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标讲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杨建民课程标准研制主要人员:•北京师大:严士健、钱珮玲、刘绍学等•华东师大:张奠宙、王继延等•首都师大:王尚志等•东北师大:史宁中等•华南师大:王林全等•西北师大:吕世虎等•西南师大:张广祥等•华中师大:陈志云等•南京师大:马复等•上海师大:郑炼等•北京教育学院:张丹等•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赵大悌等•上海师资培训实验中心:黄建弘等•新疆教研室:张安庆等•上海教研室:张福生等•北京教研室:刘美仑等•北大附中:张思明等•北京四中:李建华等•中国科技大学:李尚志等•清华大学:冯克勤等•中国科学院:李文林、纪雷、徐伟宣等•国家考试中心:任子朝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刘意竹、颜其鹏等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课程基本理念(1)1.基础性体现在:①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2.必修课是所有高中学生未来发展的公共平台;选修课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发展课程基本理念(2)1.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学会选择,是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学会选择,将有利于个性发展。3.“标准”设置了不同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基础,选修系列1、2也是基础,选修系列3、4同样是基础,它们是为学生的不同需求而设置的。1.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2.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课程基本理念(3)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程基本理念(4)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全面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2.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别人讨论疑难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等方式,激活思维;通过促进学生在心理活动、变化中的同化和顺应,深化思维,不断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3.“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程基本理念(5)强调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原因有:1.是培养未来公民的需要。2.是现代数学本身的原因。3.是数学教育界自身认识上的原因。4.如何进行“数学应用教学”。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课程基本理念(6)新的“双基”:1.算法2.数据处理3.向量4.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课程基本理念(7)1.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2.数学基础研究中“形式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3.数学的现代发展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4.“要返朴归真”,“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要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课程基本理念(8)1.数学已经融入人类文化发展进程,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数学文化是多姿多彩的,受到各种人类文明的影响。3.数学教育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课程基本理念(9)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2.增强数学的可视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3.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4.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获取资料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程基本理念(10)1.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2.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3.除了给学生“终结性”评价之外,更多地提倡过程性评价。4.考试服从“课标”,考试服从教学,考试必须有利于课程改革和教学的实施。课程总体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发展社会,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发展人、发展社会。具体目标(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应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目标对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具体目标(2)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是“课标”对基本能力认识的一个发展,课程目标对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具体目标(3)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是“课标”对数学能力的进一步要求)具体目标(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是“标准”对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具体化和明确化)具体目标(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具体目标(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课程框架选修1-2选修1-1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选修3-6选修4-1选修4-2选修4-3选修4-4选修4-5选修4-必修模块选修系列“大纲”课程与“课标”课程内容安排比较:“大纲”课程“课标”课程代数集合必修1常用逻辑用语(简易逻辑)选修1-1、选修2-1函数必修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必修1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形必修4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必修5复数选修1-2、选修2-2几何立体几何初步必修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1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2圆锥曲线与方程选修1-1、选修2-1平面向量必修4“大纲”课程“课标”课程概率统计统计、概率必修3统计案例选修1-2、选修2-3概率选修2-3计数原理选修2-3微积分极限(理科)选修1-1、选修2-2导数选修1-1、选修2-2新增内容算法必修3推理与证明选修1-2、选修2-2框图选修1-2统计案例选修1-2、选修2-3函数与方程必修1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1“大纲”课程与“课标”课程内容安排比较:代数部分1.函数:把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中一类重要变化规律的模型来学习,是一种通过某一事物的变化信息可推知另一事物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2.指、对、幂函数:作为对函数概念学习的具体化,把他们作为具体的函数模型来学习;他们是基本初等函数,出于基础性的考虑,与“大纲”相比又加上了幂函数。3.三角函数:作为对函数要概念学习的具体化,把他们作为具体的函数模型来学;突出三角函数作为描述周期变化的数学模型这一本质,增加了“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提高了对解三角形应用的要求。4.数列:将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作为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来学习,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初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不等式:在知识上删去了解绝对值不等式和解分式不等式;删去了不等式的证明。只要求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不要求会解多元不等式,不要求用基本不等式作推理证明。提高了对不等式背景和应用的要求,关注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几何部分1.立体几何: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几何内容,并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2.解析几何:强调数形结合是解析法的灵魂。强调几何背景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概率统计部分1.内容上:加强了统计(抽样理论、估计理论)、概率定义、古典概型;增加了几何概型、统计案例(回归分析,假设检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等。2.结构上:文、理科中的统计由选修变为必修,这是“课标”课程的模块结构引起的变化。3.数学上:由图表、数据的计算转变为强调概率、统计的思想,参与和运用概率、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积分部分1.突出导数要领的本质,感受和领悟微积分的基本思想,而不是学习压缩简编的微积分。2.强调导数在研究事物的变化率、变化的快慢,研究函数的基本性质和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与初等方法比较,感受和体会导数在处理上述问题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3.淡化计算。强调对导数本质的认识,不仅作为一种规则,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4.重视几何直观等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习。5.关注算法思想的渗透,以及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新增内容部分1.算法: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有计划按步骤地完成一件事情)2.推理与证明:希望能对以前所学知识与方法作一个总结、归纳,并对后继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希望通过此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数学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为步入社会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3.框图:框图是表示一个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图示,它的作用在于能够清晰地表达比较复杂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4.统计案例:①给学生提供联系实际、为学生感兴趣的典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认识所学的基本思想、方法。③引导学生借助案例体会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不要求追究方法的理论基础,避免单纯记忆和机械套用公式。④回归分析在必修部分统计中已经有所讨论,这里希望学生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其思想,能用配方法导出其回归系数公式。谢谢!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