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参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1矿区概述2.1.1位置与交通XX井田位于山西省大同煤田东翼中东部边缘地带,距大同市约30km,距同煤集团公司17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2°49′32″~113°9′30″,北纬39°52′~40°10′。位于口泉河两侧,鹅毛口河以北,七峰山西侧。属大同市南郊区及朔州市怀仁县所辖。井田东北侧有京包铁路线、大秦线,东侧有北同蒲线均交汇于大同市铁路枢纽,并与口泉沟、云岗沟两条铁路支线相连,通往同煤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田内有口泉沟铁路支线。从大同市沿京包线至北京全长382km,至包头450km,沿北同蒲线至太原355km,沿大秦线至秦皇岛630km。井田东侧有大同至太原208国道及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井田内沿口泉河有大同市至王村公路,有沿胡家湾沟、麻皮泊沟经盘道村去往鹅毛口乡的简易公路,鹅毛口乡怀仁公路与大同至太原的主干公路相交,可通往大同市、太原市、河北省、内蒙古等地。附近新型现代化大同机场正在建设中。此外,井田内各条沟中均有向外运输煤炭的简易公路。图2-1XX矿交通位置图22.1.2自然地理、地形及地势大同煤田位于山西地台北端,黄土高原中部,周围环山,西北为牛心山,西南为洪涛山,东南为口泉山,东北面为雷公山。口泉山脉北起大同西部,南至朔州兰花口。煤田中部为一广阔起伏的低山丘陵台地,沟谷发育,山梁纵横。盘道村一带山地构成口泉河与鹅毛口河两水系的分水岭。XX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中东部边缘地带,东接口泉山,北连口泉河,地面为低缓丘陵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地带为山区,被黄土所覆盖,仅沟谷及山脊地区有岩层出露。井田内地形较为复杂,沟谷发育,生长有大量野草树木,也有少量农田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水地极少。区内最高点海拔标高为+1653.2m,最低点为+1200m,相对高差453m。2.1.3河流水系XX井田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北岸支系,主要河流有十里河、口泉河、鹅毛口河。十里河:位于大同市西南、井田北部的云岗沟内。流域面积1044km2,全长61.5km,河宽50~600m,坡度0.2~l%,树枝状水系。小站水文站1954年测得最大洪峰流量224m3/s,1952年最小流量0.003m3/s。口泉河:从井田中间穿过。流域面积600km2,全长50km,河宽20~150m,树枝状水系,坡度5~7%,为间歇性河流,流量甚小,主要靠矿坑排水补给。但雨季山洪暴发时流量猛增,1988年7月12日,据有关部门估计,洪峰流量600m3/s。鹅毛口河:位于井田南,流域面积110km2,全长12km,河宽80~130m,河床坡度1.8%,树枝状水系。日常流量为0.043m3/s。2.1.4气象及地震烈度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干燥寒冷,风沙严重,夏季炎热。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8℃,年平均气温6.5℃。年最大降雨量634.7mm,年平均降雨量419.88mm,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年平均蒸发量平均1880.1mm,一般大于降雨量的3~4倍。本区多为北西风和北风,次为西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9m/s,平均风速3.0m/s。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2cm,冰冻期自十月上旬至翌年四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161cm。表2-1大同煤田区域地层表界系统组厚度备注3(m)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0~14由砾石、砂组成的冲积、洪积层中、上更新统0~147由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第三系上新统静乐组0~35红色粘土层中新统汉诺坝组0~126为玄武岩,分布于牛新山脉一带中生界白垩系上统助马堡组0~40浅灰色砂岩夹红色、绿色泥岩、泥灰岩组成下统左云组0~350为一套砂砾岩、主要分布于左云、右玉一带侏罗系中统云岗组0~260紫色、黄绿色砂质泥岩、灰白色粉砂岩下统大同组0~264灰白色砂岩与灰色泥岩及煤组成永定庄组0~211紫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组成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0~100黄绿色含砾砂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组成上石盒子组0~254灰白色砂岩与紫红色、灰绿色粉砂岩下统下石盒子组0~91灰白、紫红色砂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组成山西组0~96灰白、绿色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泥岩、泥岩及煤组成石炭系上统太原组0~130灰白、龙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组成中统本溪组0~64灰白色砂岩、深灰色泥岩、灰岩夹紫红色泥岩组成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0~38由南而北,由上而下逐渐变薄,依次尖灭,在煤峪口附近全部尖灭。中统以石灰岩为主;下统以白云炭为主夹灰绿色泥岩组成。下马家沟组0~185下统亮甲山组0~167冶里组0~55寒武系上统凤山组0~107由南而北、由新至老逐渐变薄,依次尖灭,在大同煤田北部的青磁窑以北全部尖灭。以石灰岩为主夹灰绿紫艳色泥岩。长山组0~25崮山组0~95中统张夏组0~141徐庄组0~101下统毛庄组0~56太古界五台群肉红色花岗片麻岩等,分布于大同新生代盆地边缘一带42.2井田地质特征2.2.1地质特征大同煤田区域地层由老至新为:上太古界五台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大同煤田区域地层情况见表2-12.2.2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涌水量本井田内沉积岩厚达数百米,从地表第四系至煤系基盘均为泥质岩和碎屑岩相间成层,岩石胶结密实、裂隙少,且纵横方向上连通性差,影响了含水层的发育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加之本区的降水量少,又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及大型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贫乏,各地层的含水性都不强。全井田共10个含水层,其中第四系河谷冲积层、基岩风化壳及寒武、奥陶系灰岩等含水层含水性较好;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含水层的含水性极弱。对各含水层简述如下:寒武-奥陶系灰岩:出露于井田东部边缘,灰岩顶板埋深442~657.49m,标高888.0~964.51m,岩性主要为深灰色块状灰岩,灰白色白云质灰岩、褐红色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石。井田内总体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不均匀,富水性较弱,南部岩层含水性好于北部岩层。其中挖金湾、王村、鹅毛口一带位口泉沟南水文地质单元的岩溶水径流带上,钻孔单井出水量500~1000m3/d,单位涌水量大0.1L/s·m,为XX井田岩溶水相对富水区;其它地段岩溶水单位涌水量均小于0.1L/s·m,富水性较差。井田内7个岩溶钻孔揭露灰岩静水位标高为1160.24~1244.97m,其中5个钻孔岩溶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含水性较好。岩溶带厚度7~15m。但溶洞较小,其溶洞直径最大为1.8×1.0×1.0cm,连通性、导水性差。水由西向东、东南方向流动,水力坡度为0.01。根据井田精查地质报告资料,当矿井主要开拓巷道穿过寒武、奥陶系石灰岩时,预计其岩溶水出水量为3437m3/d。本溪组砂岩:上、中部为砂岩、砂质泥岩,下部有1~2层铝土质泥岩及含铝土质的砂质泥岩,厚度7.8~15.57m,全区发育,岩石胶结致密完好,是奥灰与煤系地层良好的隔水层。抽水单位涌水量为0.0002L/s.m,系砂岩裂隙承压水、埋藏深。补给条件差,故含水性弱。太原组砂岩:由砂岩、砂质泥岩及煤组成,系砂岩裂隙承压水。岩石胶结致密、裂隙不发育、埋藏深,补给条件差,5含水性弱。抽水单位涌水量0.0008~0.001L/s.m,渗透系数0.006~0.008m/d。山西组砂岩:岩性以砂岩为主,裂隙不发育,胶结致密,埋藏深,补给条件差,含水性弱。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4L/s.m,渗透系数0.006m/d。下石盒子组砂岩:岩性为砂质泥岩、砂岩组成,裂隙少,埋藏较深,补给条件差,故含水性弱。钻孔单位涌水量0.0109L/s.m,渗透系数0.01m/d。上石盒子组砂岩:岩性以泥岩、砂岩组成,裂隙发育少,含水性弱。钻孔单位涌水量0.0036L/s.m,渗透系数0.014m/d。永定庄组砂岩:该组地层由砂岩、砂砾岩及少量砂质泥岩组成,含水性受地形、构造所控制。低洼沟谷地段,岩石风化裂隙发育,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冲积层潜水影响补给水量大,钻孔单位涌水量0.138~0.790L/s.m,渗透系数0.21~0.30m/d。风化壳以下地层,岩石致密坚硬,裂隙甚少。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3L/s.m,渗透系数0.004m/d,含水性弱。大同组风化层:该组地层多位于河谷侵蚀基准面之上,岩石风化比较强烈,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在台地面上地层多导水,而河谷地段因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富水性较好。单位涌水量0.80L/s.m,渗透系数2.26m/d。风化壳:不分地层时代,但与地形、岩性有关,河谷低洼处埋藏浅,一般30~40m,与地表水、潜水有水力联系,水量较大。单位涌水量为0.47~0.80L/s.m,渗透系数1.73~3.46m/d。河谷两岸台地埋藏较深,一般在50~110m,单位涌水量0.0003l/s.m,含水性弱。第四系冲积层岩性以砂土、砾石为主,含水层厚0~8.41m,单位涌水量2.55L/s.m,渗透系数41.32m/d。地表水及冲积层水通过风化壳渗入矿井中,成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井田内有口泉河水流通过,但断层大多分布于台阶地上,虽多属张性、张扭性含水或导水的断层,但因地形控制承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条件差,口泉河北部广大地区大同组煤层多数采空,侵蚀基准面上的地层不含水,而下煤组石炭、二叠系地层及其上覆地层的含水性甚弱,因此分析认为以后矿井生产中过断层时不会受到地下水的危害。另外,奥灰岩石破碎,水头压力大,富水性较好,部分断层已使奥灰和8#煤层相接触或相距很近,奥灰水可能灌入煤层或发生煤层底鼓突水,今后矿井建设和生产中应给以高度重视。矿井水的PH值一般在7.0~7.5之间,最高为9.01,多属中性或弱碱性水,对井下建筑材料、设备、管路的腐蚀性不大。参照临近生产矿井实际涌水情况,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21m3/h(日涌水量为12500m3/d),最大涌水量为833m3/h6(日涌水量为20000m3/d)。该井田煤层远离含水性较好的风化壳含水层,此层水不会进入井下。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裂隙含水层(组),含水性极弱,煤层开采时井下基本无水或者水量极小。区南边虎龙沟煤矿,斜井开采太原组8#煤,井下基本无水。侏罗系煤层采空区虽有大量积水,但距太原组煤层较远,中间相隔平均厚度362.73m,一般不会漏入井下。区内揭露灰岩钻孔,若封闭不良或者根本未封闭,采煤穿过这些钻孔时单孔可造成井下1000~2000m3/d突水。小峪煤矿为大同煤田井下开采石炭二叠系煤的最大矿井,矿坑水来源为:风化壳裂隙水、采空区积水、冲积层潜水,水文地质条件与本井田不同,矿坑排水无参考价值。井田上部开采侏罗系11#~14#煤层,其富水系数平均为0.45。石炭二叠系煤层开采时,井下水比上部要小的多。考虑到不可预见因素,矿井涌水量计算,采用0.4的富水系数,矿井涌水量估算如下:矿井设计能力年产2.4Mt,矿井涌水量为4848m3/d。2.3煤层特征2.3.1煤层概况井田内赋存有侏罗系和石炭二叠系两套含煤构造。侏罗系大同组为上部含煤构造,分布有许多国有煤矿和地方国有煤矿,其煤层所剩储量不多。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为下部含煤建造,地层总厚86.2~177.20m,平均为157.93m,共含煤15层,煤层总厚38.25m,含煤系数24%。煤层出露位置在井田的东部1.2~1.3km处。由于各煤层埋藏较深,未遭受风氧化。浅部煤层风化氧化带的深度为:从露头线沿倾向下延50m。2.3.2主要可采煤层结构山4#煤层:煤层结构较复杂,由1~6层(一般3~4层)煤分层组成。夹矸为砂质泥岩、高岭质泥岩和炭质泥岩。煤层含矸率在可采范围内为0~31%,平均16%。2#煤层:煤层由2~6层(一般2~4层)煤分层组成,夹矸多为高岭岩、高岭质泥岩和炭质泥岩.煤层含矸率在可采范围内为0~34%,平均16%。3-5#煤层:煤层特厚,结构复杂。由6~35层(一般10~15层)煤分层组成。夹矸一般为高岭岩、高岭质泥岩、砂质泥岩和炭质泥岩。煤层含矸率一般为16%。8#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由1~5层(一般l~3层)煤分层组成,夹矸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