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发展工作汇报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3年经济发展工作汇报整理2023年经济发展工作汇报1工业园区,“三类500强”纷至沓来,重大项目落地开工;街头巷尾,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市场主体加速“倍增”……2023年,XX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内外循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扩大有效投资,消费释放暖意,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投资增长有“底气”——“三类500强”接踵而至,湘商踊跃回归赶在春节前,XX又落户一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月中旬,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紫金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计划在岳麓高新区设立新能源新材料研究院。该项目计划首期投资5亿元,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投产5年内预计产生300余项专利,建成3至5个电化学储能、氢能材料研发生产和产品测试的国家级实验室,吸纳国内外高端人才500人,孵化科技项目15个、商业化项目5个。瞄准“三类500强”,锲而不舍抓招商。2023年前11月,XX合同签约141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77个,投资总额亿元。诚邀湘商回归,XX动作频频。启动湘商数据库建设,打造“三库一图”(湘商企业库、项目管理库、机构联络库,全球招商地图)湘商回归资源体系。为湘商回归搭建平台,举办“全球湘商大会”“首届全省旅发大会”“沪洽周”“通航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吸引有湘商背景的投资项目441个,投资额亿元。全省870万名外出人员,成为XX投资较快增长的“底气”。2023年,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增长%,比全部建设项目投资快个百分点。市场重现“烟火气”——促消费花样多,市场主体加速“倍增”“转到地下5层,勉强找到一个停车位。”1月19日晚,长沙市民刘女士来长沙国金中心逛街,她笑着说,长沙这个“网红”城市,春节又火了。人流如织的长沙国金街,在2023年取得辉煌“战绩”,美妆集合店调色师、烘焙品牌好利来、国潮美妆完美日记等品牌,取得全国单店销售业绩第一;根据携程数据显示,兔年春节,长沙登陆全国最热门到达城市前十名。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发挥消费稳增长基础性作用,XX顺应消费数字化、品质化、个性化升级趋势,推出了一系列促消费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激发“小镇青年”的消费活力;开展“乐享消费、湘当韵味”等促消费活动,加快消费市场复苏回暖,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积极培育“夜经济”等新兴消费,发布首个促“夜经济”发展政策……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2023年,XX网上零售额(按卖家分)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占消费比重达到%、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线上收入增长%。消费升级态势好。推动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转型,持续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2023年,XX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倍。XX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稳中有升,生活质量“节节高”。2023年,XX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4083元,比上年增长%,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值也进一步缩小。2023年,XX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速居全国第五位。聚烟火、促消费、增就业,全省市场主体加速“倍增”。2023年12月末,XX实有市场主体635万户、增长%,其中企业万户;全年新增入库“四上”单位7000家左右、增长10%以上,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00家以上。2023年经济发展工作汇报2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区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先进位、勇闯新路,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富美XX、生态湖城”建设迈出新步伐。握紧发展“指挥棒”产业经济捷报频传2023年,我区积极克服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影响,大力开展“惠企帮扶”“政策找企业”等活动,打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开通“书记、区长短信直通车”,组建6支服务队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退缓减免税费亿元,助推经济顶压前行,经济发展绩效专项考核位居全市第3。全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亿元,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左右。打响改革“发令枪”项目建设蹄疾步稳过去的一年,我区深入推进产业强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强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年实现成79个项目落地开工,26个列入省市重点,14个产业项目竣工。“一跑四争”成效明显,全年争取到位上级资金亿元、债券亿元,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实施。与此同时,我区还组建康复辅具科技特派团、复合材料专家智囊团,实施技改项目73个,其中14个列入省重点。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规上企业11家,获批专利459件,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5项,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省第22、全市第2。奏响文明“主旋律”城市品质不断优化2023年,我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城市更新全面提速。改造提升4条主干道路、23条背街小巷,铺设雨污分流管网公里,新增停车场8座、停车位1500余个。4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84户棚改群众回迁新居,“六村合一”新型社区三期即将竣工。新建2座“口袋公园”、2处小微绿地,更新提升滨湖公园和6条道路绿化景观,老盐河公园入选“衡水市第一批具有历史价值公园”。一年来,我区以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契机,坚持扬文化帆、铸旅游魂,按照“借湖造势、环湖兴冀”总体思路,聘请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和智公司等设计单位围绕“一城(老城区)一湖(衡水湖)一带(环湖生态休闲旅游带)”板块,实施古城墙遗址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水乐园、碧水湾码头、滨湖公园及周边区域立面更新改造等基础设施提升全部完成,业态植入与管理、文创产品研发、主要景点及周边业态全员培训等任务同步完成,博览馆改造加快扫尾,以“一轴一带两环六片区”为总体布局的古城墙遗址公园抓紧提升,生动展现了“大美XX”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人文价值。书写富裕“新篇章”乡村振兴精准发力2023年,我区坚持抓投入强基础、抓调整育产业、抓整治优环境,以“五个标准化”为抓手,积极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上,我区新建“五个标准化”村庄116个,硬化街巷万平米,新改建户厕914座、公厕91座,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5个、美丽庭院4181户和小游园、小景观58处。国道339线改建工程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33公里、桥梁8座,官道李镇、小寨乡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持续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衡水湖生态补水1323万立方,黑臭水体动态清零,7个省市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深层地下水位回升幅度位居全省第10。全年营林造林万亩,码头李镇西方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在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上,我区强化市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区十园”园区布局,全面落实“果蔬进京”战略,与北京新发地合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引进高附加值蔬菜品种10余个;主动对接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千喜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16亿元的新发地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暨城市安全保供仓项目加快推进;以北漳淮乡和周村镇16个村庄为示范点,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力争一年打牢基础、两年巩固提升、三年全面进入省级行列。引领民生“谋跨越”幸福指数持续提升2023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年来,我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保障普惠共享。23件省市区民生实事如期完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在抓好疫情防控上,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建设亚定点医院,提升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全力保障药品供应,疫苗接种万剂次,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在完善社会保障上,大力开展招聘活动92场,新增城镇就业3545人、再就业308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实现全覆盖。完成104户特殊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在优化公共服务上,红军学校建成开学,区二幼锦绣华府分园投用,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压减至5%以内。新建社区卫生站32所,改造提升卫生室15所,“国医堂”遍布10个乡镇,培育婴幼儿照护机构19家,市六院获评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院。结语: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宏伟蓝图,站在崭新的2023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使命在肩重在实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全区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砥砺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就一定可以推动“富美XX、生态湖城”建设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衡水篇章更加精彩的“XX版块”!2023年经济发展工作汇报32023年,XX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和“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奏响了“坚定不移强工业,再造发展新优势”的最强音,以“能力作风建设年”和“解难题、求突破、强驱动、开新局”为契机,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理顺体制机制、激活发展引擎、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抢抓工业发展机遇构建高能级产业载体围绕省委“十大战略”,XX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新驱动、换道领跑、数字转型”战略引领发展方向,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优做精传统产业。产业发展再造新优势。围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初步规划了“一区四园”空间结构(智能制造产业园、铝精深加工产业园、中铝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热电综合利用产业园),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动力。加快推进装备制造向高端智能化、传统铝加工向先进终端合金制品、光电通讯向数字经济、循环经济向绿色新型化、绿色功能食品向市场品牌化、精梳轻纺向规模化转型提升,通过3年努力主导产业集群规模超250亿。经济指标实现新增长。统筹抓好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政策,实行经济运行“早部署、早预警、早应对”动态管理,建立“保障快速协同”工作机制,“点对点”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经营秩序。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税收收入同比增长%,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四上”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招商引资另辟新路径。结合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制定产业链、目标企业、技术路线、市场分布等“四张图谱”,明确了4大招商主攻方向25个细分领域,建立130个招商引资项目库,先后赴南通、天津、青岛、南京、郑州等地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对接洽谈新项目23个,新签约落地项目11个,特别是抓住区内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路径,通过线上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低效资产招商等方式,实施了12个扩规项目,有效盘活7家停产半停产企业876亩低效土地和闲置厂房万平方米。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果。突出企业创新核心地位,深化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示范应用推广等合作,推进规模以上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建设,鼓励和扶持企业实施“四大改造”,先后组织51家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2项,申报河南省中试基地培育企业3家,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25项,已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和市级工程技术研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