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领导行为理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领导行为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领导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局限性,掌握领导行为理论对管理思想发展的作用,尤其要掌握经理角色理论、管理方格论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第一节领导者权变理论领导者权变管理理论是70年代形成的一种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权变管理理论认为,要根据企业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地进行管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超Y理论。超Y理论认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要视工作性质、环境特点、成员素质等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超Y理论认为人们加入组织的需要类型有差异,人们对管理方式的要求有差异,影响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因素有差异,人们对工作的亲和力有差异。在制定计划、组织结构、领导方式中均体现了权变理论思想。一、超Y理论的要点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基本观点:★人们带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组织,但最主要的是实现其胜任感;★由于人们的胜任感有不同的满足方法,所以对管理要求也不同,有人适用X理论管理方式,有人适用Y理论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工培训、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水平等都要随着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及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定,才能提高绩效;★一个目标达成时,就会产生新的更高的目标,然后进行新的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权变管理理论在计划方面的观点1.计划的制定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因素,即:环境中的机会、组织拥有的能力与资源、经营管理上的兴趣和愿望、对社会的责任。制定计划的权变方法就是要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2.在不同情况下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3.计划中的模糊性与灵活性。制定计划时,对目标的明确性问题要具体分析。对闭式的、机戒式的组织和程序化的作业活动来说,明确的目标是可行的,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对开式的、有机式组织和非程序化作业活动来说,明确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规定的机械的程序,可能会忽视人的因素,窒息个人的2主动性,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使计划保持一定的模糊性和灵活性。过于精确会破坏灵活性,使得个人和组织难于适应变化着的情况。三、权变管理理论在组织结构方面的观点权变管理理论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各种观点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式系统”,是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系统。为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把企业分成一些不同的结构模型,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伍德沃德分类法英国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认为,每一种有着类似的目的和类似的工艺技术复杂程度的生产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组织模型和管理原则。她按照生产系统的工艺技术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程度,把企业分为单件和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伴有单件生产、大批量和大量生产、大批量生产伴有流水生产、流水生产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再结合其他的目标,可以把企业归纳为三种类型:(1)单件和小批量生产。它主要就顾客的“订货”或“定做”的产品进行生产。(2)大批量和大量生产。其产品大部分是标准化或统一的。只在最终外形上有些变化。(3)长期的流水作业生产。它所生产的标准产品是通过预先规定的工艺程序制造出来的。把企业分成这样三类,就可以不必对各个企业所用工艺技术的渐进性进行比较,集中考察企业以下的一些组织特点:管理的层次、管理幅度、管理人员同其他人员的比例等。2.皮尤等人的分类法英国管理学家皮尤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英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不能采用单一的行政组织类型,而必须以可衡量并能够得到资料的一些结构上的变数来对企业组织进行分类。按结构变数把企业划分的七种类型即工作流程一行政组织型、人员一行政组织型、含蓄结构型、完全的行政组织型、前工作流程一行政组织型、萌芽状态的工作流程一行政组织型和萌芽状态的完全行政组织型。3.劳伦斯等人的分类法劳伦斯等人的分类法强调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用“分化”这个词来表示一个企业适应于外部环境而划分为各个小单位的程度;用“整体化”这个词来表示企业中各个小单位的协作或工作的统一。他们选了在稳定和变化情况上各不相同的三类环境进行分析比较:第一类环境是高度稳定和变化较少的。第二类环境的稳定程度是中等的。第三类环境是很不稳定而变化极快的。他们对这三类工业中大量的成功企业和失败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成功的企业都是整体化的途径适应于外界环境因素的企业。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最好的”组织设计。不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和不同的企业,即使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都要因时、因地制宜,设计出不同的组织结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才能取得成功。4.赫里格尔等人的分类法赫里格尔等人依据企业的外界环境和工艺技术两个方面的因素,把企业分成四类模型:第一类市场条件等外界环境变化快、内部各种产品之间工艺技术差别大的企业;第二类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较快、内部产品品种较多、但工艺技术上差别不大的企业;第三类是市场条件等外界环3境因素较为稳定、产品品种较简单、工艺技术较稳定的企业;第四类是外界环境因素十分稳定而产品非常单一的企业。四、权变管理理论在领导方式方面的观点1、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弗雷德·菲德勒(FredE.Fiedler),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和管理专家。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心理学与管理学教授。他从1951年起由管理心理学和实证环境分析两方面研究领导学,提出了“权变领导理论”,开创了西方领导学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主要著作和论文包括《一种领导效能理论》(1967),《让工作适应管理者》(1965)《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以及《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等。菲德勒曾用了十几年时间对1000多个团体做了调查,研究领导方式问题。他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即企业领导者对其同事和下属的看法和感觉,会影响领导者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对领导者是否有利的情况。把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在对领导者有利情况为中间状态的环境中效率较高;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在对领导者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效率较高。所以,不能说哪一种领导方式最好或不好,必须把环境、领导者和下属的情况、工作类型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不同的情况适合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第二,要提高领导效率,可以从决定领导效率高低的两个方面着手,即一方面改变领导者的个性和领导方式;另一方面改变领导者是否有利的情况。这可以从改变领导者同下属的关系、改变工作结构程度的高低、改变领导者的地位权力三个因素入手。雷定认为,领导效率的模型,取决于对工作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和效率高低三种因素。前面两种因素的不同结合,形成四种基本类型。在每种基本类型中,再按效率高低分成两种类型,共为八种类型。第一种基本类型是分离的情况,即对工作和职工都不大关心,两者是分离的。按效率高低又分成两种类型:对工作和职工都不大关心,效率低;领导者虽然对工作和职工都不大关心,但还遵守规章制度,并且不把他的不关心公开表示出来,所以效率较前者为高。第二种基本类型是关心的情况,对职工的关心程度高而对工作的关心不够。又分成两类:领导者主要关心人际关系,担心由于破坏了和谐关系而受到谴责,因而效率较低;领导者努力开发职工的才智,并为职工的满足和激励提供条件,并信任职工会做好工作,但对工作却不够关心,因此,虽然比前者的效率为高,其希望却不一定能够实现。第三种基本类型是献身的情况,对工作的关心程度高而对职工的关心不够。又分为两类:领导者由于对职工缺乏关心,又想采用压制手段来达到目的,引起职工的不满,因而效率较低;领导者通常是绝对自信的,但有技巧说服职工来达到目的,并能设法避免职工的不满,因而其效率较前者为高。第四种基本类型是结合的情况,对职工和对工作都很关心,两者结合得较好。又分为两类:领导者对工作和职工都很关心,但决策不当,过于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因而效率不4太高;领导者不但对工作和职工都很关心,而且善于在承认各人的不同情况和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决策,因而效率高,是理想的类型。3.豪斯等人的目标一途径领导理论这一理论是以期望机率模式理论和领导方式的双因素模式为依据而发展出来的。它认为,领导者的效率是以他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这种理论的关键是领导者影响下属的行为和目标间的“途径”的方法。认为,管理行为只有被职工认为能导致其眼前的和未来的满足时,才能为职工所接受,并受到他们的欢迎;领导者需认识到职工存在着工作目标的需要,并且要激起职工的这种需要;领导者要使达到工作目标以后的报酬对职工更有吸引力(即增加目标成果的强度),从而提高对职工的激励力;对职工加以指引和训练等,使得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更易于实现;当职工的工作规定得不够明确时,领导者可以通过明确规定目标、给以支持性的监督、对职工进行训练等来减少工作的模糊性,从而增加达到工作目标的期望机率;当职工的工作已规定得很明确时,即“目标一途径”的关系已经很清楚时,就不要再采用指令性的工作结构;要消除职工实现目标的障碍,并增加其个人满足的机会;领导方式有指示式、支持式、成就指向式和参与式四种,至于到底采用哪种领导方式更好,取决于权变因素;领导方式的选用,没有固定不变的公式,要根据领导方式与权变因素的恰当配合来考虑。4.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这是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等人提出的一种权变领导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领导方式,形成一个连续统一体。其中的两个极端是专制的领导方式和民主的领导方式。中间则是领导者权力和下属权力多种不同结合的方式。并不存在着一种“最好的”领导方式,一切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因素(任务性质、职权关系和团体动力)。在这个连续统一体中,按照上司权力从大到小、下属权力从小到大的顺序,可以举出以下七种有代表性的模型:即上司做出并宣布决策;上司“销售”决策;上司提出计划,并允许下属提问题;上司提出可以修改的暂定计划;上司提出问题,征求建议,然后做出决策;上司规定界限,让下属的团体做出决策;上司允许下属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在上述各种模型中,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种?不能做抽象的回答,而要依据情况做具体的分析。5.领导—参与模型这是弗鲁姆等人提出的一种权变领导模型。这种模型不同于把领导者的个性看成是固定不变的、通过调整环境来适应领导者个性的菲德勒模型,而主张领导模型适应于情况而随时变动。它试图确定适应于特定环境和情况的领导方式。这些领导方式是由下属参加决策的程度来定的。有五种典型模型(式中的A代表专权,C代表协商,G代表团体,英文字母后面的罗马数字代表该种类型的变型):即AI型,领导者运用手头现有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做出决策;AⅡ型,领导者向下属取得必要资料,然后自己作出决定;CI型,以个别接触方式让下属知道问题,取得下属的意见或建议,随后由领导者做出决策;CⅡ型,让下属集体地了解问题,集体地提出意见和建议,随后由领导者做出决策;GⅡ型,让下属集体地知道问题,并一起评议和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争取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致意见。弗鲁姆等人认为,影响决策效果的因素有决策的质量和合理性、下属接受决策和对有效地实施决策承担责任的程度、制定决策所需时间的长短。根据这三项因素,再5结合信息规则、目标一致规则、课题明确规则、下属接受规则、避免冲突规则、公平合理规则、接受优先规则等七条规则,就可确定采用何种领导方式为宜。6.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是卡曼提出的一种三因素的权变领导理论。他认为,领导方式应由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下属的成熟程度这三个因素来决定。随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