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模式探索——以武汉某理工科高校为例摘要:本文分析和反思了当前新生适应性教育在定位、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不足。以武汉某理工科高校为例,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对新生适应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新生适应性总体水平一般,存在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性问题;新生适应性情况在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专业兴趣情况、大学生涯规划情况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弊端,根据新生适应性情况特征,进一步明确教育人员职责,谋划各阶段工作重点,细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探索了基于过程精细化理念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模式。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精细化;调研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大学是人生的重要时段。大学新生离开熟悉的家乡步入大学,处于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的过渡期、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要经历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自我教育、目标上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适应事件[1],各方面的重大转变往往使他们感到不适应。新生适应性教育,正是针对这一现象,以帮助新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与大学生活达成协调并得到充分发展为目标,而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教育活动[2]。其成效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也将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各大高校都对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然而常规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许多不足,造成众多大学生仍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在后期暴露出严重问题。与此同时,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精细化理念,因其深入契合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3],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倡导以精心的态度、精致的过程、精确的把握,坚持覆盖每一个过程、规范每一个环节、细化每一个步骤、服务每一个学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精、做细、做实”。[4,5]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理念实施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其应用于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中,探索更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具有重大意义。一、当前新生适应性教育现状研判从目前各大高校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成效上不难看出,新生适应性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一)定位存在偏差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专题性内容[6],它肩负着引导新生尽快完成身份转换,完成自我适应和超越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开端和坚实基础。而目前部分高校忽视了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入学教育的从属内容,或简单等同于入学教育,这一定位偏差,导致适应性教育工作被淡化和忽视。(二)时间安排仓促据研究表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可划分为新鲜期、疲软期和成长期(分别为新生入学后的1-3个月、4-8个月、9-12个月)三个时期[7],时间跨度长达一年,因此,应保证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持续性。然而,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新生适应性教育仅集中于开学后的1至2周,时间的限制直接导致了教育内容的缩水和教育方式的简化。学生初入大学,许多问题还没有暴露,无法短时间内接收这种疾风骤雨式的教育,而等到切实面对适应性问题时,适应性教育早已结束,教育效果难以保障[8]。(三)内容缺乏系统性当前许多高校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形式化,缺乏时代气息,脱离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对教育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体会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难以将教育思想转化为行为。二是缺乏层次性,忽视新生适应性的阶段特征,不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盲目的开展适应性教育,影响教育效果[9]。三是缺乏针对性,多数高校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主要采取集中教育,过分强调共性,而忽略了大学新生的差异性。(四)方法途径单一面对“95”后的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方法和途径已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一是方式单板,教育应该是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而传统的适应性教育采用以说教为主的“单向灌输”方式,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书本前死记硬背,使得适应性教育内容缩水为枯燥无味的行为教条,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影响了教育实效性。二是教育力量薄弱,传统的适应性教育通常仅由学生工作队伍负责开展,而忽略了凝聚与整合高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学生自身、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10]。二、新生适应性调研(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调研以进入大学3个月的武汉某理工科大学自动化学院2013全日制本科生为调研对象,通过以不记名、自填式问卷普查为主,代表座谈、抽样访谈和专题问卷调查为辅的方式收集资料。其中问卷普查共发放问卷483份,收回有效问卷480份,回收率为99.4%。样本构成见表1。表1样本的基本特征变量类别频次(人)有效百分比性别男38780.6女9319.4生源地城市122.5城镇22747.3农村24150.2是否本省生源是13528.1否34571.9是否独生子女是22647.1否25452.9是否家庭经济困难是15832.9否32267.1(二)调研结果及分析1、新生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调研测得新生的适应性相对集中于中等这一水平,新生适应性总体水平一般;数据显示,近七成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大学生活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四个方面。生活方面。一是生存环境差异,大部分大学新生为异地学生,气候环境与饮食的差异是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挑战。二是独立自理能力不足,在我国现行高考体制下,高中生的生活往往被家长和学校刻意的简单化,而在大学,打理生活起居、规划日常消费等以前由父母包办的事情都需要完全自行协调和处理,使得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三是时间规划能力不足,大学生活相较于单一、封闭和约束的高中更多元、开放、自由,新生刚刚脱离家长监督,盲目“挥霍时间”,有些学生沉浸于课余活动而影响学业;有些学生在熄灯后,利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继续学习、娱乐,养成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学习方面。一是学习动力缺失,学生失去高考重压和师长督促等外在动力,同时依靠兴趣和目标来激发的内在动力又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佳,学习环境、教学要求和方式的变化,对于习惯了“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心理方面。一是角色定位偏差,学生初入大学,从前的“辉煌”被大学激烈的竞争所掩盖,优越感消失,情绪低落;另外,一些来自农村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经济、文化、观念差异的冲击,而陷入自我否定。二是人生目标迷失,经历高考后,学生的心理犹如高考重压下弹簧,瞬间被撤掉压力,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感到茫然。人际交往方面。一是在同学交往中,多数新生首次经历集体生活,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个性特征、生活习惯、成长背景各异的同学,难免会不习惯,感到烦恼与孤单。二是在师生交往中,学生习惯于高中阶段与老师的相处方式,而大学教师课后交流与辅导少,使学生感到不被关注,产生失落情绪。三是与异性的交往,大学新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步发育成熟的阶段,加之摆脱了家长、老师对于“早恋”的管制,学生对于与异性交往有较强的期待,而恋爱关系处理不当、无法理智面对失恋等问题也给学生造成困扰。2.新生适应性的差异性分析。新生适应性在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专业兴趣情况、大学生涯规划情况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首先,新生适应性情况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均值比较显示,女生的整体适应水平较男生高,在生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方面明显优于男生,在学业适应性方面略逊于男生。这种差异的存在和男女生的性格特征相关,女生遇到困难或烦恼倾诉和求助的意愿更强。但大学里探究式、实践性的学习方法让更多女生感到苦恼。其次,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角度探究学生适应性差异,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心理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方面均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学生,具有充足的经济支持,在选择专业时,其父母能为他们提供一定指导,所在的城市也能提供大量专业选择信息;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外部信息相对有限,对专业的了解不足会影响到学习适应情况。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日常生活水平、对科技产品的运用掌握程度、对大学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等方面,往往较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容易产生忧虑、自卑、自闭等消极情绪。然后,专业兴趣情况不同的学生的适应性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将学生的专业选择原因和专业了解程度,作为专业兴趣的考量标准,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水平明显优于因其他因素选择专业的学生;而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情况与学习适应性水平据有正相关性。专业兴趣作为推动大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活跃的内部动力,能够促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保持热情,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最后,从学生对自身大学生涯规划详略程度来看,对大学生涯没有规划的学生,其学习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问题更加突出。系统的大学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在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而不是消极等待,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较快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表现出较好的学习能力。(三)调研结论1.新生适应性总体水平一般,其中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心理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情况较差,存在多方面适应性问题。2.新生适应性在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专业兴趣情况、大学生涯规划情况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女生的适应水平较男生高;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学生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适应性方面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专业兴趣浓厚、对自身大学生涯有明确规划的学生在学习和心理适应性方面存在优势。三、基于过程精细化理念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模式基于现有的适应性教育存在着定位存在偏差、时间安排仓促、内容缺乏系统性、方法途径单一等问题,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提出了基于过程精细化理念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以期针对新生在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四个方面的不适应性提供教育帮助。图1基于过程精细化理念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模式(一)全员参与,树立全员育人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理念。“态度决定高度”,充分认识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新生适应性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学校应建立由校党委统筹领导,由学工部门为主体,教务、后勤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各学院贯彻实施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适应性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组织协调协调多方力量;凝聚“名师名导”班主任力量,引导学生树立学术视野,规划学业人生;依托“学业导师”研究生,指导学生养成科技创新意识;召开优秀学子见面会,利用朋辈教育优势,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调动学生骨干,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同时,建立与新生家长的信息交互机制。整合多方力量,树立全员育人的适应性教育工作理念。(二)全程跟踪,实施全程育人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方式。针对新生适应性中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四方面的问题,以及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新鲜期、疲软期、成长期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将适应性教育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学适应性教育阶段,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一切感到陌生,适应性问题多体现于生活、人际关系方面,对此,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适应环境变化、融入集体生活尤为重要。第二阶段是学业适应性教育阶段,学生面临入校以来的第一次期末考试,突然激增的学习压力,使对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还未适应的学生,感到迷茫和沮丧,产生疲软现象。对此,应重点帮助解决学习适应性问题,使学生重拾信心,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学习中面临的挑战。第三阶段是发展适应性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缺乏明确的大学生涯规划等心理适应性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树立合理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从而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为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三)全方位教育,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