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安全消费品指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制造安全消费品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国家标准《制造安全消费品指南》编制组二〇〇八年十二月1《制造安全消费品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已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名称为《制造商消费品安全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项目编号为:20080582-T-469。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具体组织制定,标准归口单位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定于2009年第1季度完成标准制定任务。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一)消费品安全问题严重,需要从源头强化消费品安全设计和制造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从玩具、牙膏,到中国服装,汽车轮胎等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特别是,我国出口消费品频繁因为安全原因被召回,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影响了我国的正常出口贸易。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通常,人们认为消费品安全危害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即:人为原因、环境原因和消费品本身的原因。消费品本身的安全隐患是导致消费品安全危害的最主要原因。消费品安全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消费品设计不合理,制造过程中消费品安全问题考虑不足导致消费品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从消费品设计和制造这个关键环节入手,抓住不安全消费品产生的源头,来着手解决消费品安全问题。(二)从制造环节提高消费品安全水平,具有可操作性降低消费品安全危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改善消费品使用环境,提升消费品本身安全性能。针对消费品安全问题大量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的日常使用习惯,在短期内发生显著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开展教育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消费者合理使用消费品的知识,其作用有限;消费者的家庭环境很快发生改善,以适应某些消费品的使用要求的希望并不大。但是,制造商有能力在设计和制造消费品的时候把人与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提高消费品安全性能,减少引起消费品安全危害的产生。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和制造,提升消费品安全性能是解决消费品安2全危害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可操作性。在消费品安全问题方面,降低消费品危害最大的希望在于激发制造商制造安全消费品的创造性。制造商也许无法彻底根除大多数不合理和不必要的消费品危害,但是他们有能力在设计、制造和销售其消费品的过程中努力减少这种危害。制造商最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消费品安全性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改善。与任何其他机构或组织(如:政府部门、立法机构、执法部门、教育培训组织、消费者维权组织等)相比,制造商能够在付出较少的努力和费用的情况下,在消费品的安全性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近年来,大多数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倾向于让制造商对有缺陷的消费品所引起的伤害和损失承担全部责任。同时,消费品制造商还有责任向全社会保证其消费品的不必要危险已被消除。由于制造商是最有能力知道什么是安全的设计、什么是合格的材料、什么是可靠的生产工艺以及什么是合理的使用方法。因此,他必须先于任何人去探讨使用其消费品可能带来的危害范围和程度,并有效地告知消费者如何正确使用、合理维护其消费品。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消费品的制造商承担其消费品安全责任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一种全面和系统的制造安全消费品的模式。(三)现有消费品质量管理体系缺少对安全性的详细要求制造业中的大部分组织已经建立并正在实施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其消费品质量。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包含了保障消费品安全的许多内容。由于现有的消费品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没有明显反映消费品安全的特点,缺少针对消费品安全性的详细要求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因此,有必要针对消费品安全的特点,提出一套系统和全面的制造安全消费品的模式。虽然制造业范围甚广,消费品种类繁多,但是在制造安全消费品方面,有一些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的实际应用还应考虑消费品的特性,包括消费品的复杂性和具体用途。具体实施时,绝大多数制造商并不需要通过建立新的全面和系统的制造安全消费品的模式来采用本标准,他们仅需要对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加以补充完善即可。三、制定标准遵循的原则和编制依据本标准在参考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2006年7月发布的《Handbook3formanufacturingsaferconsumerproducts》,以及其他相关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从制造商角度对消费品设计、制造、交付和售后服务的安全要求和改进原则作了详细规范。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一致性原则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采用与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相一致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参考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2006年7月发布的《Handbookformanufacturingsaferconsumerproducts》中的规定,以保证内容即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又便于采标企业将标准中的要求纳入到已有的管理体系中来。同时,在充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的企业、市场、消费者及监管机构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了本标准的内容。(二)科学实用原则科学性体现在,系统的分析消费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主要危害,明确在消费品设计、制造、交付和售后服务环节应该考虑的消费品安全影响因素,运用质量管理、安全工程、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一种全面和系统的制造安全消费品的模式。实用性体现在,本标准提出的制造安全消费品的体系是对制造商现在广泛采用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仅需要对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消费品安全角度加以补充完善即可,易于实施。四、标准草案主要条款说明(一)标准名称变更说明本标准名称参考了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2006年7月发布的《Handbookformanufacturingsaferconsumerproducts》的中文翻译名称,在申报立项时标准项目名称为《制造商消费品安全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在标准起草组研讨时,专家认为标准名称不符合中文表述习惯,而其标准名称表述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名称相近,不容易区分,建议修改为《制造安全消费品指南》。(二)引言阐明编制本标准的原因,并说明本标准与现行的管理体系标准之间的技术内容的差异性。4为消费品制造商编制本标准的直接原因在于制造商最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消费品安全性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改善,与任何其他机构或组织(如:政府部门、立法机构、执法部门、教育培训组织、消费者维权组织等)相比,制造商能够在付出较少的努力和费用的情况下,在消费品的安全性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本标准作为对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一种补充,促使制造商形成更加完善的,尤其重点考虑消费品安全的管理体系。(三)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定义了3个术语,这些术语主要参照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2006年7月发布的《Handbookformanufacturingsaferconsumerproducts》中的相关论述。从标准适用范围界定上,增加了“消费品”定义,这里定义的消费品是一个宏观、宽泛的定义,包括了所有为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而销售的消费品。本标准中提出的安全管理体系内容适用于所有上述消费品。从消费品安全设计角度,增加了“设计评审”定义。通过对消费品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对消费品的材料、构造、包装和标签进行检查,确定消费品的潜在危害,有利于在设计阶段考虑消费者适用情况和消费品使用环境因素,提高消费品的安全性能。为了完善消费品安全设计,必须考虑消费者在使用消费品时可能存在的错误使用。为此,增加“可预见的使用分析”定义,对消费者可能使用消费品的方式,以及消费者与消费品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进行分析,可预见的使用,既包括制造商所预期的使用,也包括非预期的但可以合理预料到会发生的使用。(四)通用要求从企业管理的消费品安全方针、组织机构、人员培训、记录、文件控制、纠正措施、内部审核七个角度,提出了建立消费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从企业建立消费品安全方针方面,提出企业应在消费品安全方针中应阐明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消费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将消费品安全方针在企业的内部管理贯彻实施,同时在组织外部广泛宣传,特别是将消费品安全方针向供应商宣传,在其内部管理的到实施。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提出企业应在其高层领导中指定一名成员负责消费品5安全工作,将消费品安全体系要求与质量管理体系良好融合,负责缺陷消费品召回、消费品安全文件管理等工作。在企业人员培训方面,对培训范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提出规范性要求,人员培训应根据被培训对象不同设置不同培训内容。从建立与消费品安全相关记录方面,提出为保证消费品安全制造商应保持一下记录:检验、试验和校准结果记录,消费者的投诉、评论和有关的行动记录;企业为消除消费品和管理体系的缺陷所采取的行动记录;消费品在生产加工过程和整个销售系统中的位置记录;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所要求的记录。从文件控制方面,提出消费品制造商必须对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与消费品安全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以确保对文件的任何更改,均涉及到所有应该更改的相关文件,同时形成完整的更改记录;辅助性技术文件,如:图纸、零配件数据、生产加工程序、检验与试验方法、维修说明书以及各种有关的操作手册应是现行有效的;过时的文件及有关数据应及时和全部地从有可能由于疏忽而被使用的地方清除。从纠正措施方面,提出为了防止将有潜在危害的消费品提供给消费者,制造商必须在必要时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寻找消费品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防止出现消费品安全问题;迅速从生产和销售渠道彻底清除带有安全隐患的消费品;建立和保持一套有效的报告制度,以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及时了解消费品的安全危害,以及导致这些危害的可能原因;严格遵守有关消费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若发现包含有可能引起严重的消费品安全危害的缺陷消费品,必须立即报告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机构。从内部审核方面,提出制造商要根据预先策划的时间安排,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对全面和系统的制造安全消费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检查,以确定全面和系统的制造安全消费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对具体职能和活动的审核,不能由那些在行政上负责这些职能的人来承担。审核结果要予以记录,并在企业内进行适当的通告。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五)过程要求从消费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的全过程,提出消费品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和改进措施。从制造商角度,强化了制造更安全消费品所需要关注的管理要6求。管理指南包括设计评审、采购控制、生产控制、交付、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和改进内容。在设计评审方面,提出从消费品安全角度对将安全要求转换为设计方案的一组过程进行审核,以便确定设计方案是否达到规定安全性要求。设计评审应对消费品可预见的使用方式进行分析,包括合理使用和可预见的误用。设计评审方式要求采用小组评审方式,消费品制造商必须组建一个由高层管理者领导下的消费品安全设计评审小组,承担消费品安全设计的终审工作。从采购控制方面,提出制造商应对供应商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活动围绕下列活动开展:在采购文件中要清楚和准确地说明对供应商所提供消费品的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挑选具备提供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能力的供方作为本制造商的合格供方;为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符合规定的要求,必要时,制造商要对供方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及辅助过程,如:检验、包装、贮存和交付等进行考察,并仔细检查其相关记录;要让供应商懂得,他们的消费品一旦出现有可能造成最终消费品安全问题的情况时,有责任及时向制造商通报,以避免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必要时,制造商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减少给相关各方带来的损失。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生产消费品的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均对其安全性产生影响,消费品制造商要尤其关注那些对消费品安全性影响较大的主要环节,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控制、生产工艺和加工程序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