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工时定额与生产能力工作设计工时定额生产能力第一节工作设计工作设计是有效组织生产与运作作业的一项基础和先行工作。工作设计的目的:是确定生产与运作作业的基本单元,如一道工序、一个岗位的工作活动设计,是研究局部、个体单位的优化问题。一、工作设计的内容和影响因素(一)工作设计的概念明确整个生产运作任务的流程;科学合理地分工;明确各个工作地或岗位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内容;制定工作标准和具体的操作活动。(二)工作设计的影响因素分工与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体能、运作条件及效用;人机工程;劳动者的工作心理及兴趣。(三)分工与劳动生产率所谓分工,就是将一项任务或事务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或单元。劳动生产率可以表达为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其所消耗的(时间)资源的比,即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劳动生产率=使用的(时间)资源(三)分工与劳动生产率科学合理地分工反映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工的定性方面分工的定量方面二、劳动者的体能与运作效用(一)劳动者的体能工作设计应在一个健康的劳动者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二)相关条件劳动者的体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和使用,受一些相关条件的影响,如照明强度、温度、空气、噪音、色彩等,此外,还有劳动者的心理反应和需要。二、劳动者的体能与运作效用(三)运作效用效用可以表达为成果与消耗之比,即不同的运作其能量消耗是不同的。按手指移动2.5cm所需的平均时间为基本单位,即IMOD,其他任何运行时间都是它的倍数。生产成果运作效用=体能消耗动作分类与时间值动作分类动作名称时间值移动动作手指动作手的动作前臂的动作上臂动作1234终止动作触碰动作简单抓握复杂抓握简单抓握注意放下特别注意放下013025动作分类动作名称时间值身体动作踏板动作步行动作向前探身动作坐和站起动作351730其他动作校正动作施压动作曲柄动作眼睛动作判断动作重量修正244231运作效用的问题运作效用的问题之一,劳动者的体能消耗问题。运作效用的问题之二,操作动作是否设计得必要、灵巧。运作效用的问题之三,工作标准确定后,适合的人员配备问题。运作效用的问题之四,是衡量标准的问题。三、人机工程人机工程最直接和基本的问题是人与机器的交互作用及关系,在有些分类中,还包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处理人机交互作用及关系的三项标准。以劳动者的特点为标准以时间和操作利用率为标准全部作业时间最短为标准,或最佳方法。利用率为标准也分两种情况,其一在一个作业循环时间内机器的利用率,或其二操作员的工作比率。以系统效率为标准第二节工时定额一、工时定额概述(一)工时定额的概念所谓工时定额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任务(或生产单件制品)事先制定的所必需的时间限制。两种表现形式:产量定额:单位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量。时间定额:生产单件制品的时间。(二)制定工时定额的作用和意义工时定额是劳动生产率及水平的重要标志工时定额是实行计划管理的依据工时定额是衡量员工贡献,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尺度(三)制定工时定额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经验估工法类推比较法统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二、工时定额测定工时定额测定也称时间测定,也就是通过工作时间测定来制定工时定额。(一)测时的概念及功能测时——即直接在工作地上,以工序、操作或某一工作事项的作业时间为对象,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反复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测时的基本功能为制定工时定额或编制劳动定额标准,提供数据资料。总结和推广先进工人的操作方法和经验。研究工人劳动定额的完成情况。分析,以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测时的步骤选择观察对象;一般是熟练工人。划分作业操作要素,制定测时记录表;记录观察时间,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要素的平均值;要素平均时间=某要素各次观察时间之和÷该要素被观察的次数两种方法:连续测时法和归零法。计算作业的观察时间;作业的观察时间等于该作业的各项作业要素平均时间之和。效率评定,计算正常作业时间;考虑宽放时间比率,确定标准作业时间即工时定额。定额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效率)测时数据的处理删除异常时间值例5-1:某一操作单位在设定观察误差下,满足测定要求20次测定结果分别是:20、20、21、20、22、20、19、24、20、22、19、21、20、28、21、20、20、22、M、20(观测20次,其中一次漏记,因采用十进制秒表,其计时单位为0.01分)。计算异常时间值过程则:控制上限控制下限根据计算的结果可知仅有“28”时间值应予删除。139921.019nixixn21()2.022.0niixxn321.03(2.0)27UCLx321.03(2.0)15LCLx测时数据的处理求出作业的时间值先将各单元删除异常时间值后,求出各单元时间的平均值。然后再按下式求出作业正常时间:其中评定系数按标准工作状态下正常速度作增减,测时状态优于标准工作状态评定系数应大于1,反之则小于1。作业正常时间各项操作平均时间之和评定系数测时数据的处理定额标准时间定额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三、定额时间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作业总时间可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两大类。作业总时间构成全部时间消耗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辅助时间基本时间作业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组织性的技术性的休息时间自然需要时间定额时间定额时间——即在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善的条件下,制造产品或进行作业所用的时间。由四类时间组成:(1)作业时间(2)准备与结束时间(3)布置工作地时间(4)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作业时间作业时间——是指实现工作任务所消耗的时间,它是定额时间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作业时间可以按其作用为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基本时间——是直接完成工作任务所消耗的时间,通常是指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所消耗的时间。辅助时间——是指除基本时间外,为了保证实现工艺目的而必须消耗的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事前进行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特点——是加工同一批零件只消耗一次,与加工零件的批量无关。布置工作地时间——是指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工人用于照管工作地,使之经常保持正常状态所消耗的时间。它可以分为技术性时间和组织性时间。技术性时间——是指由于技术的需要而消耗在布置工作上的时间,如更换刀具、消除切屑等。组织性时间——是指消耗于班前准备工作和交接班工作上的时间。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是为了消除工人疲劳以及生理上的自然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例如喝水、上厕所等时间。非定额时间包括:非生产工作时间和停工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是指工人做了本身任务以外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停工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因某种原因未能从事生产活动,中断生产所损失的时间。若因计划水平低使操作者停工待料,应给予操作者适当的工时补偿,但这不属于定额时间问题。不同生产类型工时定额的时间组成生产类型不同,工时定额的时间组成也有所不同。大量生产类型,准备与结束时间一般可忽略不计;成批生产类型,准备与结束时间按批量分摊到单件定额中去;单位小批类型,准备与结束时间全部计入单件定额中。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一般按它们对作业时间的百分比计入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内。各种生产类型单件工时定额的计划方法大量生产类型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和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对作业时间的宽放率1+×成批生产类型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和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对作业时间的宽放率1+×+准备与结束时间批量单件生产类型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和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对作业时间的宽放率1+×+准备与结束时间四、学习曲线学习曲线LearningCurve——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同所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习曲线现象最早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家飞机装配工厂被认识到的。该厂的研究表明,生产第4架飞机的人工工时数比第2架所花的时间减少了80%左右,第8架又只花费了第4架工时的80%,第16架又是第8架的80%,等等。学习曲线(续)学习(或经验)曲线理论在企业界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生产制造方面,它可以用来估计产品设计时间和生产时间,同时它也可用来估计成本。在设计公司战略(如价格决策、资本投资和基于经验曲线的操作成本)方面也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学习曲线(续1)学习曲线可用于个人和组织。当人们重复同一过程并从他们自己的经历中获得技能和提高效率时,个人学习能力将得到提高,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组织的学习能力同样源于实践,但它也来源于管理、设备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变化。在组织中,通常期望能够同时达到两种学习能力的提高,并用—条学习曲线来描述两者相结合的结果。大量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