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Rodrik认为,经济全球化乃是指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消除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限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投资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的均等化。•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趋势,它是不可逆转的。它是指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它被视为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的经济一体化过程,特别是通过商品贸易和资金流动。全球化定义为人类所有重要的活动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宗教的活动在多样化社会中不断一体化。◦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交通成本,也减少生产要素成本,通过通讯技术经济性的利用知识与技术;◦人们从全球化获得收益的强烈愿望,他们利用各种一体化的机会,如通过贸易、投资、移民、获取知识等方式;◦由于各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国际贸易壁垒和资本流动障碍。地区人均GDP(国际美元)人均GDP(国际美元)年平均增长(%)1820年1998年1820-1998西欧1232(1.85)17921(3.14)1.51西欧衍生国1201(1.80)26146(4.58)1.75日本669(1.00)20413(3.58)1.93A组平均1130(1.69)21470(3.76)1.67拉丁美洲665(1.00)5795(1.01)1.22东欧和前苏联667(1.00)4354(0.76)1.06亚洲(不包括日本)575(0.86)2936(0.51)0.92非洲418(60.3)1368(0.24)0.67B组平均573(0.86)3102(0.55)0.95世界平均667(1.00)5709(1.00)1.21◦全面发挥比较优势(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积极创造竞争优势(现在看来我们可以在彩电、冰箱、IT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后发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全球化、尽快实现经济追赶的重要发展路径。◦第一次是从1870年到1914年,形成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和发展中国家无关,即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这次全球化的边缘化者);◦第二次全球化是从1945年到1980年(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被边缘化了,他们不是参与者,更不是分享者与受益者,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参与了这次全球化,从中受益);◦第三次全球化是从1980年到现在(有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最主要的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这些亚洲的人口大国)。•第一阶段:1820-1950年期间,闭关自守,被迫型开放,更为落伍,贸易大国的由盛而衰,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中国在丧权辱国的条件下被迫开放,也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外国资本控制重要经济命脉,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与西方国家趋异;闭关自守是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国力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第二阶段:1950-1978年期间,内源型追赶,封闭型追赶,采取的基本方针就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建立比较完整配套的经济体系,也迟迟不愿打开国门。•第三阶段:1978年以来,外向型追赶,开放型追赶,全面开放,中国主动对西方世界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1820187019131929195019731992中国0.71.41.71.91.12.3日本0.22.43.542.37.912.4美国2.02.53.73.63.05.08.2加拿大12.012.215.813.019.927.2澳大利亚7.412.811.29.111.216.9英国3.112.017.713.311.414.021.4法国1.34.98.28.67.715.422.9西班牙1.13.88.15.01.65.013.4苏联/俄国2.91.61.33.85.1巴西11.89.57.14.02.64.7墨西哥3.710.814.83.52.26.4印度2.54.73.72.62.01.7印尼0.92.23.63.35.07.4泰国2.16.76.67.04.511.4中国台湾省2.55.22.510.234.4世界1.05.08.79.07.011.213.5表各国商品出口依存度(1820-1992年)注: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出口和GDP1820187019131929195019731992中国--0.0250.0180.0190.0180.0060.022英国0.1550.2180.1660.0960.1140.0530.051德国--0.1200.1620.1050.0380.1080.108美国0.0350.0440.0810.0910.1250.0970.119日本--0.0010.0070.0130.0100.0530.079印度--0.0620.0400.0250.0160.0050.005巴西--0.0150.0080.0080.0100.0060.010各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份额(1820-1992年)18201870191319291950197319921998中国0.150.160.180.290.100.200.33英国3.092.572.121.471.771.261.501.62德国0.003.073.042.200.962.132.502.08美国1.930.510.430.400.460.440.600.59日本0.000.040.280.390.350.710.940.89印度0.000.590.660.490.400.170.130.12巴西0.002.361.100.790.620.230.370.32各国贸易潜力指数(1820-1998)(按不变价格计算)•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性的历史潮流。近代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只要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它就要停滞不前,就要落伍于其他先进民族和国家,就要被动挨打;它向世界开放的时间愈晚,它的落后状态就愈明显,它所丧失的发展机会就愈多。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外流逃港”与放宽边境贸易、引资办厂–1961年,“利用香港、建设宝安”,开放小额贸易,“三个五”(每月5次,每次5斤副食或不过5元的商品带入境),向香港出售稻草、河鲜杂鱼,并用外汇购入化肥、农药等(方苞,2004)–1962年4月-7月,广东宝安县150公里与香港的边境上,共十多万从全国12个省、广东62个县来的人试图逃港,甚至武力冲关,逃港人口超过10万,其中6万过境,惊动周恩来,下令抽调万名官兵,把外逃未遂或被港遣返群众送回老家;控制进入宝安的手续;–这是1957年后又一波逃港高峰;•有制度变革含义的权益之计,形势好了又改变–1962年后批走资派,批开放,文革中甚至连租船都成为“卖国”•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机制:非闹到日子过不下去,才比较容易从实际出发;“危机改革”模式;•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为了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不外两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积累资本,同时借助外援,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1953年开始的156个苏联援华项目•1959年为国庆典礼,一汽从德国奔驰购入60台车;后又经东德进口西德的薄钢板,用于制造红旗轿车(陈祖涛回忆录);•1949-1960,我国聘请来华专家2万多人,派遣留学生、实习生1万人,加上欧美学成回国学者专家•两弹一星,钱学森•60年代中苏交恶后,转向西方引进技术、进口化纤、化肥等成套设备43亿美元;•1965年,周恩来请日本大松教练训练中国女排(“魔鬼训练法”)•1870年中国出口占世界总量2.5%,1950年为1.8%,1973年为0.6%;日本则从1870年的0.1%、1950年的1.0%、上升为1973年的5.3%(安格斯.麦迪逊,1997)•1950年中国的GDP等于日本的1.5倍,1960年两国总量相当,到1980年,日本经济总量等于中国的4倍!•“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是什么状况?几亿人搞饭吃,粮食还没有真正过关。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外国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邓小平,1978-3)•“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邓小平,1978-5)•思想开放的元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1978-12-15)•“不唯上、不唯书、唯实”(陈云)•中国的改革开放要“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78-12)•新的政治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的思想禁锢,使为政者对外部世界和底层的变革,作出了新的反应;过去的那些“权益之计”,才有可能成为更普遍、更长久、更完善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底层:老百姓用脚投票–保安再现逃港潮–罗芳村的故事–抓纲不治国•高层:开门才知国力弱–谷牧访欧,1978年7月国务院务虚会–邓小平访日、访新、访美–《访日归来的思索》•特区的由来–“过去陕甘宁边区就叫特区”–袁庚与蛇口•中国人从哪里看世界?–不看世界的“世界观”背景1:邓小平有两句“听不懂的话”978据统计,从1954年至1年,全省共发生偷渡外逃56.5万多人次,逃出14.68万多人。其中严重的群众性的偷渡外逃有两次,一次是1962年,当年全省共发生偷渡11.79多万人,逃出3.97万多人;第二次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1977年11月,邓小平把广东选作他复出后外出的第一站,其意义决非寻常。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与他同行。也就是在这时,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又决非偶然地闯入了这位老人的视野:深圳即使是在当时也很有名气,原因首先是内地与香港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都设在这里。…这里先后发生过多起大规模民众集体越境逃港事件。到1977年,逃港已发展到愈演愈烈的趋势,边防部队防不胜防,当广东省的领导在汇报此事时,邓小平只讲了两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邓小平的这两句话口气十分肯定,坐在一旁的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波听得也非常清晰,他先是惊诧,继而疑惑……之后,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赴深圳进行实地调查,当地群众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农民收入的巨大反差发人深思。深圳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新界也有个罗芳村。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年均收入是13000元。更耐人寻味的是,新界原本并没有一个什么罗芳村,居住在这里的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逃过去的。背景2:袁庚与蛇口工业区1978年10月9日,交通部党组提交“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立足港澳,背靠国内,面向海外,…”1978年10月28日,袁庚受命到招商局工作,提出利用香港自由港条件,在内地办“出口加工基地”构想;1979年1月,李先念把南头半岛几十平方公里批给了他们,可是袁庚当时只敢要2.5平方公里;袁庚分析:香港地价仅次于东京银座,人工费用也高,如果利用毗邻港澳的大陆土地和人力,搞加工出口,香港其他公司无从竞争;谷牧落实,“给特殊政策,不给钱”袁庚要求免税,财政部答应按照香港税制纳税;外贸部商海关给予减免关税;授权招商局在外融资,借了15亿港币建港口和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