验后完全告知被试真相·实验中被试有随时退出实验自由采取保护被试者措施·实验后对实验造成的问题进行干预对实验数据和资料严格保密③文化心理学含义“文”+“化”心理学定义:文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化、泛化(传播)、固定下来的区别于动(自然性)的不断变化的思考问题、行为的模式。分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个体联系:“文治教化”“以文化之”社会化:把一个人从自然人改造为社会人目标:使个体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符合当前固定的文化模式(Socialnorms社会规范)文化差异:受民族地区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观念、态度、行为上的不同。④心理学取向和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奥尔伯特(G.W.Allport)主要观点:强调严格的心理学方法和实验,以个体变量为分析重点,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变化特点与过程,分析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揭示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重点是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和群体的影响。侧重微观层面,解释现象多采用心理学专业概念,方法多采用实验法、测验法。·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罗斯、前苏联库兹明(Kotsmin)主要观点:以社会互动或群体变量为分析的重点,阐释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法律等社会结构因素对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社会环境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侧重宏观层面,宏观因素,解释现象多采用社会学(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概念,方法多采用问卷法、调查法Chapter2①概念·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个体习得群体所认同的社会行为,以适应群体生活的过程。·社会化的重要性:使人从生物存在转变为社会存在,有助于人格的发展,有助于自律,帮助扮演不同的角色,提供技能知识。②类型初级社会化:儿童学习适合个人作为特定文化成员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次级社会化:作为大社会中较小群体的一员,学习什么是适当的行为的过程。发展社会化:在社会机构中学习行为或发展社会技能的过程。预期社会化:一个人为将来的职位、职业和社会关系“排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抛弃以前的行为模式和反应的过程,接受新的行为模式作为人生过渡的一部分。③社会化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2-7),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其思维特点为: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具体运算阶段(7-11),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形式运算阶段(11-),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特点为: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水平二:习俗水平: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第三阶段:以好孩子为定向阶段。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个体努力在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过程,可以纯粹通过观察或直接指导而发生,即使没有运动繁殖或直接强化。Attention(注意过程)Retention(保持过程)Reproduction(动作再现过程)Motivation(动机过程)·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Id):遵循“快乐原则”自我(Ego):遵循“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遵循“理想原则”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人类意识的垂直和层次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年龄阶段成功品质不成功品质信任vs.不信任0-2希望恐惧自主2–4自自我性vs.羞怯与怀疑我控制力怀疑主动性vs.内疚感4–5方向和具有目的无价值感勤奋vs.自卑5–12能力无能感同一性vs.角色混淆13–19忠诚不确定感亲密vs.孤独20–39爱孤傲和疏离繁殖vs.停40–关自私Chapter3滞64心自我整合vs.失望65-明智和无憾绝望①社会认知概念·社会认知是一种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情景,并调节对社会情景做出何种反应。社会认知分为: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人际认知·印象形成:判断他人的过程。自动化加工:主要发生在意识之外的思考。控制性加工:包括有意识的意识、对思维过程的关注和努力。印象形成法则:1.平均法则:在印象形成中,人们接受到信息后单独的加工,然后将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信息,形成总体的印象。(采用的最简单的模式)2.累加法则: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3.加权平均法则: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与较大的权重。(最常使用的法则)②图示·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它代表着某个特定概念或者刺激的有组织的知识,还代表着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作用机制。自我图示:关于自我的信念。人的图式:用以组织某个特定个体或者某一类人的信息,通常强调人的个性特征。角色图式:有组织地了解与特定社会地位相关的规范和期望。1归属的角色图式:社会文化规定的角色2成就的角色图式:经过努力实现的角色。事件图式:描述日常常规活动中的预期顺序,如上市。③归因理论·归因:分配行为原因的过程,包括你自己的和他人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象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推测。2.心理活动的归因:即把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归结为何原因。3.对人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在今后有关情境产生的行为。·海德的早期归因理论:海德区分了内在归因,将因果关系赋予人的某些方面,以及外在归因,将因果关系赋予情况的某些方面。1内在归因涉及个人的事情——性格、个性、动机、性情、信仰等等。2.外部归因涉及到与情境有关的事物——其他人、各种环境刺激、社会压力、胁迫等等。当人们把行为作内部归因时,就会增加人们预测其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若作外部归因,则很难判定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时要考察三个方面,刺激物,行为者和环境背景,又称三度归因理论。一致性信息:针对行为者,即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与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是否一致。区别性信息:针对刺激物,即行动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一贯性信息:针对情景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景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低区别性,低一致性,高一贯性→归因于行为者。高区别性,高一致性,高一贯性→归因于刺激物。高区别性,低一致性,低一贯性→归因于情境Chapter4①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从其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意识。·社会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意识。就自我认知中的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的自我、投射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现实的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实际状况的看法。·投射的自我是个人想像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想像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理想的自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照系。周哈里窗②认识自我的工具——橱窗法美国有两位教育专家,Joe与Harry共同推出「周哈里之窗」的说法•认为人的心中有四个区域。•公开区是别人和自己都看得到的。•盲点区是别人看得到,而自己毫无知晓。•隐藏区是因为本性害羞或隐私原故而无公诸于世。•未知区则是神秘莫测,为潜意识或无意识。Chapter5①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特征·定义: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理的距离1.人际关系主要指人与人心理上的关系。2.人际关系由认知(肯定/否定)、情感(喜欢/厌恶)和行为(接近/疏远)等心理成份构成3.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活动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根据爱的三角理论,爱的组成部分:1.亲密:指的是与伴侣亲近和相联系的感觉。2.激情:指的是双方关系中指向伴侣的生理唤醒3.承诺:包括两个决策过程,短期为爱你的伴侣,长期为保持这份爱而长相厮守。·人际吸引力的决定因素:1、外貌吸引2、临近吸引3、相似吸引4.互补吸引5.能力吸引6.人格吸引②爱情的类型·根据斯膝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列举爱情的类型。1喜欢:只有亲密关系。相处的双方在交往中会感觉亲切,轻松,有很强的信赖感,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两性之间真诚的友谊。2迷恋: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如初恋。3空洞的爱:只有承诺,如纯粹为了婚姻的爱情,如媒妁之言。4浪漫的爱: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如情人。5伴侣的爱: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激情过后的婚姻。6虚幻的爱: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如一见钟情。完美的爱:同时具备三要素,爱的最高体验。Chapter6①态度概念态度: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对于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要点:1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2态度指向特定对象或内容,没有对象就不能称为态度,对象是社会存在。3态度具有相对稳定性。4态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态度的ABC结构:A情感:对态度对象的好恶情感,也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是态度的核心。B行为意向: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C认知: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与评价,是态度的基础态度的种类:外显态度:人们能够意识到,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现出来的态度。可以用语言表达,能使人理解。内隐态度:人们对客体的自动反应。不能用语言表达,是埋在心里的、压抑的、克制的态度。②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与社会化过程相一致。凯尔曼三阶段论:服从—同化—内化(知道能表述即可)模仿或服从阶段:指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同化阶段: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和行为,有意无意的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一致。内化阶段:个体接受新的观点、情感,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即彻底形成新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