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就在基层群众中解决办法在基层。本文简要介绍:办法就在基层群众中“坐在办公室都是难题,走到基层去都是办法”,这是省委李强书记在今年第四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所强调的。作为江苏欠发达县份的县委书记,感受尤为真切、深刻。“十二五”末,灌云的各项主要指标在全省县(市)的排名基本上都是垫底,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排全省倒数第一与第二。怎样才能让父老乡亲的“办法就在基层群众中本文内容:办法就在基层群众中“坐在办公室都是难题,走到基层去都是办法”,这是省委李强书记在今年第四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所强调的。作为江苏欠发达县份的县委书记,感受尤为真切、深刻。“十二五”末,灌云的各项主要指标在全省县(市)的排名基本上都是垫底,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排全省倒数第一与第二。怎样才能让父老乡亲的“口袋”尽快鼓起来,是我到灌云工作一年多来始终焦虑、苦苦思索和用心实践的重大课题。“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南岗乡岗北村是我今春大走访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这个村,是因为岗北既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又是组织部门排出的软弱基层党组织之一,是“双料”后进。前年底任职灌云下村调研的第一个点也去了岗北,当时给我的震撼很大,全村60%的农户年收入还不到全县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困户有62户,集体收入基本没有;“两委”班子不齐,支书长期空缺,而且是“七个党员八颗牙”。那次走访贫困户朱继才,75岁的老人守着3亩薄田度日,老伴72岁长期有病,唯一儿子40多岁还是光棍,一家人住在2间小房子里。那是我见过最差的房子,家徒四壁,都不敢相信还有这种房子。记得当时抓住老人干枯的手,看着他佝偻的身板,五味杂陈,尽管把牙咬得紧紧的,但还是没能控制住噙在眼中的泪……去年9月村级换届前,我又去了趟岗北,感觉有了些起色。一晃大半年又过去了,现在的岗北情况怎么样?朱继才老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扶贫开发进展得怎么样?这些问号都提醒我,一定要再去岗北看看。到岗北只有半个多钟头的路程。再次来到朱继才家,房子还是那房子,但整洁了许多,老人脸上的愁容也不见了,乐呵呵地对我说,县里、镇里和村里都把他家当重点来扶贫,村里潘书记还拉他家进家庭农场,为儿子介绍了份工作,收入4万多元,准备积蓄一两年盖新房,讨个儿媳妇。听了老人的话,很欣慰,似乎看到了岗北脱贫的一丝曙光。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该村新任书记潘家凤说:上任后铺了路、修了渠,办了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花木苗圃,准备再发展千把亩大棚,建光伏顶棚电站。但自己年近六旬,岁数大了,精力、思想跟不上,希望培养个年轻有为的尽快接班。1958年入党的老党员王明高也动情地说,潘书记这么大,能干几年?岗北脱贫,给钱、给东西,还不如建个好支部……可能是县、乡、村三位书记在场,老王的话不是很难听,但我还是听出了话中的无奈,稍许兴奋的心情刹时既沉重又隐隐的刺痛。想想这几年我们在扶贫上用的心思够多的,投入的资金项目也不少,为什么有些村一年两年还是老样子,群众的收入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多少?个中症结,恐怕就在村支部这个战斗堡垒不够坚固。“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就看领头羊”,这在岗北得到了充分验证。灌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任务确实很重,重就重在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薄弱上。村支书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文化层次较低、发展能力不强,灌云富民的文章难做。所以,富民关键要把村级组织建强,这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只有产业兴,才有百姓家业旺”东王集镇盐东村是紧挨县城的城郊村,听说这两年盐东和附近几个村用O2C模式培育情趣内衣特色产业,而且发展得不错,早就想去看看。“三八节”下午,我和办公室的同志没打招呼到了盐东。走进村里,感觉明显不同于其他村,拉货的、送布料的三轮车、小皮卡进进出出,“咔嚓、咔嚓”的缝纫机声听起来也是那么的悦耳,好多帅哥靓女忙里忙外,好不热闹,不像有些村农户不是关门上锁就是老人、孩子,冷冷清清。步入一家两层小楼的院子,主人姓李,听说是县委书记来很激动,邻居们也都热情地围过来。老李是个中年汉子,家里有6口人,早年在广州打工,前年回来办情趣内衣加工,网上销售。去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和媳妇也回来了。现在有10台缝纫机,雇了8个工人,年收入40多万元,工人每月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老李领着我们又走访了几家,户户忙得热火朝天。闻讯赶来的村支书郭加连介绍说,全村580户中80%都在做情趣内衣,而且带动了附近几个镇村都在搞,从业人员2万多。有一定规模的“工厂+电商”有500多家,年销售额10多亿元,其中规模千万元以上的有200多家,最大的近1亿元。电商市场份额占全国的65%以上,产品还卖到了欧美和中东。他信心满满地说,只要产业兴起来,就不愁家业不旺,下一步准备建时尚风情小镇,争创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产业村。细细品味村支书的话,“只有产业兴,才有百姓家业旺”,真是有道理!扶贫开发也好,结对帮扶也好,建设小康也好,只有抓住产业、抓住创业,才是真正抓住了牛鼻子。如果全县的村都像盐东一样,如果能让全县近30万在外打工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何愁灌云不崛起。百姓哪个想背井离乡去谋生?我们应该把聚焦富民的焦点放在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和必要的基础条件,放在培育特色产业、引导和鼓励全民创业,把“孔雀东南飞”变成“凤还巢”。“干部不辛苦受累,群众必定吃苦遭罪”尽管灌云总体发展滞后,但也有特色亮点,特别是去年以来不少薄弱村初步实现由“弱”变“强”,在富民、产业和美丽乡村等走在了前面。我想,大走访既要始终突出访贫问苦,也要访“好”问“强”,目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寻找可以复制推广的富民强村良策,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龙苴镇石门村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历史上还发生过轰动全市的县委书记被村民围堵的所谓“石门事件”。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全村3000多亩地80%都是设施高效大棚,田头市场、科技超市红红火火,600来户农民60%都住进统一规划的别墅式康居示范区,新建了小学、幼儿园、农民文化广场,美丽乡村已有现实模样。我来到石门村,没有像去其他村那样到农户家看、问、聊,而是召开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会,问计问策于民。村支书王必进,不到40岁,满脸黝黑,一照面就知是朴实的庄稼人。党员、群众对他评价是:不会说,但会想,脑子活;文化不高,但死干,能吃苦,腿更勤,哪家有大事难事都能看见他身影。这位看似木讷的村书记说出的话却让我刮目相看:在村里当干部都是亲戚家里的,其实就是为家里人做事,把村里的事、邻里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没有做不好的,我们村干部不苦点累点,群众必定要吃苦遭罪……“干部不辛苦受累,群众必定吃苦遭罪”,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这恐怕就是石门村巨变的根本原因。像山西、川星、七里松、小刘圩等比较好的村,哪个村干部不是干得像个“泥猴子”?现在,政策环境这么好,我们的资源禀赋又这么足,发展上不去、群众富不起来,这个板子着实应该打在我们干部自己身上。我想,灌云富民和振兴恐怕最需要的就是干部这种“苦干不苦熬,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家事”的作风和精气神。想想有些干部虽然来自农村但并不真正了解农村,虽然出身农民但并不真正知道农民,这种“浮懒虚庸”的状态必须尽快彻底转变,从自己做起,做“狗不咬”“泥猴子”“脸黑式”的干部。盘点大走访之行,听到了平时难得听到的真话、实话和直话,感受到了群众热切过上好日子的期盼,更收获了基层干部和群众创新创业的感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我们是否真正了解群众所想?我们做的是否真是群众所盼?当我们听到了、看到了、了解了,又该做些什么?本文档由论文格式()用户上传办法就在基层群众中本文关键词:就在,基层,群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