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芳2(定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题目: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学生:周艳芳指导老师:王倩2014年12月16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和间歇照射治疗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持续照射组和间歇照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和间歇两种照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黄疸患儿通过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都明显降低,但是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胆红素浓度之间以及总有效率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间歇照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持续照射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的蓝光照射治疗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指的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持续性照射间歇照射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进而引发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1]。这是大多数新生儿常见的症状。然而引起黄疸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影响患儿健康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2],因此,临床上有必要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引起足够的重视。蓝光治疗,通常采用420~470nm的光对新生儿进行照射,促使患儿体内的间歇胆红素转变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而使胆红素含量下降[3],这样可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因此,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要方法。而蓝光照射通常包括两种治疗方式,本研将探究这两种蓝光照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包括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38d,平均在13.2±2.5d。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持续照射组和间歇照射组,每组25人。两组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上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两组患儿首先均给予常规治疗:服用口服酶诱导剂——鲁米那,口服益生菌——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同时进行补液、纠酸,必要时还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后则采用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治疗。持续蓝光照射组患儿进行照射12~18h,停8~12h不间断蓝光照射;间断蓝光照射组予蓝光照射3~6h,停2~4h;后进行下次治疗,并且下次治疗参照黄疽仪测量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均持续72h。1.3疗效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疗效标准:显效是指患儿全身皮肤粘膜黄疸消退,并且相应症状消失,总胆红素浓度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患儿部分皮肤粘膜黄色消退,并且相应症状消失,总胆红素浓度下降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即患儿的黄疸及相应症状都未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改善不明显。总的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加和。1.4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描述性资料都采用均±标准差(x±s)的形式来表示,对计量资料都进行t检验分析,当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研究发现,黄疸患儿通过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持续照射组患儿的胆红素浓度为156.9±26.7umol/L,间歇照射组患儿的胆红素浓度为152.3±25.3umol/L,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都明显降低,但是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胆红素浓度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患儿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持续照射组总的有效率为92%,间歇照射组为88%,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患儿在经过蓝光照射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腹泻、皮疹等。持续照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而间歇照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持续照射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表1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比较(x±s,umol/L)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持续蓝光照射组25287.2±51.2156.9±26.7间歇蓝光照射组25285.8±45.9152.3±25.3表2患儿在治疗后疗效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持续蓝光照射组2512(48)11(44)2(8)92%间歇蓝光照射组2516(64)6(24)3(12)88%表3患儿在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组别例数发热腹泻皮疹其他发生率持续蓝光照射组25532248%间歇蓝光照射组25221124%*注:对持续照射组相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讨论黄疸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发的疾病之一,通常引起的原因是胆红素生成和代谢异常,如因感染和血管外溶血导致的血红素生成增多,以及肝脏代谢障碍和胆汁排泄障碍[4]。此外,母乳性黄疽,母乳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会引起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进而导致新生儿黄疸[5]。此外,新生儿的窒息、缺氧、酸中毒及低蛋白可减少胆红素与清蛋白的联结,增加核黄疸发生的危险。因此,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对于患儿的健康神甚至生命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因此也受到到了临床上的密切关注。当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即蓝光照射,而蓝光的波长主峰在420~470之间,可以大量的被胆红素吸收,并且还可特异性的作用于游离的胆红素,使其从IXaZ转变为IXaE,从而使患儿体内的4Z,15Z-胆红素转变成4Z,15Z-胎红素异构体和光红素异构体[6],而这些异构体可经胆汁尿液的排除,从而实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本研究显示,间歇蓝光照射组可以取得和持续蓝光照射组想接近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且与持续照射组的水平接近,不存在明显差异;而从治疗有效率而言,间歇照射组的有效率为88%,与持续照射组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因为过长时间的蓝光照射可能会引起胆红素代谢产物的淤积和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7]。在本研究中发现,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而采用间歇的蓝光照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至24%。此外,新生儿黄疸易发生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在间歇治疗中严密的观察患儿的呼吸、颜面及口唇状况,神志变化等,并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方向同样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总的来说,间歇的蓝光照射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蓝光对患儿的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结论研究分别采用持续的蓝光照射和间歇的蓝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方式都能明显降低血清的胆红素浓度,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但两组的治疗效果之间不存明显的差异,总的有效率也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间歇的照射方式则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发生率明显低于持续照射组。可见,间歇的蓝光照射治疗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指的在临床上推广。【致谢】感谢王倩老师在论文选题和实验思路方面的悉心指导,使我在这一宝贵的时间里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锻炼了好的心态,尤其是锻炼了自己独立完成一个课题的能力!老师忘我的工作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谢给我们上课的诸位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负责,为同学们树立了好榜样,让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的亲人、朋友,是你们始终不变的鼓励和信任帮助我走到今天!【参考文献】[1]李忠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541-541.[2]罗永奇.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7-48.[3]李华娟,刘月利.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36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1,41(16):49-49.[4]杨旭,瞿遥来,刘勇毅.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3):494-495.[5]马光银,张英.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2):75-76.[6]杨美珍,赵光临.新生儿黄疸日光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3):441-441.[7]周莹.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007):9-10.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