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方针。在建国第一年就与17国建交。(2)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3)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中国在外交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国际形势(1)以美国为首的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和平外交政策。资本主义独立自主3.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①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的外交关系。②作用: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平等(2)“一边倒”:①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阵营一边。②作用: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社会主义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灵犀一点]“一边倒”政策与独立自主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和主权,并不是盲目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保加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2)与苏联发展友好合作关系:①1950年,中苏签订《》。②意义:这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苏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防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1953年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2.过程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朝鲜印度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三、走向国际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2)参加国: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3)时间:1954年。(4)地点:日内瓦。(5)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6)结果:中国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使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大国2.参加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2)时间:年4月。(3)地点:印尼的万隆。(4)成果:周恩来提出了“”的方针,推动会议的进展;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形成了“”。1955求同存异万隆精神[灵犀一点]“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的含义共同经历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任务反殖、反帝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同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异”指的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主题(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史料实证]材料一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1949年11月,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1)材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政策?概括在这些政策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2)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提示:(1)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新中国成立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系统认知]比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项目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的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特点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影响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地位是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针对训练]1.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④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①并非仅仅针对美国,而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执行;②是在1950年2月,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敌视中国,针对这一形势,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③正确;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正确。答案:D主题(二)中苏关系[史料实证]材料一材料二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对此,新中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以应对?(2)材料二反映了在此外交策略的指导下我国取得的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什么?其意义如何?提示:(1)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和仇视新中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推行“一边倒”的政策。(2)成就:中苏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巩固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安全。[系统认知]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1)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3)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支重要力量。(4)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革命的成果,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针对训练]2.图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右图所示可以用来研究()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苏关系B.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C.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D.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解析:从图片中的“人民解放军”即可从时间上排除A、B两项;20世纪60年代,斯大林已经逝世,且中苏关系已经开始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C[随堂达标验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1.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解析:“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与材料中“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2.“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体现此精神的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材料中“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即“另起炉灶”,故B项正确;“一边倒”体现的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A项错误;不结盟是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的具体体现,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体现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故D项错误。答案:B3.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它()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答案:D题组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印制了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C.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方针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解析: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答案:C5.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D.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解析:从时间上来看1955年来中国访问的人数比1954年多,这主要归结于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故选B项。A项为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D项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答案:B6.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参加某一国际会议前夕,中国政府判断:“所有参加会议的国家尤其是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负有特别责任的大国之间,将有可能在互相尊重的平等地位上,根据亚洲各国的切身利益及世界和平的共同利益达成协议。因此,它标志着各大国以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努力的一个起点。”这一会议是()A.日内瓦会B.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解析:由材料“负有特别责任的大国之间”可知有大国参与,据材料“根据亚洲各国的切身利益及世界和平的共同利益达成协议”可知是为解决亚洲的和平,日内瓦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有世界五大国参加,故A项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