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感悟自然第2课瓦尔登湖(节选)学国学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选自《诗经·击鼓》【译文】生死相依,我与你已经发过誓了。牵着你的手,就和你一起白头到老。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选自《诗经·关雎》【译文】雎鸠鸟在河中沙洲,不停地鸣叫。文静美好的姑娘,是男儿的好配偶。3.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选自《汉乐府·上邪》【译文】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4.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选自《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他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夯基础一、作者名片亨利·梭罗(1817-1862),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强调直觉作用,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丰富深邃的大自然、荒无人烟的旷野丛林一往情深)的中心人物之一。是“简朴生活”的宗师,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这种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化,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清新之风。代表作有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二、写作背景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28岁的梭罗抛开尘世生活的羁绊,在瓦尔登湖畔自建一间小木屋,开始了两年零两个月自耕自食的日子。也就是在那些日子里,梭罗开始了他的《瓦尔登湖》一书的写作。与这个叫瓦尔登湖的地方一样,他的写作是美丽而睿智的。这个瘦小的美国人,居然在一个湖边,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也是在那个湖边,他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的这一举动,也许只有像他那样的人才能做到,也许只有那些有着深厚宗教情结的人才能体验到生命与时光之间的变奏,思索起工业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问题。《瓦尔登湖》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是在当代西方被广泛阅读的经典散文作品之一。三、相关知识1.单音字。终年不涸.()俯瞰.()黛.绿()渲.染()湛.蓝()霓.虹()寒光熠.熠()糅.进()一泓.湖水()菖.蒲()上溯.()璀璨..()()答案:hékàndàixuànzhànníyìróuhónɡchānɡsùcuǐcàn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涨上涨()涨红了脸()露露水()露脸()澄澄碧()澄清()弄捉弄()弄堂()(2)语境辨析法:①他仗着父亲的权势在乡间横.()行霸道,做事蛮横.()不讲理。②每当傍晚,在这一片水泊.()中,停泊.()着几十艘打鱼归来的小船。答案:(1)zhǎnɡ/zhànɡlù/lòuchénɡ/dènɡnònɡ/lònɡ(2)①hénɡhènɡ②pōbó3.易混辨析。(1)融解·溶解·熔解融解:融化,由固体变为液体;也有“消融、消除”的意思,常用于抽象事物。溶解: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熔解:通常指固体加热变成液体的过程。①科学家预测,从现在至2024年,北极冰雪________的速度大致上保持稳定。②如果一种溶质能够很好地________在溶剂里,我们就说这种物质是可溶的。③在一定的压强下,固体(晶体)要加热到一定温度(熔点)才能________。(2)考查·考察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查”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考察:实地观察调查。①省考试院表示,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工作,认真贯彻了“坚持正确导向,注重能力________,力求平稳推进,确保命题质量”的指导思想。②专家指出一些人把购买海外房地产当成基本的投资行为,但是有些人没有________就购买,这样会有一定的风险。答案:(1)①融解②溶解③熔解(2)①考查1.作者描写康科德所有湖泊的颜色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从远眺和近观两个角度描写了康科德所有湖泊的颜色,为写瓦尔登湖湖水颜色做铺垫,进一步衬托出瓦尔登湖湖水的出奇。2.找出文中描写瓦尔登湖湖水颜色变化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句子:①从山顶看去,它呈现蓝天的色彩,走近湖边,看到岸边细沙浅水处,水泛着黄澄澄的水波;再远一点,呈现淡绿,愈远色泽愈深,最后水波荡漾呈现一色的黛绿。②当晴空万里之时,而湖水又波涛汹涌,波涛以适宜的角度映衬蓝天,湖水糅进更多的光线,一片浮光耀金,较远的一些湖水比天空更为湛蓝。③我看到一种罕有其匹、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亮蓝,犹如浸水之后的色彩变幻的丝绸,还像青锋刀刃,比之天空更为清新空灵。作者的心境: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陶醉在湖水的清澈纯净里,真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3.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法?突出了瓦尔登湖怎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瓦尔登湖湖水的晶莹清澈。4.第5自然段中作者叙述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钩斧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次见证了湖水的清澈。叙述具体详细,历历如在眼前。5.作者在第7自然段中写了另一个湖——白湖,还提及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一事,这样写是为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突出白湖和瓦尔登湖的共同点:都有如许一泓清泉的纯洁之性。②从历史角度突出瓦尔登湖是康科德桂冠上最璀璨的一颗钻石。1.为了突出瓦尔登湖色彩斑斓、清澈纯净的特点,作者多角度观察,多层次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空间变化:①“从山顶看去”——呈现蓝天的色彩。②“走近湖边”——泛着黄澄澄的水波。③“再远一点”——淡绿、愈远色泽愈深、黛绿。(2)时间变化:①“在阳光的映衬下”——鲜嫩的碧绿。②“晴空万里时”——浮光耀金、清新空灵。(3)侧面描写:“康科德的湖泊”——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正面描写:“瓦尔登湖”——更为出奇,忽蓝忽绿。(4)动静结合:“湖中嬉戏的鱼的条纹”“掉进湖中不动的斧子”——清晰可辨、清澈晶莹。2.本文写作的中心对象是瓦尔登湖,但作者在第2自然段开头却写了康科德所有的湖泊,是不是没有抓住重点?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样写不是节外生枝,而是匠心独运:第2段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从不同视角写康科德所有湖泊的颜色,为后文写瓦尔登湖“更为出奇”作衬托。3.思维争鸣。《瓦尔登湖》作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名著,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人。一本在一个半世纪前写成的书,在另一个国度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请谈谈自己的看法。观点一:在环境污染、生活压力日趋严重的今天,《瓦尔登湖》能让人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畔,为那美妙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瓦尔登湖的四季风景、黎明傍晚、阳光雨丝、游船鱼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还有那个特立独行离群索居的年轻人的身影,以及他那宁静的心境,都让人为之着迷。观点二:人们对这本书的热爱,与梭罗的深刻思想有关。梭罗对工业文明和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他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本书不是一个自然的笔记,而是一个思想的实录。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一、内容梳理二、主旨把握作者通过细腻地描写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展现了他对大自然不同寻常的丰富的美景的赞叹和喜好与大自然亲近的天性,表达了他皈依大自然的心愿和对破坏大自然行为的斥责。三、艺术特色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描写。文章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描写最突出的是在最后一段,“或许上溯到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时,那个春天的早晨,瓦尔登湖已经存在于天地间,甚至可能就是那个清晨,随着飘拂而来的蒙蒙细雾和习习南风,撒落下一阵金色的春雨,打破了宁静的湖面”,引入神话传说,美不胜收。2.细节处逼真,引人遐想。文章的动人之处往往在细节,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第4自然段“犹如大理石一样洁白,更出奇的是,四肢放大了,扭曲了,形体怪异”,关于人潜泳其中的描写极为细腻,有力地衬托出湖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