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某日头版头条登出了一条新闻,标题是:论坛开讲,“福”临上海报道的是世界著名的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在上海召开的新闻。标题中,哪个字最吸引你呢?为什么?咬文嚼字——朱光潜解析标题:•例1、学习理论重在领会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例2、有的人在谈话时总喜欢咬文嚼字。•例3、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没有用处。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卖弄才学。强词夺理或狡辩。题目《咬文嚼字》:贬词褒用“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扣字眼,不会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京派文学代表作家。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文章列举了那些事例,在文章中各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分析思路: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1-4)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5-6)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7)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推敲”的推敲苏轼《惠》诗(正)“套板”效应(反)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4)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先生认为:“是”只是单纯地叙述,而“这”是坚决的判断。这两句都是判断句,但后句比前句感情更强烈,语气更坚决。“你是什么”是叙述语,有时或许还有“不是”的意味。“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并且常常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有”是存现动词,所以这是存现句,“你这……”是判断句,句式完全不同,“你有……”不含特定的感情的意味,但“你这……”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总结:句式不同,感情有变•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提问:为什么作者认为原文更好?答案:原文“凡多三石字”,却各有各的作用。“见草中石,以为虎”有把石误以为虎的含义。“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终不能复入石也”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结论:繁简不同,意味全改•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有关问题。•点绛唇•李清照•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见客入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找出词中的修饰语,说说它们对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意境动作画面态度门内状态心境推敲字眼不同,意境有别文字上的推敲,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步月归寺鲁莽冷寂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乘月访友拘礼热闹温暖不甘寂寞•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____________,岩面和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响了。•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著名作家汪曾祺十分称道鲁迅小说《祝福》一段中的一个动词,你觉得它好在哪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但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胖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了,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选自汪曾祺《关于小说语言》,文中“鲁迅”似应称作“我”。)句式不同感情有变繁简不同意味全改字眼不同意境有别思想情感总结6•第二部分(6—7)•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通过“烟”来说明:直指意义——固定、偏于类型联想意义——游离、偏于个性——不易控制,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提问:苏东坡的诗句好在哪里?答案:“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联想起来的,表明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有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含混中显得丰富。总结: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给“套板反应”下个定义。明确:套板反应是一种事物发生时,使人马上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并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的心理反应。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反对。就作者而言,“套板反应”和创作动机是仇敌;就读者来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句式不同感情不同字数不同情境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思想感情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套板效应总结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涵义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述如何“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点出题旨•提问: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答案:“闹”形象地表现出其杏之红,其红之浓,且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了有“声”的意味。它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八《诗词改字》一则中,讲了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怎样改出来的故事。“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说说“绿”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绿”字将春风的触感化为视觉色彩,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据《唐才子传》记载,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诗人郑谷看见了,建议把“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你觉得“一”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皇恩浩荡臣节如山(矣!)(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情感不同。明末皇帝曾送给重臣洪承畴一副对联以表彰他,后来洪承畴变节降清,有人在此对联上各加一个字来讽刺他。怎么加呢?