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两大线索: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程;中国社会各阶级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四大主题:列强侵华战争的结果、影响;中国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5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对应学生用书第29页)考点1|“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两次鸦片战争[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重要原因: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3)直接原因: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2)北犯:英军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3)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爱国将领海龄抗英殉国。(4)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3.结果:清政府屈辱求和,1842年8月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4.影响(1)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社会转型: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2)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4)美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3.结果《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割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埠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增开天津为商埠其他权利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4.影响(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3-(2)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史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史料二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问题](1)阅读史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2)史料二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领事裁判权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解读史料依据“编订完全之法律……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概括作者的核心论点。画线部分表明作者主张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2)史料二反映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解读史料应抓住关键信息“近代文明”来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画线部分印证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试答](1)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4-战争后)。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的转折点。[素养3—历史解释]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转变1.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先进的中国人渐渐抛弃传统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而转向现实主义。2.在夷夏观方面,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能够正视西方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并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口号。3.在本末观方面,开始抛弃工商末业的思想,鼓励发展工商业,希望以此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国家利益。4.在义利观方面,虽然仍然提倡“义”,但对于“利”并不盲目排斥,提倡义利并重、以义统利,鼓励个人合法的求利行为。5.在人才观方面,为适应对外交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发展民生的需要,提倡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1.(2018·四川雅安三模)表双方林则徐(中国)义律(英国)描述英舰开炮后,关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击,并指挥各船协力进攻,多次击中窝拉疑号。接仗约有一时之久,窝拉疑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海阿新号亦“随同遁去”。英舰原泊于清军舰队的右侧,开战后,“(英军)倾泄了毁灭性的炮火”。“中国人以他们的固有精神回击,但是,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战斗进行了不到3刻钟,清军便撤退了。上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义律亲自指挥了战斗B.清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C.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D.英军舰队率先退出战斗C[由材料“关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击,并指挥各船协力进攻,多次击中窝拉疑号”“中国人以他们的固有精神回击”可知中英双方在描述中都提到清军的英勇抵抗,故C项正确。]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5-C.地方自主性增强D.满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D[根据材料“广州城陷后……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理念,故D项正确。]3.(2018·南宁毕业班检测)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治外法权”政策B[根据材料“一国所得……使之协以谋我”描述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在贸易、关税、航运、公民法律地位等优惠和豁免,也都给予缔约国对方国家”,而清政府与列强所达成的协议中,往往只是清政府给予列强最惠国待遇,而并不能享受最惠国待遇,这被称作“片面最惠国待遇”,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4.(2019·昆明调研)1864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经清政府的努力,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入了该条约。这反映了清政府()A.积极利用条约维护自身利益B.对“天朝上国”地位的维护C.未能真正认识条约的危害性D.试图将内政与外交融为一体A[材料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是保护国民权益的规定,将此条文写入《和好贸易条约》体现了清政府积极利用条约维护其自身的利益,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维护“天朝上国”的地位,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考点2|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场噩梦——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封建统治腐朽,没有认真进行战争准备。(3)西方: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时期,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愿望强烈,普遍支持或默许日本的侵略行为。(4)朝鲜: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2.进程(1)丰岛海战: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不宣而战。(2)平壤战役:1894年9月,清军失利,退回国内。-6-(3)黄海战役:1894年9月,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保船避战,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4)辽东战役:1894年10月,日本占领大连、旅顺等地。(5)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1)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2)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编练新军。(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运动(1)背景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②直接原因:山东外国教会洋教势力的猖狂。(2)旗号:“扶清灭洋”。它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丧失了对清王朝的警惕。(3)败因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的强大与共同镇压。(4)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②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7-(2)过程: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攻陷北京。(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危害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1)(2)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甲午中日战争的转折点含义及中国战败的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8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