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历史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阶段优化提升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01热考主题纵横热点02学科素养培优提能03史学争鸣拓展视野04阶段质量检测(三)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五大变化1.中央机构的变化:三省六部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完善了封建王朝的中央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2.选官制度的改革:科举制终结了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既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政局,又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土地制度的变化:唐朝初期,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均田制逐渐崩溃,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空前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4.赋税制度的发展:唐初的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唐朝中期以来的两税法使极度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5.军事制度的改革:唐初的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加强中央集权。唐玄宗以来的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国王般被逼上断头台。——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摘编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9分)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思路点拨】注意抓住材料一中的两个省略号分层,据第一层内容可知其特点是皇权之下的分权,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据第二层内容可知其特点有制度设计的程序化和理性化。【尝试作答】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16分)【思路点拨】相同点,根据材料中唐代政事堂三省相互牵制与“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可知,唐代政事堂与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都有分权与制衡(监督)的特点,都起到了科学决策和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在制度建设方面都具有创新性;不同点,从社会性质、权力制衡的机构和根本目的等方面分析。【尝试作答】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答案:(1)特点:皇权之下的分权;制度设计的程序化和理性化(或答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集权、制衡与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2)相同点:都有分权与制衡(监督)的特点;都起到了科学决策和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都含有决策行政的程序性的制度设计(都是制度的创新)。不同点:政事堂,主要是门下省监督决策过程,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通过分权加强了皇权。责任制内阁,主要是由议会监督责任内阁,责任制内阁逐渐分割国王行政大权,进而掌握行政实权,最终国王“统而不治”,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主义民主。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二佛教的传播对魏晋到隋唐时期社会的影响1.政治上,它被封建统治者用来腐蚀人民,维护封建统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得到很大发展,南方和北方相同的宗教信仰成为隋朝统一中国的条件之一。唐朝时,佛教与道教、儒学并存,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密切了对外关系。但同时,佛教的盛行也导致了人口减少、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不问政事,导致了僧侣贵族与世俗地主的矛盾。2.经济上,佛教的盛行催生了一种畸形的社会经济——寺院经济。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同时,僧尼众多,却没有纳入国家的户籍,成为免除赋役的特权阶层,使国家税收减少,国库空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思想文化方面,佛教的传入及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自魏晋以来,儒学不断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重大影响,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也十分流行,我国著名的石窟和佛像也大都集中于此时开凿。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2.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解析:选B。三教合流趋势出现是在魏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说明统治者通过政治手段加强思想影响,故B项正确;此时,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故C项错误;“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出现条件在西汉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荐举人才的制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魏政权为更好地统治和平衡所辖区的各种力量而逐步形成的选官制度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一种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进行选官的制度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荐举方式推举和考试相辅而行是否出身于世家大族(血统与姓族是否高贵)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选才标准主要看重才德品第偏重门第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才依据才德都曾成为两者选拔人才的依据,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才学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文章表达能力成为决定士人前途的重要因素;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继承性同为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是对察举制的继承与发展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1893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材料二科举制的废除,使得精英开始多元化了。不再往国家流动,而是流落到民间,国家与精英的关系在1905年后出现了疏离。在某种意义上,清政府是毁在废科举上。说得绝对一点,不废科举,何来“辛亥”?没有“1905”,何来“1911”?科举的废除还造成一个后果,民国找不到使得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方式,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的胜利乃是地方士绅的胜利,中央不再能控制全国。此外,科举废除结果吏治大坏,任人唯亲、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后,这套比较具有公平性的选官制度没有找到替代品。所以科举的废除在某种程度上比辛亥革命更重要,它倒是一场真正革命,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005年许纪霖在“科举废除百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利弊。(12分)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思路点拨】积极方面从对旧的士族势力的冲击,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局限性从考试内容、八股取士的形式等方面分析。【尝试作答】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1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废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3分)【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二从国家精英的多元化、“清政府是毁在废科举上”得出冲击了清朝统治基础;“结果吏治大坏,任人唯亲、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说明其导致社会出现混乱;积极方面从思想解放,促进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方面说明。【尝试作答】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2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答案:(1)有利之处:削弱士族势力;读书风气盛行;选官相对公平;提供底层上升的渠道;扩大统治基础;成为整合民族国家的有力工具。弊端:考试内容不切实际;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2)影响:国家和精英的关系出现疏离,削弱了清朝统治基础;丧失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方式;吏治败坏,任人唯亲、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冲击儒家学说,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新型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和社会变革;促进了近代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2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时空观念——特定的时空下考查史事的方法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2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1.时间观念历史的时间观念,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时序性及史事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一般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纵向规律梳理,也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线索,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联系比较。时间知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2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1)时间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