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习目标: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3.初步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4.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东汉的建立与灭亡的过程(东汉建立的背景,时间、开国皇帝、都城,光武中兴及瓦解)P69-70【2分钟】1、西汉初年的统治政策(初年的社会状况,实施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P67-68页【2分钟】2、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形成的背景,采取的措施,大一统的意义)P68-69页【4分钟】自学指导:一.西汉初年的统治政策政策(刘邦)1.背景A.经济萧条,国家贫困B.吸取秦灭亡的教训2.措施A.政治:以德化民,轻徭薄赋B.经济:劝课农桑,注重发展农业C.社会风气: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社会状况: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充裕经济繁荣3.文景之治(封建王朝第一个盛世)历史意义:休养生息历史规律总结:我国历史上盛世的基本特点: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1.政治上:清明,有效2.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3.思想文化上:繁荣4.民族上:民族关系融洽5.外交上:对外交往频繁“文景之治”历史意义:“文景之治”使经济恢复发展,为大一统奠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面.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背景原因:王国问题;思想问题;经济问题;民族问题---客观必要性条件: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可能性措施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削弱诸侯国势力—推恩令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意义大一统: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大一统的目的:措施的几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子百家思想活跃,经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央政策的实行。思想问题: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解决办法:主要内容: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惟独尊重儒家的学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三.东汉的建立与灭亡(学案)1.西汉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动荡不安。外戚(王莽)于公元9年建立新政权,(西汉)灭亡。2.(公元25)年,(刘秀)领导农民起义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就是(光武帝),出现了(光武中兴)治世局面。3.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矛盾尖锐,最终导致农民起义战争的爆发,东汉政权瓦解(两汉年表)时间:BC202—AD9西汉重要君主:汉高祖文帝景帝汉武帝重大事件: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大一统刘秀领导农民起义推翻新政权东汉时间:AD25—AD220重要君主:光武帝重要事件:光武中兴东汉农民起义瓦解其政权课堂总结:练习: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4、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A.剥夺王国的封地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课后思考: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并评价汉武帝功劳: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2.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过错: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秦始皇功劳: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经济上:兴修水利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过错: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错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人民思想汉武帝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统治时期,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进行改革,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