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篇一: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辛霞老师以情感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反复的多层次的诵读,在反复品读,颠倒句式等方式中体验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控诉侵略者的无耻行径,体会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等特点。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美得心醉。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收获:一、情感贯穿,收获美感一开课,辛老师情感铺垫,对“圆明园”简单的诠释,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这样一座梦幻艺术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的圆明园之美。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2、3、4自然段,带领大门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追忆昔日辉煌景观,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感悟原来的文本上,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丰富了课外知识,开阔了视野。整堂课,教师通过建筑对称、语言变化、词语串联等方法带给同学们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一堂课,目标集中,情感凸显,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的美,老师教得温和自然,不乏亲切之感,一切的完美结合,美得只剩下心醉。二、方式多样,积累言语辛老师整堂课通过触摸词语,抓“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理解圆明园的布局和特点,通过反复的多层次的涵咏,体会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等特点。特让人有感受学习第三自然段,块面清晰,朗读中发现文中段落的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建筑对称(可改为语言对称)、语言变化、在“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发现词语串联的特点,加之品读、想象、填空等多样的形式,积累了第三自然段那优美的语言。三、抓重点词,体会感情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圆明园的绝美,激发心中的情感,教师运用了煽情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了圆明园,走进了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宏伟建筑”以及“珍贵文物”。特别是对文中的六个“有”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进行了反复诵读,并借助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珍贵文物,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圆明园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就是这样的圆满、光明的皇家园林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令人扼腕痛惜,心中的愤懑之情久久难以平息。教师煽情的语言加上学生反复的诵读与补充材料的共同作用,学生的情感在此时此刻也达到了高潮,个个拍案而起,怒发冲冠,特别是当一个学生回答出: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愤怒之情更像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老师引出文章的主旨:落后就要挨打!教育学生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可以说整节课一气呵成,一点儿没有突兀之处。《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2/5李坤篇二:《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唐曼《圆明园的毁灭》评课今天,非常有幸听到了潘漫老师的这节《圆明园的毁灭》。听了这节课让我有很多的感慨,也萌生了许多的想法。首先,我不得不感慨时间的转瞬即逝,记得我也曾上过这一课,那都已经是4年前了。其次就是在卓越课堂的引领下,我们的课堂的确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年前的我的教法和现在的卓越课堂的教法大相径庭。下面我就这堂课说说自己的一点想法。首先潘老师作为职初教师,在自己的努力和师傅的帮助下上出这样一节课非常的不错:1、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普通话规范生动,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地设置过渡,引起学生兴趣,让课堂浑然一体。2、能灵活而自然的运用多媒体、焦距等教学手段,让课堂更生动,富有趣味。3、整个教学环节符合卓越课堂自学、互学、展学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关系融洽。互学参与度高,无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在小组展示的时候,展示小组观点鲜明,内容有价值。非展示小组更是认真倾听,小组之间有质疑对抗,思维的碰撞。4、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结构合理,张弛有度。当然再好的课也会留给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我认为本节课有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1、一课一得是现在语文课教学的一个方向,潘老师也有这样的意识。但是我认为还不够大胆,显得有些面面俱到。这样就让这节课的重点“反衬”的手法,不够突出,留给学生拓展和练笔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了。2、教师教授的时间相对来说有些多了,需要更放手让学生去体会去讲,真正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只教学生不会的。”3、板书可以更加简洁一些,以突显“反衬”这个手法为中心展开板书。篇三:圆明园的毁灭评课《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授课科目:语文授课教师:袁xx授课题目:《圆明园的毁灭》评课教师:本校全体教师授课时间:2014年11月15日评课时间:2014年11月15日自己解读: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因此,这节课我从情入手,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使这种情感逐渐加深、升华。力使课堂上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圆明园毁灭的遗憾怀念,自始至终抒发着对帝国主义、清朝政府的痛恨,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进入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3/5效果。王老师说:课堂很有创新,对课文的分析较少,汇报的成分过多,但学生的能力很惊人,孩子很出色,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袁老师可以大胆的摸索尝试。李老师说:袁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抓住了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和毁灭后的落没进行对比,将爱与恨,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张老师说:本节课的亮点:1、教学设计,合理妥当,教学目标定位准确。2、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3、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4、运用多媒体画面,激发情感。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1、这节课读的形式比够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2、在多媒体展示园内图片,能否结合课文内容展示出,看的时间太短,让学生说游览感受,是不是太仓促些呢刘老师说:一、导学设计细致到位。《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尤其是重点段昔日的辉煌,涉及内容非常多。因此,细致、指导性较强的自学导航,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学生自学起来也得心应手。二、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由于自学导航设计的细致清楚,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学生第一环节的自学讨论交流还是比较充分的。三、老师的感情朗读指导稍显逊色。也许是课文的内容太多,也许是学生合作展示的形式不利于情感的激发。老师在感情朗读指导方面就略显单薄,尤其是重点段落处理的有些草率。其实,无论是学生的自学,还是讨论交流都是片面的,这里老师就把学生的这些散落的珠子穿起来,这就是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很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意见,我将继续努力。4/55/5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