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折衷是刘勰批评文学的原则和方法
1“折衷”是刘勰《文心雕龙》批评理论的精髓赵旭东一部五十篇的《文心雕龙》,其理论体系的完整,写作结构的严密,占有材料的丰富,探索问题的广泛,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是前所未有的。而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其文学观点的独到、新颖、全面、恰当,不但超过了前人,而且有些观点也为同时代人甚至后人所难企及。《文心雕龙》之所以能够“体大虑周”、“笼罩群言”,根本原因在于刘勰自始至终贯彻了“折衷”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一、折衷”——刘勰坚持的文学批评原则在宋、齐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中,在浩繁的充满偏见和俗见文论中,如果想折衷群言,自开户牖,独成一家,不但必须具有超俗不凡的精神境界和敏锐见识,关键还要确立正确的理论原则批评方法和尺度。对此,刘勰的思路是明确的。他在《序志》中写道:“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者,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进行文学批评,特别是集大成的文论著作,既要对几个时代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进行评价,又要对各种文学主张和文学观点开展分析,“同乎旧谈”本来就难免且有雷同之嫌,而“异乎前论”本在情理之中也不免有“苟异”之疑。在这里,刘勰把“同”和“异”的矛盾,用“势”和“理”作准绳,使两者统一起来:不论是同还是异,都以作品的本来面目“势”和内在的必然道理“理”为尺度,以“折衷”为原则和方法,从而达到判断准确、批评至当的目的。这样的文学批评,不论是与旧谈相同,还是与前论有异,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不是以某一个的好恶来确定的,而是按势和理“折衷”的结果。2一部文学论著,凭什么赢得业界人士和广大读者呢?当然首先是正确的观点;而观点的正确又首先取决于批评者思想方法的正确。“唯务折衷”就是刘勰文学批评原则、方法、标准的宣言和声明。这个观点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他曾经批评那些“竞于诋诃,吹毛求疵,次骨为戾,复似善骂”的批评“多失折衷”(《奏启》),他主张将“两韵辄易”和“百句不迁”的用韵形式“折之中和”(《章句》);有时他又用“中”(“能以厥中”《封禅》)、“繁略违中”《铭箴》)和“正”(“析理居正”《史传》)等概念来说明这一观点。可以说,折衷就是刘勰文学批评的灵魂。“折衷”这一概念的含义,往往会被现代人理解为哲学上被赋予政治意义的折衷主义,这是误解。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折衷不仅有调合矛盾的意思,更有求恰当、求确当、不偏颇、不片面的解释。《说文》:“折,断也。”《广韵》:“衷,当也。”《韵会》:“折衷,平也。”《史记·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注:“折,断也,衷,当也。”那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折衷”是哪一个意思呢?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说:“折衷,即折中,折是判断,中是恰当。”周振甫在《文心雕龙选译》中说,折衷,就是“求至当,求恰当”。显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折衷”,就是对文章(学)理论、作家、作品力求作出恰当的评判。二、折衷”——刘勰坚守的文学批评方法刘勰不但在文学批评理论上坚持折衷的原则,而且在文体论、技巧论、批评论中时时注意用折衷的方法来衡量。首先,折衷的方法体现在刘勰的文体论中。对于骚,他主张“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对于赋,他要求“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封禅要“意古而不晦于深,文今而不坠于浅,章表要“要而非略,明而不浅”;启应“文而不侈”,3笺应“简而无傲”。所有这些,都要求作家准确把握所用文体的特征,写作时力求恰当而不偏执。酌奇失贞,玩华坠实,文新无质,色糅无本,意古晦于深,文今坠于浅,要而略,明而浅,文而侈,简而傲,都是因为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特色而背离了折衷的原则,走向了极端。刘勰在肯定酌奇、玩华、文新、色糅、意古、文今等特色的同时,提出防止出现偏离“衷”的倾向,不但对文体的特点作了界定,也对宋、齐以来的不良文风给予了纠正。其次,折衷的方法渗透在论述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方面。论夸饰,刘勰认为要恰到好处,应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说隐秀,他推崇浑然天成:“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谈镕裁,他追求“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不难看出,这些要求都表现了刘勰求至当、不偏颇的折衷思想。刘勰在阐述中,还往往举出两种片面的表现,吸收它们某些合理的成份,同时又指出它们各自的局限性,进而推出一种折衷的理想观点。试看他关于风骨和文采的论述:“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管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风骨》)刘勰用恰当的比喻,首先指出了一味追求华丽藻采作品的片面性,说这类作品就像五色的野鸡,色彩俱全但不能远翔高飞;同时也指出了只注重内容正确、结言端直作品的不足,说它们就像骨劲气猛的老鹰,只能高飞在长空而没有吸引人的色彩。两者各有长处,又都有缺陷。只有两者长处兼有的文章才是“骨髓劲”、“风力遒”、藻采耀的力作——就如同人们理想中的凤凰,既能高飞,又有色彩。一篇好文章,内容和形式都要至当,不可偏废。刘勰在巧妙的譬喻中用折衷的方法,对有片面性的两种文章模式在对比中进行了扬弃:吸收了它们各自的合理成份——即有风骨的文章内容4和有藻采的文章形式,把风骨和藻采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再次,折衷的方法还贯穿在批评论之中。一部作品问世之后,往往有一些批评家品头论足,这是正常的,但批评者总是因为对作家或作品有偏好,于是“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就像一个人只向东边望而看不到西墙一样,致使评论不能“圆该”,不能折衷,不能达到至当的境界。刘勰不但提出了这个问题,也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折衷,具体要求就是“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知音》),“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附会》)。即从作品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作品,这样批评的结论才会不偏不倚,才能恰当。要做到这些,批评者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真正达到“博学”、“兼通”、“圆鉴”、“才备”的境界。三、折衷——刘勰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刘勰评价作家、作品,力求全面、客观、折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为世俗偏见所囿,敢于独树一帜,匡谬正俗。在理论上,刘勰极力反对那种“顺风以托势”的文风,提倡勇于“逆波而泝洄”(《论说》)。他认为文学批评中“雷同一响”、“混之一贯”的风气是“可悲”的(《程器》),所以在批评实践中不管古今有没有定论,都要按实际情况折衷评价。前人认为曹丕的文学才能与曹植比相差千里,刘勰认为这是“俗情抑扬”。他从具体分析这两个作家的作品入手,进而得出结论:“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儁,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世俗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才略》)这是一段对曹丕评价鸣不平的文字。那么他是否想要证明曹丕的文学才能胜过曹植呢?不是的。他的目的不是将前人的结论推翻,只是要使“二5曹”在汉魏文学史上的地位回归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刘勰之所以敢于翻这个历史旧案,就是因为他立足于作家作品的现实,有折衷的尺度。第二,对作家,既看到其擅长的一面,也看到其低能的一面;对作品,既不一味地捧,也不一味地贬。陆机是名望很高的文学大家,其作品“理新文敏”、“情周而巧”。他在指出陆机这些优点的同时,也绝不放过其作品的缺点。对于陆机文章的“繁”,刘勰曾多次给予指责。《哀吊》篇中说:“陆机之吊魏武,序巧而文繁。”《议对》篇又说:“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辞弗剪,颇累文骨。”《镕裁》篇还说:“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指出大作家的缺点,遗憾其有误,责备其不当,甚至连他们的用字、用词、用事上的缺点都一一点明,这不是吹毛求疵,而正是表明他对这个作家的重视。刘勰评价司马相如的作品,既指出其“有文无质”(《程器》)、“为文而造情”(《情采》)的严重缺陷,同时也肯定其“断而能悲”(《哀吊》)、“文晓而喻博”(《檄移》)、“气号凌云,蔚为辞宗”(《风骨》)的优点。第三,注意到作家的不同才性和作品的不同风格。刘勰深知作家的个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认为不应以某种个性来评价作家的优劣。因此,在《神思》篇中,他对“思之缓”而有“巨文”的王充、张衡等与“虽有短篇”而“思之速”的王粲、祢衡等的评价是平等对待的。对于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等八种风格,刘勰认为都应该允许并存:“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体性》)这就是说,各个作家的才性不同,作品风格也多种多样,不必拿一种模式去衡量。正是有了多种风格,才使得文学繁荣。汉代的王充说:“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意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论衡·自纪》)刘勰把这一6思想用于文学批评上,是很有见地的。第四,既关注作品的内容,也注意作品的艺术造诣,全面衡量,以鉴优劣。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辩骚》篇中。对楚辞的评价,前人或者“举以方经”,或者认为“不合传”,可谓“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刘勰利用折衷的方法,通过“征言”,即依据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情绪和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楚辞的典诰之体、规讽之旨、比兴之义、忠恕之辞,是“同于《风》、《雅》”的;而其中的诡异之辞、谲怪之谈、狷狭之志、荒淫之意,又是“异乎经典”的。进而得出了楚辞是“《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的结论。刘勰还从文学的角度点评了楚辞主要篇章的艺术特色:“《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招隐》,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这些使楚辞具备了“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的总特色,以至古今的文学作品“难与并能”。他同时认为,楚辞高超的抒情、写景手法和语言的巧妙运用,使得后来的作家们“莫之能追”。楚辞内容的深刻和形式的新颖,在文学史上产生了“衣被词人,非一代”的重大影响。这些结论,是按照折衷的尺度,在全面分析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因而令人信服。剖析刘勰《文心雕龙》中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折衷思想,不但可以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刘勰进行文学批评的原则、方法和标准,而且可以用这个原则、方法和标准去解析《文心雕龙》的文学观点和批评角度。这对于丰富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宝库、提高当代的文学批评水平,无疑都是有裨益的。
本文标题:折衷是刘勰批评文学的原则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