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九月联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范围:必修1(一至六单元)。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性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各、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A.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B.进一步强化了伦理道德秩序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9.下图是两幅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结构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A.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优越性B.先秦已建立中央集权C.宗亲关系是官僚政治的基础D.森严的等级制度凸显3.唐太宗要求乡贡要经过州县官和当地尊长,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2-三姓的人,难得参加乡贡,更难得被录取及第。据此,唐太宗此举A.依据门第的高低来选拔人才B.有利于扩大唐朝的统治基础C.重视门第在科举取士的作用D.严格把控科举制的录取比例4.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古代宰相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在达到一定完善高度后,被一种新的制度或机构进行稀释。下列哪项属于宰相制度这种发展特点的具体体现A.秦始皇创立宰相制度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北宋建立二府三司制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5.壬申,李文忠捷奏至,(朱元璋)命仕元者勿贺。谥元主曰顺帝。癸酉。买的里八刺至京师,群臣请献俘。帝曰:“武王伐殷用之乎?”省臣以唐太宗尝行之对。帝曰:“太宗是待王世充耳。若遇隋之子孙,恐不尔也。”乙亥,封买的里八刺为崇礼侯。朱元璋此举的深远意义在于A.有利为自己树立圣明君主形象B.有利于臣民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C.承认了元朝的正统性与合法性D.有利于招抚元残余势力完成国家统一6.民国北洋政府官修《清史稿》称:“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该材料主要强调A.军机处享有最高的军政大权B.清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以强化C.清初内阁与军机处相互制衡D.军机处日渐成为清廷的中枢机构7.小川又次于1887年2月完成的《征讨清国策案》中指出:“夫,支那(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自古以来,朝廷屡屡兴亡变迁。其为国君之人,或起于民间,或来自塞外,以一时之威力而统驭人民。故而,人民于奉戴国君上,缺乏忠君之精神,因威力之张弛而乱党起伏。”这充分表明A.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B.甲午战争日本进行了精密策划C.忠君意识可凝聚人心D.中国局势给日本造成可乘之机8.据史载,中国的现代调整问题是一个占优势的成年文明突然发现自己在世界上处于未成年地位的问题。由于群众坚持根深蒂固的中国方式,接受外界的“现代”方式就更加困难了。以下历史事件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9.“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C.建立了平等的社会制度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10.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党目前总的政治路线是“变军阀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战争,以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心策略是“集中力量积极进攻,确定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暴动,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由此可见,本通告提出的路线和策略A.预示着当时国内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B.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直接反映C.说明中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估计偏离实际11.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用于研讨游击战,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该材料说明A.国民党政府放弃了正面杭战B.相持阶段国共两党加强军事合作C.国民政府重视游击战的作用D.国民党敌后抗战取得了重大战果12.下图是1959~2008年西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总产量的变化示意图。从政治角度看,图中第一个转折点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制度在西藏的确立C.西藏人民民主权利的扩大D.西藏自治区农业科技的发展13.1986年全国人大修改《选举法》,限制代表人数不得超过3000人,代表的构成与外国议会的议员有所不同,所有代表均来自社会各界,为社会各界中优秀且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党政领导人、杰出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教师、工人、农民等。这说明中国修改《选举法》后A.人大代表制是典型的精英政治B.全国人大的代表来源更为广泛C.人大代表构成呈现结构性失衡D.全国人大推行代表资格审查制-4-14.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A.丰富“一国两制”内涵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C.肯定“港人治港”方针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15.古代雅典官员实行短任期制,官员一般任期为一年(五百人会议主席团主席任职仅一昼夜),除了交接工作的时间外,实际工作时间很短。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已经非常完善B.缺少最高的权力机构C.官员内部矛盾冲突频繁D.官员工作缺乏连续性16.德摩斯梯尼指出,雅典五百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成员的表现:他们“闭着嘴、不提建议并且他们不惯于进入举行会议的房间”。材料反映了古代雅典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B.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C.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有所减弱D.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17.在两次提议被元老院贵族反对之后,公元前464年护民官提出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立法委员会来制定有益于双方且能捍卫自由平等的法律。元老院最后同意成立一个纯贵族立法委员会,制定了一部双方共同接受的《十二铜表法》。上述现象侧重于反映A.罗马法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斗争和妥协的过程B.《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特权并维护了平民利益C.贵族因不能任意解释法律而反对罗马新法律的出台D.《十二铜表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起到主要作用18.罗马法中规定:房屋有倾倒可能的,邻居得申请法律救济,以预防不测的损害,建造或拆毁房屋,若邻居认为有损其利益的,得暂时阻止其建筑或拆毁,至双方明确其权益时为止。这反映在古代罗马A.明确了依法治国原则B.私人权益得到了保障C.民主行政具有透明度D.注重调和邻里间关系19.右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铜版画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英国是“和平的祝福”,法国是“战争的诅咒”)。该漫画的主旨是-5-A.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B.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0.美国1787年宪法曾规定,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统。但其结果可能造成来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于是1804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由此可见,这一改革A.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B.践行了人民主权思想C.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D.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21.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指出:当巴黎的最高法院驳回政府的法案或拒绝为政府的法令备案时,或当它本身传讯一个被控渎职的官员时,人们可以认为这是司法权在发生政治作用。以此来理解近代法国的代议制,观点正确的是A.最高法院有权监督和制约政府B.总统应对最高法院和议会负贵C.近代法国责任内阁制流于形式D.分权原则在近代法国很难体现2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须经国王和两院同意。”“国王和两院一样有提出法律的权力。凡经任何一院或国王否决的法律草案,不能在同样会议上重新提出。”该规定反映出A.国王不能否决议会的立法权B.国王在立法方面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C.德意志内阁大臣向议会负责D.法案的提出与通过是德国国王的特权23.“很长时间里,在世界广为人知的巴黎公社纪念碑,不是那座烈士鲜血染红的真正的‘公社墙’,而是另一座由雕塑家莫罗·沃蒂耶创作的名为《献给历次革命受害者》(右图)的浮雕墙。……浮雕墙上有悲痛的女神张开温柔的双臂,神态动人;加上引用雨果的文辞‘我们所企求,所希冀于未来的是公正,而非复仇’,给人类造成强烈的人道主义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6-A.暴力与鲜血容易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倾向B.巴黎公社的英勇斗争精神违背历史潮流C.政府出于协调矛盾维持社会隐定的需要D.公正的人道主义思想更容易被人们接受2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这说明列宁A.反对社会主义革命B.主张实行暴力革命C.要求工人监督政府D.主张无产阶级专政25.1917年11月12~15日,俄国制宪议会选举结果为:在总共707个席位中,布尔什维克得到175席,占24.7%,只略高于最初结果。而社会革命党仍到410席(其中左派社会革命党占40席),达到了60%。孟什维克16席,制宪民主党17席,各民族政党86席,其余几个席位属于几个小组织。这说明当时的俄国A.布尔什维克党还没有掌握政权B.社会革命党因席位多成为执政党C.党派林立使革命形势仍不明朗D.革命阵营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第Ⅱ卷注意事项: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改唐代谏官无举劾权的旧制,使台谏对上至宰执大臣下至一般臣僚都拥有弹劾纠察的特权,大大提高了台谏官僚圈的实力与声望。但宋代台谏最重要的制衡对象显然是宰执,所谓“宰相之尊反隶于台谏举劾之内”。其目的无非通过台谏监察权对宰执行政权的制约,起到“失在庙堂,救在台谏”的作用,因而“委事执政而台谏实参论议”,便成为世代相承的宋代家法。——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材料二有一些国家把权力分开,有时让权力属于社会,有时不让它属于社会。美国决没有这种情形,在那里,社会走由自己管理,并为自己而管理。所有的权力都归社会所有,-7-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产生到处去寻找权力的想法,更不用说敢于提出这种想法了。人民以推选立法人员的办法参与立法工作。以挑选行政人员的办法参与执法工作。可以说是人民自己治理自己,而留给政府的那部分权力也微乎其微,并且薄弱得很,何况政府还要受人民的监督,服从建立政府的人民的权成。——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监察制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监察制与宋代监察制的相同点,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成因。(13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作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政党,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以及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大问题。两党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