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预防接种门诊星级评定标准(2014年版)评定项目评定要点评分标准一、硬件设施(25分)1.现场查看接种门诊平面设置图;2.核查各区域面积及总使用面积;3.考查接种门诊周边环境。1.业务用房及设置(8分)1.1门诊使用面积大于250m2得6分,200-249m2得4分,150-199m2得2分,小于150m2得1分;1.2交通便利,有独立的入口与出口(1分);1.3与临床业务用房分开或保持一定距离(1分)。2.功能分区及装修(8分)2.1门诊外观按照全省统一视觉标准装修,室外有接种门诊标识或指示牌(1分);2.2接种门诊应设独立的预诊区(登记、体检)、候种区、接种区(卡介苗接种单独分区)、留观区,各功能区有明显的标识,整洁卫生(2分),预诊区、候种区、留观区占总面积达50%以上(1分);2.3接种门诊内部装修温馨、富有童趣,所有桌椅墙角包边、或处理成圆角(2分);2.4门诊内部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地面防滑、干净卫生(1分);2.5接种门诊设有儿童娱乐区、母婴哺乳室(1分)。3.冷链器材及设施(5分)3.1有2台以上正常使用专用冰箱,并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外表洁净,冰箱内无杂物(1分);3.2每个接种台上放置1台小冰箱或冷藏包,并正常使用(1分);3.3体检器材、接种器材、急救药品齐全,数量充足,且在有效期内(1分);3.4接种门诊内部安装有冷暖空调(1分);3.5有消毒液及空气紫外线消毒设备等(1分)。4.信息化设备(4分)4.1配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打印机等信息化设备(2分);4.2开展数字化门诊建设,有分流人群的排队取号、语音叫号、电子显示屏等设备(2分)。二、人员配备(20分)1.现场查看人员资质证,执业证书等;1.人员数量(8分)1.1星级预防接种门诊人员总数至少5人,其中接种人员要有2人以上;评定项目评定要点评分标准2.现场调查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分工和数量;3.查阅单位人事资料;4.现场考核工作人员接种相关知识。1.2查阅前三年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建卡人数,计算年均建卡数。门诊人员总数量大于等于“年均建卡数/250(向上取整数)”,且接种人员数量占50%以上;同时符合1.1与1.2条件得8分;符合1.1,且门诊人员总数量占“年均建卡数/250(向上取整数)”90%以上得7分,占80%以上得6分,占70%以上得5分,占60%以上得4分,低于60%不得分。2.人员资质(4分)承担预防接种的专职或兼职人员须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证,且须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查实1人不具备资质,扣4分。3.人员素质(4分)3.1工作人员穿戴整齐工作服,接种人员需戴口罩(1分);3.2负责登记、预检的工作人员应详细核实接种对象、预防接种证、询问健康状况及以往过敏史和接种疫苗的反应等;必要时体检(测体温等),记录检查结果,并填知情告知书(1分)。3.3业务知识熟悉,接种操作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执行(2分)。4.人员学历(2分)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构成比在80%以上得2分,50%以上得1分,50%以下不得分。5.人员职称(2分)达到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的构成比在50%以上得2分,30%以上1分,30%以下不得分。三、接种服务1.观察接种流程;1.接种流程(2分)评定项目评定要点评分标准(24分)2.查阅省级管理平台相关数据;3.现场调查。门诊接种流程合理:根据预防接种门诊建筑布局特点,合理制作预防接种流程图,指导受种对象进行预防接种,且接种对象完成咨询、登记、体检、注射、留观等各项流程之间无交叉。(2分)2.服务质量(16分)2.1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6分)、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2分)未达标不得分;2.2接种制度、接种流程、一类疫苗种类和二类疫苗价格上墙公示,方便群众查询(1分);2.3开展入托、入学查验证工作,并有相关汇总表格、补证补种资料,数据统计准确无逻辑错误(1分);2.4对现场10名儿童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针对预防接种门诊的便利程度,预防接种门诊环境和人员服务态度、责任心等方面。达到90%以上(1分),80%以上得0.5分,不足80%不得分;2.5接种证和信息系统中信息填写完整,性别、出生日期、母亲(父亲)姓名、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疫苗名称、厂家、批号等(2分),信息不完整酌情扣分。2.6提供接种证打印服务,现场查看接种证是否打印(1分);2.7近两年来,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未收到经核实的受种对象投诉或举报(1分)。2.8严格执行接种留观制度(留观30分钟)(1分)。3.安全注射(6分)3.1使用自毁式注射器开展预防接种,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2分)。3.2使用后的注射器放入安全盒或回收桶中,严格执行回收销毁制度,并作好销毁记录(2分)。3.3近两年未报告发生过疫苗质量事故或接种事故(2分)。四、接种管理1.查看库存实物和出入1.接种对象管理(7分)评定项目评定要点评分标准(24分)库管理帐目;2.查看国家免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3.现场查阅文件资料。1.1适龄儿童建证率、建卡率达95%(1分);1.2有流动儿童管理,定期收集辖区流动人口信息(2分);1.3除查验证工作外还有具体的对流动儿童进行查漏补种措施,需有痕迹资料(2分);1.4有具体的措施对漏种儿童进行催种的措施,需有痕迹资料(2分)。2.生物制品管理(7分)2.1建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接收(或购进)、使用记录,苗帐相符,疫苗种类、厂家、批号、日期等基本信息登记清晰齐全(2分);2.2疫苗存储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每月定期清库存疫苗,及时清理过期、破损疫苗并办好报废手续(1分);2.3查询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检查一类疫苗、二类疫苗和注射器的出入库情况,系统库存与实际库存一致(2分);2.4每种疫苗要按名称、批号分别存放在正确的冷链设备中,且摆放整齐(1分);2.5不存在由家长取苗排队接种现象(1分)。3.冷链设备管理(6分)3.1冷链设备建档管理,清晰记录使用状态,维修记录等(1分);3.2冷链设备信息均录入了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1分);3.3存储疫苗的冷链设备有温度记录,并符合《预防接种规范》要求(2分);3.4冰箱内结霜不超过4毫米,冷藏包外观清洁,内胆干燥,冰排用后及时把水倒掉,冰箱门上不摆放疫苗(2分)。4.信息资料管理(4分)4.1免疫规划资料分类整理,按年度装订成册得。含人口资料,冷链设备档案资料,疫苗接种统计报表资料,疾病监测资料,AEFI监测资料,宣传、培训、督导资料等(2分);4.2使用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平台上报疫苗计划、人口资料,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2分)。评定项目评定要点评分标准五、健康教育(7分)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性资料;2.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1.张贴管理制度(3分)在预防接种门诊张贴有接种资质、接种流程图、疫苗种类、接种程序、疫苗价格、疫苗针对性疾病、异常反应补偿政策、咨询电话,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等材料,全符合得3分,少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2.设立宣传栏(1分)在门诊候诊区域设立固定宣传栏,宣传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3.滚动播放宣传片(1分)在候诊区或留观区滚动播放宣传片,内容包括免疫规划知识、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等。4.提供健康教育处方(2分)在接种门诊,至少要提供10种有关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处方,供儿童家长免费取阅。每少一种扣0.2分,扣完为止。六、工作业绩(2分)查阅印证材料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荣获地市级、省级表彰的荣誉,每人得0.5分,加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