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基础自测】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或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寒地冻,看见麻雀在光溜溜的树枝上叽叽喳喳,跳上跳下,忍不住心生恻(cè)隐。﹒B.那些有关隋朝的记载,虽出自稗(bǎi)官野史,但其真实性比有关“正史”似乎还要可靠。C.守一方净土,许身孺子终生。他,如一株莲花,扎根于湖区教育的沃土三十年。D.他曾常年在寸草不生、沙暴肆虐、冬季泼水成冰、夏季流金铄石的极端恶劣环境中工作。﹒﹒﹒﹒﹒﹒﹒【解析】选B。“稗”应读作bài。二、积累熟语,并判断词语运用的正误。1.恻隐之心: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同情,见人遭遇不幸而有所不忍。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2.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放弃。指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1.大学生王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有恻隐之心,通过网络外卖为流浪汉送上一份关怀和温暖。“最暖订单”有价而情义无价。()﹒﹒﹒﹒√2.班上发育较迟的孩子,在同伴都长高的时候,对自己的短小身材会感到自暴自弃。()﹒﹒﹒﹒×。“感到自暴自弃”搭配不当,也不合逻辑。可以改为“自惭形秽”。三、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答案: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文言梳理】一、通假字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___”通“___”)2.若火之始然(“___”通“___”)内纳然燃二、一词多义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形容词活用①舜明于庶物(形容词作动词)_____②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③旷安宅而弗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明白使……成熟使……空闲四、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判断句)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介宾短语后置)③五谷者,种之美者也。(定语后置句、判断句)五、翻译文中重要句子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2.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想罢了。3.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则保存了它(所以他才成了君子)4.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省自己,自己是真诚的(即行仁、行义等都发自内心),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5.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可悲啊【文本研读】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3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2.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对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明确】选C。“唯物主义思想”说法错误,应是“唯心主义思想”。3.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1)不是为了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那里博取声誉。(2)有这四种发端却说自己不行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二、阅读文中语段,完成4、5题。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4.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为表现。【明确】自暴者:违背礼义。自弃者: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5.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孟子对于“仁”的看法。【明确】孟子认为“仁”是人最安适的住所,是人的归依,人要拥有仁,否则是可悲的。【要点探究】1.请概括本课所选的《孟子》六则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点拨】第一则:人本身具备不忍的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对此要扩大并充实它。第二则:具备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应积极追求。第三则:人与禽兽是不同的。以舜为例,说明仁义是根植于心的。人应从仁义出发,不违人伦。第四则:人世间的一切道理,我的本性都具备了。应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然后才能达到仁义之境。第五则:以“五谷”的成熟作比,形象地阐明具备了“仁”,要发扬光大。第六则:自暴自弃者,不以“仁”为居所,不以“义”为道路是可悲的。具备仁义之心的人应加强修养。2.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点拨】(1)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固有的潜能,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2)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备选要点】本文在写法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试简要分析总结。【点拨】(1)擅长用譬喻说理,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如: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用“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打比方。论仁义之心需要培养从而成熟,用“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打比方。(2)语言整齐精练,概括性极强,易懂易记。许多句子易于口口相传,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3)饱蘸情感的笔墨,读之令人如聆听严父慈母的训导,时而简明扼要,击中要害,掷地有声;时而温婉慈爱,娓娓道来,如雨露滋润心田。字里行间都能让人体会到孟子的热心肠。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慈母语气;“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则是严父口吻。【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是怎样的?他提出这个思想,有什么意义?从“仁”的思想看,为什么说他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明确】(1)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是善的。因为他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2)他提出这个思想,有利于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建立和谐社会。(3)孔子只是提出了“仁”的思想,但没有具体阐释其内涵,也没有提出达到“仁”的具体步骤。而孟子具体阐释了“仁”的内涵(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还指出了实现“仁”的具体措施(如推己及人、强恕而行、反身而诚、熟之、不自暴自弃等)。所以说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