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自Doyle1932年在印度首次报道了“猪的一种立克次氏体病或类微粒孢子虫病”以来,世界各地,特别是近几年,从仔猪至怀孕母猪均有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生的大量报道。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黄疸性贫血病、红皮病等。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家畜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以贫血、黄疸、高热为特征。多呈隐性,并且常与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该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大小为0.8微米~2.5微米,呈多形性,多数为环形、球形或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或杆状。附红体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呈链状或鳞片状,也有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姬姆萨染色的血液涂片上,病原体呈淡红或淡紫红色。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但对低温的抵抗力强,一般的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如病原体在0.5%的石炭酸溶液中37℃3小时即可被杀灭,5℃可保存15天,冰冻的血液中可存活31天。一、病原实验病例的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有大量的附红细胞体二、流行特点各种阶段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生长育肥猪死亡率高,有些猪场初生仔猪的发病率可达80%;20日龄~60日龄的猪发病率可达50%~60%。但一个猪场总的发病率在15%~20%,病死率达70%。潜伏期约为7天。本病多发生于夏季雨后湿度大时,猪虱、蚤等吸血节肢动物可以起到传播作用,此外,污染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我国猪群中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广泛存在。猪只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或喝被血污染的尿而感染。用被污染了注射器、用来断尾、打记号、阉割的外科手术器械,虱子、蚊虫、厩蝇等节肢动物叮咬均可传播本病。故本病夏季的发生率更高。本病可垂直传播并导致乳猪死亡率升高。在交配时,公猪将经血污染的精液传染给母猪。此外,猪群免疫抑制也可诱发本病。如果猪只免疫功能抑制,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就会发病,出现贫血等症状。在正常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由于宿主和附红细胞体之间能保持平衡,附红细胞体在血液中的数量保持相当低的水平,不会出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三、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生于哺乳猪、怀孕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急性感染时,其临床特征为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仔猪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发抖,聚堆;尿茶色;前期便秘,后期拉稀;呼吸急促甚至腹式呼吸,心跳加快;采食量明显下降;胸、耳后、腹部的皮肤发红,尤其是耳尖部出现紫红色斑块;严重者呼吸困难,咳嗽,步态不稳,大部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大部分患猪于发病后2天~4天死亡,其余耐过的猪只消瘦,饲料报酬降低,生长发育迟缓,可能出现皮肤苍白、黄疸,哺乳猪和保育猪群中僵猪的比例明显升高。育肥猪1、急性型:体温升高,39.5℃~42℃。病初精神委顿,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有的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部分病畜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天~7天,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2、慢性型:体温在39.5℃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母猪母猪的症状通常在进产房后3天~4天,或产后表现出来。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42℃),厌食,妊娠后期容易发生流产或死胎增多,产后母猪容易发生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慢性感染母猪易衰弱、黏膜苍白、黄疸,不发情或延迟发情,屡配不孕等。如发生营养不良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可使症状复杂化,严重时也可以发生死亡。三、剖检病变贫血、黄疸是该病的特征。血液稀薄。皮下脂肪黄疸、黏膜苍白,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心包积液;肝肿大呈土黄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边缘柔软易脆;肾肿大而有积液,膀胱里充满尿液,膀胱壁上有出血点;肠系膜黄疸,肠内有大量凝血块;淋巴结肿大,腹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肺间质水肿、出血肝脏有出血点,有灰白色坏死点肝脏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使肝切面呈斑驳状患病死亡猪的膀胱及棕红色尿液患病死亡猪的腹下出血,指压不褪色患病死亡猪的内脏浆膜黄染上为病猪脾脏,增大1倍猪皮肤苍白黄染,耳皮肤发绀四、诊断根据本病明显的季节性和病猪皮色由红变白、变黄这种规律性变化,再结合其他症状,可以初步怀疑是附红细胞体病。最后通过病理剖检、血液检查作出诊断。附红细胞体感染后的7天~8天,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和溶血性贫血,这时血液内有大量附红细胞体,血液检查很容易查出虫体;而在疾病后期,血液内附红细胞体数量减少,血液检查很难甚至根本查不出附红细胞体。鲜血压片镜检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l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虫体呈球形、逗点形、杆状或颗粒状。由于虫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有张力作用,使红细胞在视野内上下震动或左右运动,游离在血浆中的虫体能前后、左右、上下作伸展、旋转、翻滚等多方向运动。红细胞齿状,血浆内也有虫体寄生血液涂片镜检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杆状紫红色虫体,当调动微螺旋时,虫体折光性较强,中央发亮,形似气泡;红细胞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瑞氏染色镜检,虫体呈紫蓝色。如不能现场检查,则采取抗凝血1ml(加肝素或柠檬酸钠),加10%福尔马林液1ml,混匀,送实验室用丫啶橙染色检查,可见附红细胞体呈浅至深橘黄色。五、预防与治疗预防本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着重灭蚊和驱蚊。另外,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有利于预防附红细胞体病。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可以降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在进行阉割、断尾、剪牙时,注意器械的消毒;在注射时应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因为任何疾病都不能单靠药物预防。土霉素,800克/吨饲料,连用14天,可降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治疗1、胂凡纳明(怀孕母猪禁用)10-15毫克/公斤体重,溶于生理盐水注射液内,立即静脉注射。3天注射一次,一般用1-3次即可见效。2、对氨基苯砷酸180克/吨饲料,对病猪群连用一周,以后改为半量,连用1个月。3、土霉素粉针7-15毫克/公斤体重,加入5%葡萄糖注射内溶解,制成0.5%以下的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5天。也可用注射用盐酸土霉素溶媒制成可用土霉素5%注射液,肌肉注射,达到治疗作用。另外,为了预防作用,可用土霉素600克/吨饲料,连续饲喂。4.血虫净(贝尼尔)粉剂按1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配合长效土霉素(20mg/kg)、血牲素2mg/kg体重,维生素B122mg/kg~5mg/kg体重,疗效更为理想。5.病情严重者,可用5%葡萄糖,0.9%的氯化钠进行补液,安呐咖强心。6.体温过高者,使用清热解毒药,为增强体质,促进康复,改善贫血,要配合使用复合VB,VB12,VC等辅助治疗。7、应用铁制剂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