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业达标]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B项正确。2.《马关条约》签订后,英国《泰晤士报》认为:辽东半岛的割让无损于英国的利益,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进。以下“协议”可以被英国援引以“增进利益”的有()①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②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③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进”是指英国以利益均沾原则为借口,分享《马关条约》中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项。3.19世纪末,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满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需要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答案B解析19世纪末,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此时正值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他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了在华开设工厂的特权,正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故选B项。A项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C项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D项与材料-2-所述要求无关,均排除。4.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A.遭到了列强的镇压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产物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爆发,故D项正确。5.英人普特南·威尔曾亲身经历了中国近代某民间运动,并著有《庚子使馆被围记》,其中写道:他看到该运动旗帜上书“‘扶清灭洋’四字,仿佛吾欧人之血所染也”。这一民间运动()A.是中国人民开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B.始终遭到清朝封建统治者的镇压C.1900年春夏在山东地区形成高潮D.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民间运动是义和团运动,其反帝而未反封建,故A项错误;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初期得到清政府的默许和支持,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于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故C项错误;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故D项正确。6.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A.群众基础B.救国主张C.革命矛头D.革命方式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矛头指向清政府;而义和团运动时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是矛头所向,故选C项。群众基础都是农民或以农民为主,排除A项;太平天国主张建立“地上天国”,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虽然两者不同,但不是时代的突出特点,B项错误;革命方式都是暴力革命,排除D项。7.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3-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答案C解析“庚子闹‘拳’”指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故题干中的“鬼子”指的是八国联军。故选C项。8.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答案D解析A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C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项是《辛丑条约》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项。9.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C.都有巨额赔款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答案B解析《辛丑条约》没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故选B项。[等级提升]10.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对于同一事件丰岛海战,参与者双方事后的记载却明显不同。由此可以看出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故A项正确。有些历史事件的真相会通过客观原始的史料公诸于世,材料并没有说该事件年代久远真相模糊,故B项错误;文献-4-记录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和立场,并不能忠实地再现历史事件,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原始记录,故D项错误。11.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引文意思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没有动员全国力量与日本作战,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某一个人身上,体现了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故选B项。12.1895年,台湾巡抚唐景崧知道依靠清政府与日本交涉保台无望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等设想,并直接与法国、德国方面进行磋商。这反映出唐景崧()A.主张在台湾实行国际共管B.希望借助外力来保卫台湾C.准备武装反抗日本的占领D.企图脱离清政府实现独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可知不是倡导世界各主要国家共同管理,而是把台湾租借、抵押给一些西方强国,阻止台湾变为日本殖民地,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唐景崧希望引入西方强国制衡日本使其放弃割占台湾,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武装反抗,故C项错误;唐景崧引入其他列强,就是希望列强争斗,使台湾不致被日本割占,尽力使清政府的领土完整,故D项错误。13.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义和团心思是很好的,却有几件大大的不好处,不操切实本领,靠着那邪术。……所以撞着洋人,白白的送了性命。……说到那围攻公使馆,烧毁天主堂,尤为无识”。以下对这段言论理解错误的是()A.肯定义和团的爱国精神B.反对义和团的盲目排外C.批判义和团的愚昧落后D.义和团助长了列强侵略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陈天华肯定义和团的爱国精神,但反对义和团的盲目排外,批判义和团的愚昧落后。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义和团助长了列强侵略,故选D项。14.下面是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上的一幅漫画。图中人物暗指清政府,它有两副-5-面孔,对内怒容,对外微笑。以下对漫画解析正确的是()A.灵活多变B.洋人的走狗C.无奈的选择D.垂垂老矣答案B解析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对外微笑即妥协,对内怒容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彻底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B项。15.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答案D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汇流,集中指向了清朝统治,①④正确。《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鸦片战争后中国没有出现过被一国独霸的局面,②③错误。故选D项。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6-材料一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认为,义和团“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1)环渤海地区见证过中国近代前期哪些侵略战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2)根据材料二分析,义和团运动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的意义。答案(1)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变化趋势: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由经济侵略到政治军事控制。(2)意义: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带有明显的反帝爱国性质,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和团以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也激励着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地反抗外来侵略。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到过天津地区,目的是开放通商口岸以倾销商品;第二次鸦片战争,从天津到北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权益;甲午中日战争围绕渤海地区,目的是割占中国领土,开设工厂,掠夺财富;八国联军侵华也是从天津到北京,名义是镇压义和团,实质是企图瓜分中国。从图中《辛丑条约》的部分内容,可以看出对中国的军事控制。第(2)问,注意回答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时,要从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整个过程回答,一是爱国性,二是大无畏精神。-7-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