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智能物流机器人项目“场景设置与任务命题”优秀设计方案(1)场景设计思路①场景设置总体思路:1.出发区设置在原料区附近,有利于节约路径,提高生产效率,符合生产实际需要。2.成品区安排在出仓口附近,有利于订单货物及时高效运输出仓库,且尽可能不与场内物流机器人发生干涉。3.根据现代仓储的经验,成品区一般并排放置,中间留有机器人移动区,故将A、B两区的成品区放至赛道的中间,以仓库出口为基准,对称摆放。4.A、B加工区相离较近,方便实际的集中生产管理。5.兼顾比赛的公平性,A/B区域的各元素原则上对称设置。②场景设计具体方案方案一:A区、B区机器人在各自的区域独立工作后,换区域工作,如图14-27(a)所示,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两项任务。任务一:智能物流机器人在A区或B区完成:“取料→加工→仓储”的全过程,这种方式不会与对方机器人发生接触,重点考查机器人路径规划和搬运准确度。任务二:将A区已放入成品区的物料,搬运到B区的加工区加工,然后放入B区的成品区,反之亦然,这个任务可以考察两机器人的协同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体现上下游生产环节的物流搬运。方案二:A区、B区机器人在整个流程中全区域协同工作,如图14-27(b)所示。智能物流机器人全区域中完成:“取料→加工→仓储”的全过程,不仅考查考查机器人路径规划和搬运准确度,同时考察两机器人的协同能力(如何避免碰撞、路径优化等)。具体的可以为A/B原料区交换、A/B加工区交换、A/B成品区交换,智能物流机器人在搬运的过程中会发生若干次“相遇”,考验机器人的协同性;另外加大A/B相关区域的跨度,考验机器人的定位能力和续航能力。方案三:在方案一或方案二的基础上,将成品区靠墙放置(沿赛道边缘),增加物流机器人的可活动范围,减少发生干涉的情况,降低一定的难度,示意图如图14-27(c)所示。③场景道具(物料)方案除常用的圆柱、长方体外,可以使用诸如沙漏型、保龄球形等上下形状不一致的物料。a)b)c)图14-27竞赛场景设置方案(2)竞赛过程说明以方案一为目标任务,A出发区出发的小车为例,设计竞赛过程如下,如图14-28所示:图14-28A出发区小车竞赛流程任务一(原则上4分钟完成):1.参赛队将其机器人放置在指定A处发车位置。2.按统一指令启动小车,计时开始。注:指令发出10秒未发出视为任务失败。(清除出发区)3.机器人通过WIFI获得所需要搬运的三种颜色物料的顺序,并显示出接收的任务序号。4.机器人按照任务规定的顺序依次将3个物料从A原料区准确地搬运到A加工区对应的颜色区域内(一次只能搬运一个物料到加工区,不允许将物料存放在机器人上)。5.完成加工的物料按照任务规定的顺序依次从A加工区域准确地搬运到A成品区对应的颜色区域内(一次只能搬运一个物料到加工区,不允许将物料存放在机器人上)。6.完成后,机器人赶赴B车出发区(视为返回发车区)准备执行任务二。如机器人返回A发车区,视为任务完成,记录时间后,撤出赛道。任务二(原则上4分钟完成):1.机器人在4分钟到4分30秒钟的时间范围内在B车出发区自动发车,对车辆不得用手动触摸或控制。2.机器人按照任务规定的顺序依次将3个物料从B原料区准确地搬运到B加工区对应的颜色区域内(一次只能搬运一个物料到加工区,不允许将物料存放在机器人上)。3.完成加工的物料按照任务规定的顺序依次从B加工区域准确地搬运到B成品区对应的颜色区域内(一次只能搬运一个物料到加工区,不允许将物料存放在机器人上)。4.完成后,机器人返回A发车区,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