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过程中生态结构和功能解析【摘要】:白腐真菌因其极强的降解能力和特殊的代谢类型,其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白腐真菌工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对实际染料废水的综合处理能力难以进一步提升,并影响到其实际应用价值和效益。本论文主要依托于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污水的高效微生物处理技术》(2006AA06Z331),利用白腐真菌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实际染料废水进行处理技术研究,同时后期在上海染化八厂开展现场中试实验研究,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四种白腐真菌菌株产酶(MnP和LiP)优化筛选研究;②P.C.(MnP和LiP)的固定化载体研究;③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的构建及运行参数的确定;④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用于实际染料废水的小试及中试研究。本论文的目标是通过白腐真菌菌株优化、固定化载体筛选、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构建及小试和中试研究,为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的特性、效能及存在问题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四种白腐真菌菌株产MnP和LiP优化筛选研究四种白腐真菌紫芝G.sinense、云芝C.versicolor、韩芝G.lucidumHG及黄孢原毛平革菌P.C.产MnP及LiP酶活差异明显,其中以P.C.的两种酶活为最高,其MnP和LiP酶活分别于第5天和第6天达到最大值225.67U/L和110.35U/L而P.C.在氮限制培养时要明显高于碳限制培养条件下,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分析得知,P.C.在氮、碳限制培养条件下MnP和LiP的酶活均呈显著性差异,其p值均低于0.05。对应P.C.的起始pH介于4.0~4.5之间时,P.C.产MnP及LiP的酶活相对较高,而当起始pH为4.5时两种酶活为最高;当装液量在500mL/L时对应的MnP(高于240U/L)和LiP(高于110U/L)酶活均达到最高值;而孢子的接种量则以1.3×106个/mL时获得的MnP及LiP均分别达到180U/L及130U/L的最高水平;摇床转速介于120r/min和140r/min之间,其所获得的MnP及LiP酶活均较高。因此,对于四种白腐真菌而言,以P.C.所产MnP及LiP酶活为最高。(2)P.C.经六种不同的固定化载体固定化后的产酶情况P.C.经植物废料甘蔗渣和玉米芯固定化后其MnP和LiP酶活较其它四种载体固定化所获得的酶活高,通过spss18.0进行分析得知,甘蔗渣和玉米芯所产MnP与LiP酶活与其他四种载体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其对应的p=0.0000.01。虽经甘蔗渣固定后的MnP酶活要略低于玉米芯组,但甘蔗渣的LiP酶活均值要高于玉米芯组,综合考虑后采用甘蔗渣做为后续小试及中试的固定化载体。固定化载体甘蔗渣的投加量在6g/L时其所获得的MnP为最高,达157.1U/L,同时其对应的对100mg/L活性艳红X3-B脱色效果也最佳,至实验结束时可达99.6%,利用spss分析得知,不同的甘蔗渣的投加量对脱色率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373,p值为0.000.01。而且该投加量下甘蔗渣能有效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同时利用SEM观察得知甘蔗渣能较好的作为P.C.生长、附着的载体。(3)利用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的多项重要参数,并成功运行了该反应器利用正交优化实验的直观分析、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对前两级白腐真菌反应器的三项重要参数T、DO及pH进行确定,从方差分析得知T、DO和pH三因素的FA=190.37,FB=41.82,Fc=0.8530,也就是对实际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依次为TDOpH,试验表明T为30℃、DO为5mg/L和pH为5时所获得的脱色率为最高。构建的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的主体反应器P.C.—组合填料反应器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时,其色度和CODCr在0~24h内降低较为迅速,二者的去除率分别可达53.41%和29.50%,据此确定组合式系统的HRT为24h。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的染料废水与培养基的配比为4∶1时,系统对CODCr及BOD5的去除效果为最佳,其对NH3-N的去除平均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即15mg/L,对实际染料废水的色度也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的50以下,经检测,出水的生物毒性仅相当于平均浓度为0.058mg/LHgCl2的毒性,为低毒水平。对应的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基本稳定在5.60左右,反应器内P.C.始终为优势菌种,其中白腐真菌—组合填料反应器在运行期间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本稳定。对染料废水稀释并不能有效提高系统的CODCr、BOD5去除率以及对实际染料废水生物毒性的削减。对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发现当该系统采用稀释染料废水时,反应柱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波动不大,基本稳定在5.48左右。但低温下系统对CODCr、BOD5、生物毒性及脱色率的去除效果较常温下要低,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也较常温下低,其平均值为5.20,而随着系统的运行,在低温工况后期其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系统运行后期有其他菌的侵染,它们并不是优势种,同DGGE图谱分析结果相一致。DGGE测序结果显示,三种工况下Neosartoryafischeri、Sordariamacrospora、Penicilliumchrysogenum及P.C.四种菌均存在,而其他几种菌均较少,不属于优势种。(4)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用于实际染料废水的中试研究现场中试研究得知,表明该组合系统对NH3-N、CODCr及BOD5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该组合系统对可生化性差的实际染料废水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化降解能力。同时该组合系统对实际染料废水的生物毒性物质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毒性检测表明其对应的HgCl2平均浓度已降至0.08mg/L,属于低毒水平。本论文通过对白腐真菌菌株的优化、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酶固定化载体的筛选、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工艺技术参数选择及应用该反应器进行的小试及中试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为该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并保障其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关键词】:黄孢原毛平革菌固定化载体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工艺参数优化染料废水小试与中试处理生态结构与功能解析【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X703【目录】:摘要6-9Abstract9-15第一章绪论15-351.1研究背景15-191.1.1白腐真菌处理染料废水体系的染菌问题171.1.2白腐真菌反应器应用于实际染料废水处理中的问题17-191.2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19-201.2.1课题来源191.2.2研究内容19-201.3国内外研究现状20-321.3.1白腐真菌对染料废水的降解机制研究20-211.3.2白腐真菌产酶条件优化研究21-241.3.3白腐真菌反应器开发研究24-281.3.4辅助基质用作白腐真菌碳源的研究28-301.3.5白腐真菌生物膜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30-311.3.6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解毒效应研究31-321.4研究目的与意义32-341.4.1研究目的32-331.4.2研究意义33-341.5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34-35第二章四种白腐真菌菌株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研究35-492.1前言352.2研究目的与内容35-362.2.1研究目的352.2.2研究内容35-362.3材料与方法36-382.3.1实验材料36-372.3.2实验方法37-382.4结果与分析38-482.4.1营养限制培养基中P.C.菌MnP和LiP酶活分析研究38-402.4.2四种白腐真菌MnP、LiP酶活分析及比较40-422.4.3P.C.菌产酶条件优化研究42-482.5本章小结48-49第三章黄孢原毛平革菌固定化载体研究49-643.1前言493.2研究目的与内容49-503.2.1研究目的493.2.2研究内容49-503.3材料及方法50-513.4结果与分析51-623.4.1P.C.在固定化载体中的附着及产酶情况51-583.4.2甘蔗渣投加量对P.C.酶活和处理活性艳红X3-B的影响研究58-603.4.3摇瓶体系内经甘蔗渣固定化后的染菌情况及扫描电镜观察60-623.5本章小结62-64第四章组合式白腐真菌工艺系统的构建及运行参数优化研究64-1034.1前言644.2研究目的与内容64-654.2.1研究目的64-654.2.2研究内容654.3材料与方法65-724.3.1实验材料65-674.3.2实验方法67-724.4结果与分析72-1004.4.1T、DO及pH值的正交实验72-754.4.2HRT调控实验75-764.4.3染料废水—培养基配比实验76-884.4.4染料废水初始浓度实验88-944.4.5低温条件实验94-1004.5本章小结100-103第五章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103-1165.1前言1035.2研究目的与内容103-1045.2.1研究目的1035.2.2研究内容103-1045.3材料与方法104-1055.3.1实验材料与装置1045.3.2实验方法104-1055.4不同工况下P.C.—组合填料反应器内真菌群落结构变化105-1145.4.1染料废水—培养基配比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105-1085.4.2染料废水初始浓度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108-1115.4.3低温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111-1145.5本章小结114-116第六章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现场中试研究116-1266.1前言1166.2研究目的与内容116-1176.2.1研究目的1166.2.2研究内容116-1176.3材料及方法117-1196.3.1实验材料117-1186.3.2实验方法118-1196.4结果与分析119-1246.4.1水质理化指标变化情况119-1236.4.2生物毒性降解情况123-1246.4.3技术经济指标初步分析1246.5本章小结124-126第七章结论与展望126-1307.1论文结论126-1287.2论文创新128-1297.3研究展望129-130附录130-135参考文献135-145博士期间学术成果145-147后记:致谢147-149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