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盐城市田家炳实验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有效教学的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在我国,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有效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介绍,一些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逐步展开。随着课改的深入,社会各方面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渐提高,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问题,导致了教学低效,甚至是无效,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教学被凸显出来。如何做到“低耗高效”,急需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途径进行系统研究。“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为我校教学工作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机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估的规范化的课堂教学高效益的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正在积累中。以往研究是多以学生在阶段学习后的考试成绩为唯一教学目标,以单一的知识掌握来衡量教学的有效与否。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关注教师的课堂所有行为(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是否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与以往从教师层面进行的研究相比较,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师生之间寻找协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入手,创设课堂民主氛围和教师对课堂纪律控制的统一,激活师生双方的创造性,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1.树立“人本”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角色体验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活动热情,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通过多层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彻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人本地位,使所有学生能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和有效地学习,以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这正是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上最具有意义的地方。2.提高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通过研究,能使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养成实践加反思的工作作风,从模仿教学走向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使有效教学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形成符合学科实际且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3.加强资源整合,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整合国内外、校内外有效课堂教学资源,如对名师课例、精品课例进行剖析研究,对教学光盘、影像资料进行优化,搜集并整理教学研究成果资料,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这些资源整合的行动研究对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4.立足教学实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以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加强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优选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并总结经验。通过参与校本教研,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国内外关于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及本课题界定(一)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近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观点,国外教育专家对此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教师的教学热情与教学的有效性。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这种动机既是促使他们有效教学的重要动力,也是构成有效教学的最基本特征。2.教师特征与教学的有效性。20世纪上半叶,斯蒂文思(1912)做了一项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弗洛伊德(1966)、赖安(1960)的此课题继续强化研究。3.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的有效性。美国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加涅出版了学习心理学著作《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英国朗曼出版公司于1993年出版了一套丛书《教学即沟通》等16本,其目的是为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4.教学环境与教学的有效性。沃勒芮(1988)等人就提出了把握环境的影响或者为所有学生设计有效的环境的观点。5.课堂管理与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管理指为顺利开展课堂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过程。Doyle(1986)认为,课堂教学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维持秩序,二是促进学习。我国教育专家根据我国教育教学的特点,展开相关的研究:1.盛群力教授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若干研究》一文中,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课题《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四条标准和一堂好课的七条标准。2.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与建立教学新常规实验与研究》通过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常规的研究,建立起具有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使中小学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3.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研究的《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该课题从学、教、研、思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出了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阐述了有效的学法,探讨了激活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方法。(二)本课题界定本课题着重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有效教学策略、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本课题所说的“有效教学”,指教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发展情况、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在强烈的效率、效益和效能意识下,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高效能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具体而言,有效教学的效果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有效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效作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本课题所说的“有效教学策略”,指教师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进行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和调控,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包含两个方面:宏观策略(教学全局发生作用)和微观策略(教学方法、技能构成)。本课题所说的“有效教学途径、方法”,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细化的、可操作的各个环节,各种措施及手段。本课题将从研究发现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分析致因入手,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通过再次的反思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有效学习”个案,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学习的操作点,引领教师积极应用,构建以“有效学习”为主导的教学体系。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内容(一)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改善小学生课堂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健全有效课堂教学理论,构建操作性较强、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有效教学模式,从而使有效教学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2.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逐步树立自觉进行有效教学的观念,转变低效教学的行为,掌握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养成有效教学的反思习惯,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提高学生对各门功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教师有效备课的研究和实施。形式主义的抄写备课笔记,既没有达到备课的目的,又浪费了老师的精力。在办公自动化,信息数字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备课形式,提出较为具体的备课要求;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强调“博览”和“整合”;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基本路子。2.师生有效互动的研究和实施。师生教学互动是课堂构成的主体,分为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动。教师习惯于传统的问答式互动模式,而学生需要自主探索研究型学习方式,针对这潜在的矛盾,老师需要研究有效而不是“高效”的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索的过程。对当前课堂中存在目标定位含糊不准、辅助手段喧宾夺主、教学策略费时费劲、课堂指导顾此失彼、教学节奏张驰无度、升华拓展画蛇添足等薄弱环节我们将进行深入研究,力求能有所革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有效课堂管理的研究与实施。詹姆斯·昌佩和尼丁·诺利亚在其撰写的《管理的变革》中指出:“管理的作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划和预算、组织和人事、控制与解困,而是预测、协调和激励。”课堂管理的功能也发生着变化——从注重控制演变为关注生成。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意义的过程,但是单纯的行为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发展。这就意味着课堂管理,除了要将时间和空间及相关活动做最佳的安排与运作达成组织目标,还要满足个人心理,促学生主动发展。4.有效练习的研究和实施。(1)课内练习有效性的实施课堂练习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课的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课外练习有效性的实施。课前作业:主要是预习和自习习惯的养成;课后作业: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们有时需要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如实践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或研究性作业等。5.有效探究策略的研究和实施。研究如何找准学生自主探索的切入点,把握好探究时机,采取相应的探究形式,研究教师如何激发、保护学生自主探索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策略。6.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施。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逐步扭转单纯依靠学科成绩评价各教师教学业绩及学生学业水平的局面,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适当调整考核评估办法,注重学校的全面发展,对小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中,质量调研成绩比重要降低;把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考核不仅关注最后调研成绩,还要把目光转移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来,加强过程性的质量调研;不仅看调研的成绩,还要看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是否注重学生能力、习惯的培养;把学科评估和活动评估相结合,不仅考核学科课程达标情况,还要考核学校艺术教育、环境管理、特色创建等方面的成绩,强化对学生写字、读书、实验演示、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考核,强化常识技能学科的教学质量随机抽测,通过考核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有效教学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7.师资素质有效提高的研究和实施。推进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益的的高低。因此,要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业务建设,立足现状,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不断提升。一是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二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考核。三是全面启用教师成长记录。四是定期组织全员性教学业务水平测试。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一)研究思路1.收集问题。对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教学的问题所在,分析阻碍教学效率的成因。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是否明晰,重点是否突出,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