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脊柱影像学与中医治未病(亚健康)之临床应用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放射科赖斌梁云(541002)【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影像学在中医治未病、亚健康中的价值、作用及前景展望。方法:根据脊柱生物力学、脊柱病因学理论及脊柱影像学表现用中医诊断学及脊柱矫正学方法对亚健康人群进行综合调理。结论:影像学与中医治未病预防观有机结合防患于未然,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调整阴阳、三因制宜,将可为中医学在预防保健服务方面、节省医疗资源方面,创新服务模式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脊柱影像中医学治未病亚健康引言中医治未病思想来源于疾病的预防观。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归根到底就是医学的重心将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脊柱影像学顺应中医学发展潮流,把握准中医治未病思想脉搏,极早发现脊柱曲度异常、失稳、位移、旋转改变与各相关学科、系统病变影像信息;极早进行预防调理治疗,积极改善和消除亚健康状态,起到未病先知或先见之明的重要作用,对中医学现代化建设、拓展中医治未病空间意义重大。一、从颈椎失稳亚健康影像学表现与中医未病联系所谓“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表现为活动力降低,功能和适应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有疾病分类中的疾病诊断标准。“亚健康”是“未病”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及工作节律加快,电脑、网络普及应用,夜生活丰富,私家车增多,休息和体育运动减少,导致了脊柱病患病率增多,年龄界限下移,亚健康人群比例增高。亚健康状态以主观感觉不舒畅、情绪低落或者易烦躁、紧张、失眠、体力下降、头颅、肩部不适、而健康体检却无异常阳性发现。从笔者影像临床所知,每月脊柱检查人群中又半数以上青、中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种亚健康状态就相当于疾病的“潜伏期”。若不积极对脊柱进行调理治疗,必将导致多系统脏器功能紊乱、阴阳平衡失调,出现某种或多种疾病症状。结合中医理论,脊柱相当于人体督脉,属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与任脉(阴脉之海)相表里,通过脊柱相邻是太阳膀胱经与每个脏腑经脉气血通连,当脊柱失衡,势必导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或脊柱失衡与脏腑、气血失调互为因果,形成亚健康状态。颈椎亚健康表现颈椎可能症状影像学表现舌质、舌苔第1、2颈椎头痛、头晕、失眠、眼胀、视力减退、疲倦乏力、耳鸣、鼻炎、血压异常(偏高)、心动过速、咳嗽、记忆力减退、心算力减退、睡眠时间减短、易醒、出汗异常、注意力不集中齿状突偏歪、寰枕关节失稳、寰枢关节失稳、上段颈椎曲度异常、成角舌质:红、降、淡舌苔:黄、薄白第3颈椎枕痛、咽痛、鼻炎、气喘、胸闷、牙痛椎旋转、侧移位前滑脱失稳、成角舌质:偏红、淡舌苔:薄白第4颈椎咽痛、梅核气、呕吐、胃痛胀、胁痛、颈肩痛、嗳气、情绪易激动、烦躁、易怒后关节紊乱、旋转移位、侧移位、曲度异常、失稳舌质:红舌苔:黄、厚、滑第5颈椎肩臂痛、乳痛、胀、恶心、呕吐、痛经、月经不调、眩晕、腰背酸胀不适、腰痛横突孔变小、钩突增生、椎体关节移位、项韧带钙化舌质:偏红、瘀点舌苔:薄黄、淡白第6颈椎低血压、心动过缓、胸闷胀、背痛、腰痛、腹泻、臂痛、麻横突孔变小、钩突增生、椎体关节移位、项韧带钙化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滑腻第7颈椎腰腿痛、肩背痛、臂痛麻、胁痛、腹痛颈肋、椎小关节紊乱、椎失稳舌质:偏红、淡舌苔:淡薄二、影像学在中医治未病中的价值和作用21世纪医学进入影像时代,应对无器质性病变人群西医学有效检查手段不多,中医学却独领风骚、丰富多彩。但脊柱影像学在亚健康诊疗方面独树一帜,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目前研究发现与脊柱相关的疾病有近百种,而发现脊柱病最客观的方法为影像学检查,可准确清晰地发现无症状脊椎形态、结构改变。影像学是中医学望诊的延伸与升华,能使“望而知之谓之神”由宏观向微观深化。换言之即通过已知椎骨关节形态改变,推测功能改变。脊柱亚健康主要形态、功能改变表现:(1)脊柱曲度异常、侧弯、变质、反张、成角;(2)后关节紊乱(微小解剖位移);(3)血管、神经受刺激、压迫(痉挛、变窄、神经传导功能减退);(4)脏器缺血、缺氧、功能减退;(5)肌张力失衡;(6)气血不畅、气滞血瘀、筋硬、筋歪、筋缓及酸胀痛麻。骨盆异常或某段脊柱曲度、骨关节位置异常时可提示预告亚健康状态者注意可能会发生哪些方面或系统问题,即时采取相应防范治疗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止疾病的发生。比方,发现颈椎中段椎体位置和曲度异常,上段胸椎异常时,可向受检人预示:调节情绪、注意休息,防止肝气郁结情志病,胃脘病、女性者可能出现乳腺增生等。若寰枢关节间隙不等宽、寰枕关节不稳,C2椎侧移、棘突偏歪者,提示可能出现眩晕、头痛、疲倦、高血压、心动过速、胸痹等现象。上述疾病改变属未来疾病预警,形态改变、功能改变不久发生,提示早诊断、早治疗。根据“骨不正则病”理论,治疗脊柱异常多采用正骨手法为主,审因论治,治病求本,结合分理筋软组织手法,恢复脊柱内外平衡,疏通经络、气血,调和脏腑功能,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充分发挥影像学优势,防病于未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健康团检,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改变以往只关注“病”的观念,聚精会神地重视“亚健康”工作,开设脊柱亚健康影像读片门诊,在作影像诊断的同时,结合辨体质、观舌像、切背腧穴等一站式服务,并向健康团检人群作脊柱健康保健咨询,介绍脊柱练功保健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方法,还可结合脊柱影像异常进行针对性的手法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和中医药治疗。这样比单纯发一份诊断报告更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三、前景与展望影像学与中医治未病预防观有机结合具有中国特色是新颖的中西结合模式,防患于未然,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调和阴阳、三因制宜,将可为中医学在预防保健服务方面、保健队伍建设方面,节省医疗资源方面,创新服务模式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黄帝内经》最早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唐代孙思邈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清代叶天士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观点,强调防变于先。中医先人如此智慧、远见卓识,给中华民族留下丰厚知识财富。可以自豪地说影像学,包括超声、心电等是中医学治未病战略和疾病预防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中医治未病诊断标准化,客观化,科学合理地应用好这个手段,为推动中医学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使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世界医学上大放光彩,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