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五柳先生传》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档,供参考1/17课文《五柳先生传》教案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课文《五柳先生传》教案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五柳先生传》教案【第一篇】一、导入1,导语: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初读重点拼音:辄(zhé)吝情(lìn)短褐(hè)箪(dān)瓢好文档,供参考2/17屡(lǚ)空晏(yàn)黔(qián)汲汲(jí)俦(chóu)衔觞(shāng)欤(yú)多音字:传(zhuàn)好(hào)2、注意节奏。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三、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第一段: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地方。亦:也。详:形容词作动词,知道。姓字:姓名。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外改的别名叫“字”。因:因此好文档,供参考3/17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以:把。为:作为。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焉:语气词助,无义。好:喜欢,喜好。不求甚解(成语):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会:领会,体会。欣然:高兴的样子。性:人的本性。嗜:喜爱,爱好。旧:指老朋友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或:有时。(如:或王命急宣,代词,如或以钱币乞之)置酒:准备酒。置:置备,准备。而招之:而表顺承。招之:招待他。造:往,到。辄:就,如浅尝辄止。尽:指喝完。期:期望,希望。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吝:舍不得。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去留,偏意复词,强调,去,指离开。曾不吝情去留:一点儿也不会舍不得离开。(就是说吃了别人的酒说走就走。)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瓢:好文档,供参考4/17舀水的葫芦。箪瓢屡空: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平乐道。颜回(前523~前490年)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子渊,一作颜渊,孔子的得意门人,以德行坚称。亦称颜渊后世也称作“颜叔”,“颜生”。他贫而好学,笃于存亡,虽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年三十二死,后人称为“复圣”。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柳先生传优秀教案【第二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语文教学以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标为依据指导。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2)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3)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二、内容与学情分析:《五柳先生传》是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中的1篇短小精美的文言作品。作者陶渊明运用记传体,假好文档,供参考5/17托五柳先生之名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世俗苟同的内心情怀,通过对自己的志趣、爱好体现出一名高洁的隐士不凡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教学本课,重在指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手法,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以点拨为主,多练习朗读。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从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通过讨论,感悟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教学本课,我确定了两方面的学习重点:一是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文言常识等双基知识进行落实;另一重点为通过对传记文章的写法的解读,即把握文中从传记任务的籍贯、性格、志趣、爱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形,来感悟到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的高远。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让语文课有着朴素的。语文味。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课前我让学生做了朗读、解决字词工作的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眼前的学生在学习中犯有不深入文本、学习应付被动的劣性,况且一贯对文言文学习有畏难心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预习、习题巩固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可以说学习经常是临时好文档,供参考6/17突击,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的认知及感悟能力是有限的。三、三维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的文言词语的含义。2、了解古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特点。3、学习运用朴素洗练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志趣。4、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理解陶渊明的精神风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4教学难点:教学目标4及对陶渊明读书方式“不求甚解”的领会。教学方法:讨论、朗读四、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预习)(一)导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中,东晋时期的历史上,只涉及到两个人物,一个是书法家王羲之,另一个人物是诗人陶渊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有这样一句话;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1篇而已。由此可见陶渊明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来学习《归去来辞》的姊妹篇《五柳先生传》。(二)学生熟读课文,初悟文章。好文档,供参考7/171、学生出声反复读文章,三遍以上。2、教师范读,正音,规范朗读停顿节奏。学生齐读,看诵读情况。3、学生有感情再读,教师了解学生领会情况。(三)解决字词问题,进一步领会内容。1、把握实词的音形义。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重点以及记忆方法。3、翻译全文。(四)结合文体知识、作者介绍加深对文本的感悟。1、介绍文体知识:本文是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之名为自己写的1篇自传。(大屏幕)传记文,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它的内容是真实的。之后教师举例介绍传记文章的特点。2、学生了解陶渊明的常识知识以及东晋时代的社会情况:学生先交流对作者的了解。之后教师提炼要点:资源:(大屏幕)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东晋末年,社会的黑暗,好文档,供参考8/17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五)布置思考题:阅读本传记后,思考: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六)作业:1、翻译全文并练习背诵课文。2、整理本文字词及文学常识。教学目标【第三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⑴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⑵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⑶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好文档,供参考9/17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⑵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⑶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柳先生传优秀教案【第四篇】(一)温故知新,析前热身。(大屏幕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嗜辄吝褐箪汲俦觞瓢屡娄欤2、解释下列词语会意:辄:萧然:晏如:造戚戚:汲汲:俦:觞:3、文学常识填空陶渊明,著名诗人。一名,字,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好文档,供参考10/17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等。(二)整体把握,品言知人。师问:根据传记文章体例,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请根据文中相关语句来回答。生明确:籍贯: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请同学们背诵相关的语句。师问:本文在行文中除了对陶渊明做了一般性的介绍外,还有赞文,那么。,何为“赞”?赞语中的话和“传”中的语句有什么关系?明确:(读书下注释)历史传记中常用"赞"来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评论,本文是仿照史传体写的,“赞曰”是作者叙述完了五柳先生的生平事迹后对他的评论。赞是在传文后对五柳先生的评论。明确:照应关系。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好文档,供参考11/17贵。”照应“不慕荣利”“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照应“不戚戚于贫贱”。“赞”中的语言对陶渊明的人格与品质进行了高度概括。(三)深入研析,体悟人物。师问:请大家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来分析陶渊明的形象。明确:1、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中看出他生活贫穷。从“晏如也。”可见他安于贫穷,不以穷为耻。2、从“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中可见他的饮酒方式与目的的确与众不同,他饮酒不随礼俗,表现率真、真诚。3、写文章的目的是“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不是为了做官。可见淡泊名利。4、他的性格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师问:陶渊明辞官不做、退隐山林,足可见他淡泊名利,那么“闲静少言”怎样理解呢?好文档,供参考12/17明确:他与身边的农民是不同的,他少有精神上的知音,所以他的理想与爱好不被别人认同,所以他与别人没有太多共同语言,也就无话可说。(四)探讨交流,挖掘本质。1、问题:陶渊明读书的特点是不求甚解。今天我们也常用“不求甚解”,常含贬义。怎样理解陶渊明的读书呢?学生讨论。明确:陶渊明读书不在字句上多下功夫,而在乎领会文章的旨意。他读书意在与作者的思乡情怀相交融。真正把书读透,不只悟到人物的特征,更高境界是发现作者的神韵。师小结:读书有三种境界:浅者读书,读其字;中者读书,读其人;高者读书,读其魂。陶渊明属于高者的境界。也只有这种境界才会让人废寝忘食。古代很多人读书多为敲开功名的大门,陶渊明的读书目的是“娱情”。他的另一爱好“写文章”,从作者陶渊明的爱好中可见,他淡泊名利的人格。他的所做不违背自己的心灵。读书也好,写诗也好,都是满足心灵和精神的需要,不为功名。好文档,供参考13/172、问题:在一般的传记文章中,都要交代人物的籍贯、姓氏等,而陶渊明在自传中不写清姓名,却假托“五柳先生”的名来作传,为什么?生讨论交流观点。明确:陶渊明是一个率真之人,做人做事喜欢不违背“真意”,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故意隐去不写。作为隐士而言,他的这一心理便容易理解了。“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见他很随便给自己起名号,可见“不慕荣利”的性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