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提升课程执行力什么是课程执行力?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遵循教育规律的实践行动,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要求。一、提升课程执行力的现实难题。1、教师的学术底蕴不够《小发明,大祸害》文本细读刘晓燕从农耕细作到工业革命,从鸿雁传书到电子商务,从车马劳顿到星际旅行,人类作为历史文明的缔造者、参与者、获益者,常常自豪于各式各样的发明创造,崇拜于伟大智慧的大发明家,沉溺于发明创造带给我们的便捷舒适……青教展能赛为什么要加入专业技能比赛?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一专多能2、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只停留在“如何教”常态情况下教师究竟在怎么教?学生究竟在怎么学?(1)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很多教师也并不清楚究竟自己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甚至学生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没讲;不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津津乐道。教师乐意重复讲解,甚至多次重复讲解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认为一成不变的重复讲解是解决更多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2)学生“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仅仅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什么是正确的。不去思考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是怎么想的。即便是教师的提问也是在追求学生回答正确。(3)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为什么要提问?本次的提问目的何在?为什么请这位学生回答,而不请别的学生回答?又有:为什么要让学生小组讨论?什么问题更值得小组讨论?等等、等等,许多教师表现茫然。(4)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虽然有关注“中间”,兼顾“两头”的教学策略,但是以此教学策略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很少。似乎除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补课之外没有其他方法。教育前辈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话:教育是农业,教育不是工业。叶老先生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需要精耕细作。家常课上的课程执行力才是真正的体现。因此,提升课程执行力的现实难题是:如何转变我们每天的教学行为,提高我们符合课程发展方向的课程执行力。二、研究方向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1.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即书中学,主要学习的是前人已总结出的知识,获得的是间接知识;另一种是研究性学习,即做中学,获得的是直接知识。主要针对的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在当前的课改背景下,它更能反映学生完整的学习方式。(1)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教学有没有对话是灌输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分界线。究竟谁与谁的对话?对话的本质又是什么?从对话的对象来看是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自己对话。从对话的形式来看有个体与个体对话,个体与群体对话,群体与群体的对话。从对话的本质来看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2)“讲”,指教师的讲解。一般都认为讲“重点”、“难点”。我们强调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管是“读”懂、“练”懂、“做”懂,还是“议”懂的,教师都不应该讲。前、后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学科本位,“重点”,并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后者,偏重的是学生本位,以学生自己能否学懂作为价值判断。(3)不仅要让教师、学生知道学生理解的有多少,而且还在于让教师、学生知道学生不理解的有多少,不理解的原因何在。因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暴露“相异构想”,暴露“闪亮点”。2、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有些学校在教师“讲”的用时上有过规定,每堂课不能超过15分钟、10分钟。在针对学校教师讲得太多,讲得太滥,制定校规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持久了恐怕不行。因为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科中的内容不同,划一的用时规定就会出现问题。先“读”后“讲”?也不一定。一堂课,完全可能是先“练”后“讲”。也可能是不“读”、不“练”、不“议”、不“讲”,而是先“做”。3.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效果价值取向主要两个方面: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二,不但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以两个基本要素来颠覆目前课堂教学上的弊端(1)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教师不讲。它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这一要素不但颠覆了教师讲得太多,而且明确了教师究竟要讲什么,也明确了教学的根本价值取向。教学应该以这一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判断每一个具体教学行为的目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堂教师讲得完整、全面的课不可能是好课,一堂教师讲的不完整、不全面的课有可能是好课。因为教师的讲解不是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也不应该是唯一途径。(2)关注学生“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没有学生的经验与文本的对话,仅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即使有的课堂教学有“暴露”,但教师津津乐道的还是“闪亮点”,而不去关注学生中还有哪些“相异构想”,如何解决这些相异构想。仅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远远不够,需要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不把学生与学生的差异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了一种资源,一种有待开发的教学资源。让我们在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在每一堂家常课上,真正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课程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