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安全管理一、安全生产责任制1、落实安全技术操作:确保工程项目部各工种都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确认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对实行经济承包的工程项目,确保承包合同中有安全生产考核指标。3、制定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4、安全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按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编制安全资金使用计划,并应按计划实施。5、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制定以伤亡事故控制、现场安全达标、文明施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6、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分解:按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进行分解。7、建立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目标的考核制度。二、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确保工程项目部在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2、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有针对性,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设计计算。3、专项施工方案论证: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4、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有关部门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批准。5、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监督工程项目部按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三、安全技术交底1、确保施工负责人在分派生产任务时,对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2、确保安全技术交底按施工工序、施工部位、施工栋号分部分项进行。3、确保项目部结合施工作业场所状况、特点、工序,针对危险因素、施工方案、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进行了交底。4、与交底人、被交底人同时签字确认安全技术交底。四、安全检查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1)安全检查应包括定期安全检查和季节性安全检查。(2)每周进行一次定期安全检查。(3)季节性安全检查,应在雨季、冬季之前执行安全检查和雨季、冬季施工中分别进行。2、执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专职安全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定期进行并填写检查记录。3、事故隐患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针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后组织应组织复查。五、安全教育1、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组织安全教育(1)当施工人员入场时,组织进行以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企业安全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及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2)当施工人员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时,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3、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安全员每年度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六、应急救援1、制定救援预案:针对工程特点,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制定防触电、防坍塌、防高处坠落、防起重及机械伤害、防火灾、防物体打击等主要内容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2、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建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培训、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救援演练。3、配备应急救援设备:确保项目部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配备有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七、分包单位安全管理1、资质审核:对承揽分包工程的分包单位进行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关人员安全生产资格的审核。2、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时,签订了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3、分包单位安全管理:监督分包单位按规定建立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八、生产安全事故处理1、当施工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及时报告。2、上报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等基本情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按规定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九、安全标志1、施工现场入口处及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牌。2、绘制安全标志布置图。3、根据工程部位和现场设施的变化,调整安全标志牌设置。4、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第二章基坑工程一、施工方案1、基坑工程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应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专项施工方案需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3、当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审批。4、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二、基坑支护1、人工开挖的狭窄基槽,开挖深度较大并存在边坡塌方危险时,应采取支护措施。2、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无地下水的自然放坡的坡率应符合规范要求。3、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三、降排水1、降排水措施(1)当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2)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3)深基坑降水施工应分层降水,随时观测支护外观测井水位,防止临近建筑物等变形。2、排水沟与集水井(1)基坑边沿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2)基坑底四周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并应及时排除积水。四、基坑开挖1、支护: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2、开挖顺序:基坑开挖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开挖。3、防护措施:基坑开挖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土层。4、软土场作业:当采用机械在软土场地作业时,应采取铺设渣土或砂石等硬化措施。5、土方开挖: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进行配合操作时,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必须进入时,待挖土机作业停止后,方可进入作业。五、坑边荷载1、荷载:基坑边堆置土、料具等荷载应在基坑支护设计允许范围内,弃土堆置高度小于1.5m。2、安全距离:施工机械与基坑边沿的安全距离大于1.2m。六、安全防护1、防护栏杆:开挖深度超过2m及以上的基坑周边必须安装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上杆高度1.2m,下杆高度0.6m,并用密目网封闭。2、专用梯道:基坑内应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梯道应设置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梯道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3、降水井口防护:降水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七、基坑监测1、编制监测方案:基坑开挖前应编制监测方案,并应明确监测项目、监测报警值、监测方法和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等内容。2、监测间隔:监测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当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3、监测报告:基坑开挖监测工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交阶段性监测报告。八、支撑拆除1、基坑支撑结构的拆除方式、拆除顺序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2、当采用机械拆除时,施工荷载应小于支撑结构承载能力。3、人工拆除时,应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4、当采用爆破拆除、静力破碎等拆除方式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九、作业环境1、人机安全距离:基坑内土方机械、施工人员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2、垂直作业防护:上下垂直作业应按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3、地下管线保护:在电力、通信、燃气、上下水等管线2m范围内挖土时,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并应设专人监护。4、安全防护:人员作业必须有安全立足点;交叉作业要设置隔离层。5、采光:施工作业区域应采光良好,当光线较弱时应设置有足够照度的光源十、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基坑工程应按规范要求结合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支护变形、漏水等影响基坑工程安全的不利因素制定应急预案。2、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应健全,应急的物资、材料、工具、机具等品种、规格、数量应满足应急的需要,并应符合应急预案的要求。第三章模板支护一、施工方案1、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计算,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2、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m及以上;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二、支架基础1、基础应坚实、平整,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能承受支架上部全部荷载。2、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垫板,垫板长度不小于2倍立杆纵距,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3、支架底部纵、横向扫地杆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4、基础应设排水设施,并应排水畅通。5、当支架设在楼面结构上时,应对楼面结构强度进行验算,必要时应对楼面结构采取加固措施。三、支架构造1、立杆间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碗扣式支架不应大于700mm;承插型盘扣式支架不应大于680mm;扣件式支架不应大于500mm。2、水平杆步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水平杆应按规范要求连续设置。3、竖向、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斜杆、水平斜杆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四、支架稳定1、当支架高宽比大于2时,应按规定设置连墙杆或采用增加架体宽度的加强措施。2、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架体基础沉降、架体变形进行监控,基础沉降、架体变形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五、施工荷载1、施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2、当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混凝土堆积高度进行控制。六、杆件连接1、立杆应采用对接、套接或承插式连接方式,并应符合规范要求。2、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3、当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4、杆件各连接点的紧固应符合规范要求。七、底座与托撑1、可调底座、托撑螺杆直径应与立杆内径匹配,配合间隙应符合规范要求。2、螺杆旋入螺母内长度不应少于5倍的螺距。八、构配件材质1、钢管壁厚应符合规范要求。2、构配件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3、杆件弯曲、变形、锈蚀量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九、支架拆除1、支架拆除前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2、支架拆除前应设置警戒区,并应设专人监护。十、模板存放1、按规范合理分散堆放整齐,不应造成荷载过度集中,码放高度小于1.6m。大模板应存放在专门设计的架上,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十一、交底与验收1、支架搭设、拆除前应进行交底,并应有交底记录。2、支架搭设完毕,应按规定组织验收,验收应有量化内容并经责任人签字确认。第四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一、施工方案1、架体搭设应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进行计算,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2、当架体搭设超过规范允许高度时,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二、立杆基础1、立杆基础应按方案要求平整、夯实,并应采取排水措施,立杆底部设置的垫板、底座应符合规范要求。2、架体应在距立杆底端高度不大于2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并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设置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三、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1、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应符合规范要求。2、连墙件应从架体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取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对搭设高度超过24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可靠拉结。四、杆件间距与剪刀撑1、架体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间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纵向剪刀撑及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3、剪刀撑杆件的接长、剪刀撑斜杆与架体杆件的固定应符合规范要求。五、脚手板与防护栏杆1、脚手板材质、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铺板应严密、牢靠。2、架体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网间连接应严密。3、作业层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4、作业层外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脚板。六、横向水平杆设置1、横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相交的主节点处,两端用十字扣件与纵向水平杆扣牢。2、作业层应按铺设脚手板的需要增加设置横向水平杆。3、单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不应小于180mm。七、杆件连接1、纵向水平杆杆件宜采用对接,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