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名二子说专题二杂说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2.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名二子说》3.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名二子说》4.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名二子说》一、字词积累1.字音轮辐.(fú)盖轸.(zhěn)车仆.(pū)车辙.(zhé)2.一词多义(1)职①皆有职.乎车____________②职.事八年,为彭城相__________________③并官省职.,费减亿计__________________④史之烦芜,职.由于此____________名词,作用动词,执掌,掌管名词,职位,官职形容词,主要(2)去①去.轼__________________②除残去.秽____________③去.门十里以为界____________④去.年下扬州__________________(3)与①辙不与.焉____________②与.斗卮酒____________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_________________④朝过夕改,君子与.之____________动词,离开,去掉动词,除掉动词,距离名词,过去的动词,参加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动词,赞许(4)乎①皆有职乎.车__________________②轼乎._______________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_______④汩乎.混流,顺阿而下__________________(5)焉①辙不与焉.____________②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______③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____________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介词,相当于“于”语气词,“呀”语气词,“吗”形容词词尾句末语气词疑问代词,哪里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怎么兼词“于之”,从这里3.词类活用①名.二子说__________________②吾惧汝不外.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今异义虽然..,车仆马毙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转折。5.文言句式_______________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状语“乎车”后置,应为“乎车职”。“乎”相当于“于”。)名词作动词,取名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虽然这样。状语后置句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2.写作背景苏洵有子女六人,长子景先和三个女儿均早卒,“唯轼与辙,仅存不亡”(《祭亡妻文》)。苏洵对二人性格有深切的了解。本文是苏洵以父亲的口吻,向两个儿子解说取名的原因,以车的部件入手,饱含了自己的一片深情。3.相关知识(1)苏洵教子的故事。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来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2)了解苏洵。苏洵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很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岌然无阿的精神。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一、结构图解名二子说一、解释苏轼得名原因及其告诫、担忧二、解释苏辙得名原因及其期望二、内容研读1.苏洵为二子命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明确]文章开头,说车上的各个部位“皆有职乎车”,都是车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车轼“若无所为者”,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它是车子的一部分,是露在外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可扶以远瞻。车轼的特点是露在外面,而苏轼坦荡直率,因此名“轼”。“辙”是车轮碾过的轨道,更是车外之物,更无职乎车;但车行“莫不由辙”,仍是必不可少的。因它是车外之物,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所以说它“处乎祸福之间”,这正符合苏辙的个性。2.苏洵对两个儿子有什么不同的希望?结合所了解的知识略作分析。[明确]对苏轼是“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对苏辙是“辙乎,吾知免矣”。苏轼一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如此处世容易获罪,苏洵语含告诫和担忧。从以后苏轼屡遭贬斥、险致杀身之祸的经历看,此言不谬。苏辙性情冲和淡泊,深沉不露,苏洵由此预见他可以免祸。其后苏辙在当时激烈的党争中虽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得以悠闲安度晚年。由此看来,苏洵是“深知二子”的。三、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对为二子命名的解说,说明了苏轼、苏辙两兄弟的不同性格,对他们的一生作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出对儿子深切的了解,以及伴之而来的希望和担心。四、写法鉴赏本文句句转折,虽短小而意深。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称赞苏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这篇仅80余字的短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同时,文章虽短,却总不使一平直之笔,句句作转折,在无限婉转之中,传达出无限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