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林一平林一平第一章、教师专业化之现状:课程意识缺席,“语文秀”粉墨登场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遗憾的看到课标里的一些闪亮的词汇在课堂上的简单移植,我们看到了大量的貌似神离、有名无实、本质是教学内容逃逸性质的教学行为与现象在课堂上出现;新课改拉开序幕,这些现象是没“进去”就“出来”的“拓展阅读”、徒具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流于浅层的“感受性阅读”与不受文本限制的“创造性阅读”、多媒体挂帅的阅读教学等等。李海林先生在《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一文中把当前的不良倾向归纳为“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和“多媒体化”等,并对这些现象作了深刻的理论批判。“华南虎”的教学实例点评1、放声读、放胆说、放声诵。这是从文体的角度设计教学的。但是从诗歌的角度,如果阅读的话,主要是诵读。而非说。2、放映野外生活的老虎,问: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老虎?这一内容是放在开头好还是这里好。3、放声读(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再次读指正生字读音齐读4、原文修改,问修改后感情表达有什么影响?(讨论、比较)5、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好?具体说。学生回答。这两个内容显然是有问题的,修改后的显然不如原文。如此,发现也就显得多余。6、探究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⑴怎样的一只的华南虎⑵怎样的观众⑶怎样的诗人(讨论)7、交流仿句10、播放笼中和动物园中的虎影片,我想对:华南虎说观众说诗人说我们教学的立足点是什么?是诗歌教学。但我们教了什么?我们教的诗歌而不是图片、电影。诗歌该怎么教,应该按常态教,也就是按照学生平常阅读诗歌的方式教。诗歌的常态性阅读至少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读懂诗2、在读懂的基础上再深入理解3、本诗显然不是定篇而是例文。4、从阅读的角度,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才能进入情境。体察作者的情感。体悟作者营造的意境。5、应该领悟作者所选取的物情的结合体——意象。6、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陌生化)7、文体知识:叙事诗。8、体会诗歌语言的张力。下面举我本人写的一首诗为例:玻璃杯碎的声音(与现实联想、想象)深夜异乡的码头上没有故乡的船(为什么)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肯定吗,诗歌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背着吉他举着一个本子歪歪的写着“一个不愿回家的孩子”(不愿回家还是?想象联系生活)遭遇一双双发红的眼睛(想象红眼睛是什么,喝醉酒的眼睛,还是这使人害怕的社会)一个玻璃杯碎了(为什么?)深夜里声音十分清脆黄色的液体(注意与下句的“红”字)撒满了孩子的红衣裳(这指的是什么,“红”,学会想象)她低着头哭了(你读出了什么?体会诗歌语言的张力)第二章教师专业化之起点: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创生语文教学内容是实际教了什么的问题。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关系好比大海与鱼的关系,面对一篇文章,有时候(遇到经典时)我们需要把文章讲得很通透、全面,需要把这个大海里的鱼尽力一一捕捞,这时,教材内容基本上等于教学内容,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的其实是里面的一条、几条鱼,教学内容只是教材内容蕴涵的一个小小的方面。目前课堂如此混乱,主要是老师们把“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等同了起来,拿起一篇文章只要里面有的都讲,字、句、篇、章、语、修、逻牵涉无限,但同时什么都没有讲透,加上还要新花样,这样课就越上越复杂,越上越臃肿。面对具体一篇文章,我们不能什么都教,一堂课要相对纯粹与简洁;我们的教学内容要么是“文”的教学(为学生的人格养成与文化承传服务),要么是“语”的教学(传授听说读写的知识,为养成专门的能力服务)。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最后一课》教例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15分钟)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学生活动)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3、讨论,点拨。作者为什么样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教师点拨: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本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较好地说明,教学环节不能太多,实际上教学环节多,学生摸不着脑袋,也是无效的教学。这个案例具体好在那里?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往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一线以串珠,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透视。通过“韩麦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还透视到课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又是一个角度的“一线以串珠”。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理解人物形象。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的精度,从教学内容来看,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每一个教学步骤,这也是“一线以串珠”。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应该说语文教学就是语与文的教学,你要有所选择,侧重文还是侧重语,不能什么都讲。对于经典文章首先要注意教学要关注文,也就是文章的内容,通过文章内容来熏陶感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一般文章就根据你的理解,你要么关注文,要么关注语,也就是完成语文任务:听、说、读、写就好了。多给学生以语言知识,或者是多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春》的教学设计评点一、导入新课1、出示残缺的“四季诗”:“游芳草地,赏绿荷池,饮黄花酒,吟白雪诗。”让学生补充完整。(设计的意图是创设阅读的氛围)2、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简述理由。(牵强)二、感知课文1、学生欣赏配乐散文朗读《春》,摘录不认识的字词。2、想想文章描述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听后回答,形成板书:春(朱自清)一、盼春(喜悦殷切)二、绘春(热情赞美)先总体勾勒再细描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三、颂春:新、美、壮(从理解文章内容的角度组织教学)三、朗读训练1、以“老师来了”一句为例,设置不同的语言环境,如惊喜、欢呼、失落、害怕等,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引导他们领悟《春》的感情基调和相应语气。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进行试读。3、请几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点评。(可以与下面的品味结合起来进行)四、理解内容,品味语言1、学生四人一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互相说说喜欢的理由。2、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对喜欢的句段进行讲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伺机点评,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使学生了解比喻、拟人的修辞及写作知识。)讨论是否就是品味,品味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五、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春》结构严谨优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结,用三个比喻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语言清新朴实,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六、课外延伸1、朱自清先生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表现了“春”的美好与活力,你还读过哪些写春的诗文?(如果作为经典文本来教的话,那么应该延伸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并且是以抒情类的散文为主。进而理解朱先生作品语言的特色)2、布置练习:(1)收集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等。(2)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任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3)根据课文画一幅描绘春天的画。(以上三个练习任选其一,联系过程中可以自由结组交流、探讨。)(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的巩固,而3道练习与教学的目标定位显然有一定的脱离。一节课我们给予的要求太多了,既是阅读课又是写作课,甚至是非语文课。练习1显然是综合实践,对于课文本身有多少作用。)以“知识”为取向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教的知识欠缺的是能力性的知识,也就是怎么读怎么写的知识。我们在2005年第5期上发了一组文章《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要不要知识,我发了一篇《作文教学呼唤程序性知识》论文。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都有点不敢谈知识了。一谈知识就是保守,这是错误的。没有知识哪来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怎么做的知识尤为重要。就是说我们教的知识必须有用。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目前学校教的知识比较陈旧,文学作品教学的知识用的都是前苏联一套的文学理论。并且长期不变。建设新的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迫在眉睫。但是很困难。据说全国一流的语文教学专家希望搞一个语文知识体系,原本认为这比较简单,但仔细一搞,不行,搞了一年,没搞出来。这里有一个对旧有的知识体系梳理的过程,然后对新出现的知识的也有一个考察的过程。因此,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即使建立,也有一个适应和实验的过程。目前新课标所列的知识,应当说还是旧有的知识。而所谓新知识,又是无法实际操作的。现在我们来看美国的一个教学作文修改的过程:1.草稿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统领一切的中心议题和主旨?2.中心议题或主旨有没有得到充分详实的保证和发展?3.有什么地方需要添、删、挪、核实的?4.文章开首是否有效地引导出题目并吸引既定的读者?5.每一个段是否都与中心议题或主旨直接相关?每一段落是否都得到充足详实的发展?6.段落的先后次序安排是否符合逻辑?段落之间的转折关联是否顺畅自然?7.文体和口气与题目、既定读者及写作目的是否吻合?8.结尾是水到渠成、干净利落还是草草收兵、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节外生枝?比如观察的指导他们这样让教师去指导学生:具体观察的步骤有三种:1、计划安排;2、观察记录;3、整理记录。并且相当仔细地阐述了这三个步骤。在计划的安排上,要求教师观察的计划要妥当,而且告诫教师,计划制定的妥当与否,是关系到观察成功的关键。除此之外,还告诉教师要到某观察目标或所在地观察,要征求目标和所在地的许可。甚至告诉教师如果观察的是公共场所如:车站、公园、学校、码头和农贸市场等一般就不用事先与任何人联系和征得同意;如果是博物馆、某政府机构、某公司企业等,就要事先征求别人的允许;如果是某医院的手术室、某市的福利院、个人经营的小餐馆、卡拉OK酒巴或私人住宅,更要事先征得同意。还进而告诉说,大多数人和机构,只要说明理由,他们一般会同意的。对于一些细节他们也给予关注,告诉在观察前要准备观察的工具。带记录本(普通的就行了,最好是硬面的),再带一只小录音机(便于口授观察内容、感想等),只要有这两样就可以算工具齐了,可以出发了。在观察过程中,他们又要求学生在实地观察时要注意视角、抓住环境的细节和特点、人物的谈吐和特征、记录观察的内容和自己在观察时的感受。在观察视角的选择上,要求观察时可以从一个固定的角度或多视角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