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渔业生产发展及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工作简报第1期(总第28期)【建设成效】力推现代渔业提效益促增收2010年,福建省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引领下,以建设现代渔业为目标,积极调整渔业结构,切实提升渔业产业效益,促进渔民增收。继续实施以池塘建设改造、优质苗种生产、水产加工为重点的现代渔业生产发展项目,确保了全省渔业经济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达583万吨,比增2.34%;渔业经济总产值可达1274亿元,比增6.62%;渔民人均收入9168元,比增10.58%。2011年1月11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现代渔业生产发展及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内部资料妥善保存-2-一是着力实施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进一步创新管理制度,修改完善并制定了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和项目验收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申报项目原则要求、补助标准、项目申报程序、项目验收、职责分工及有关要求,调整池塘建设改造补贴标准。对池塘建设改造后符合福建省标准化水产养殖建设改造项目建设要求的一类池塘,给予每亩补助1600元以内,二类池塘给予每亩补助800元以内。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了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促进了工作的持续开展。据统计,截至12月底,2010年全省已完成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5.18万亩,投入各类资金2.2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2800多万元,省级专项资金补贴2840万元。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了养殖池塘的生产能力,推行标准化健康养殖,增加了渔民收入,亩均产量增加30%~50%,2010年全省改造池塘将新增产量5万吨,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二是加快建设完善水产苗种繁育体系。继续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加强组织领导和执法监管,通过建立苗种场数据库基本掌握了全省苗种场数量、育苗品种、苗种生产能力等情况,逐步实现苗种数据库动态管理的规范化。经重新核对登记水产苗种场1476家,发证率实现100%;利用中央财政扶持现代渔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进一步加强了水产苗种基地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建设了现代渔业苗种繁育基地16家,逐步形成一批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和管理规范的苗种基地。-3-三是推动水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提速。预计2010年水产品加工产值306亿元,水产品出口创汇逆市飘红,达25亿美元,比增78.79%。全年下达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补助专项资金490万元,扶持现代渔业生产发展省级配套资金扶持水产加工项目17个,补助资金1000万元。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渔业主管部门帮助企业破解在融资、用地、用工方面的难题,组织企业成立行业担保协会、成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进行项目研发和技术创新。水产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具有独特优势和地域特色水产品争创自主品牌,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占有率。2010年全省评上省级名牌产品30个,省著名商标24个,连江县定海湾丁香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动态】我省开展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健康养殖专项技术师资培训1月6-8日,为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印发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健康养殖专项技术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福州举办一期“现代渔业池塘健康养殖专项技术师资培训班”。来自龙岩、三明、南平以及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20多位专家学员参加培训。-4-培训班上,有关专家准备了丰富的培训教材与课件,并就我省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项目的有关扶持政策、标准、项目实施及验收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学员还就标准化池塘健康养殖专项技术培训工作如何开展进行充分研讨,各地专家、学员就培训方式、培训教材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探讨最佳培训效果。据悉,通过实施专项培训,将进一步宣传贯彻福建省实施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战略意义、具体部署和要求,以及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规范;传导现代渔业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及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理念;推进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管理及养殖生产运营规范化、科学化;强化项目单位技术人员在池塘水环境的生态控制、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养殖生产日志管理等方面知识技能,确保现代渔业池塘建设改造项目取得成效。(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供稿)【专家视点】渔业将为碳减排做出更大贡献2010年11月18日~20日,中国工程院第109场工程科技论坛“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梁田庚等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的2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5-潘云鹤首先致辞,深入分析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破资源环境刚性束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潘云鹤针对我国渔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结合工程院“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部署,从技术层面,对今后一段时期渔业科技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为构建现代渔业技术体系、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梁田庚在讲话中系统总结了我国农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全面评价了渔业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技术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对发展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要满足当前需求,节约资源,修复环境,推动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又要着眼长远目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推广碳汇渔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副主席、水科院名誉院长唐启升院士作了题为“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渔业”的主题报告,深入分析了渔业碳汇形成的过程和机制,提出了低碳渔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碳汇渔业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应用前景,推进渔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渔业为二氧化碳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型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海水中的溶解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贝类通过促进生长的-6-方式使用海洋碳,我国浅海贝藻养殖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健康的蓝色海洋食物,同时又能对减排大气二氧化碳做出贡献,是一种双赢的人类生产活动。按照现有贝藻产量比例计算,海水养殖每年从水体中移出大约130万吨碳。预计到2030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到2050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预计达到3500万吨,将进一步带动渔业碳汇的增加,海水养殖碳汇总量可达到400多万吨,其中贝类固碳180万吨,藻类固碳235万吨。我国是率先提出渔业碳汇概念和倡导发展碳汇渔业的国家,“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工程科技论坛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体现了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勇气,也展示了我国水产科研界在该前沿领域超前的研究理念和优秀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提高渔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中国从渔业大国向渔业强国转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摘自中国渔业报)本期送: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张昌平常务副省长,王星云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厅领导,各设区市、县(市、区)分管领导;省财政厅农业处,各设区市、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厅机关各处(室),厅属有关事业单位。-7-联系人:宋武林联系电话:0591-87811209传真:0591-87855653电子信箱:fujianxdyy@163.com通讯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冶山路26号邮政编码: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